APP下载

皮肤癣菌肉芽肿1例

2016-01-27霍姗姗李洪霞李珊山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皮肤癣真菌学肉芽肿

霍姗姗,李洪霞,宋 洋,于 艳,李珊山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皮肤性病科,吉林 长春130021)



皮肤癣菌肉芽肿1例

霍姗姗,李洪霞,宋洋,于艳,李珊山*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皮肤性病科,吉林 长春13002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因右上眼睑周围皮疹3个月加重20天就诊。患者于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右睑上方发生米粒大红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近20天加重,丘疹增多并融合成片,并有反复渗出,左眼外下方有同样皮疹发生。在外院诊为“湿疹”,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外用卤米松软膏治疗无效。患者家中养狗,但平时并没有与狗亲密接触的习惯,也未发现狗有脱毛、皮疹等异常。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有手足癣、体癣、糖尿病等病史,否认有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史。

体检 发育正常,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眉弓、下睑部见浸润性红斑块,其上散在丘疹及脓丘疱疹。左眼外下方可见数个豆大红斑块,上覆黄色鳞屑及药痂。皮损边缘清楚,身体其他部位无类似皮损。颈部淋巴结无肿大。

实验室检查 真菌学检查:取皮损痂皮作直接镜检可见分隔菌丝。以皮钻钻取皮损组织,一部分接种于沙堡弱琼脂培养基(SDA),25℃恒温培养。约3天开始生长,初为白色绒毛状气生菌丝,渐变为淡黄色至棕黄色粉末状菌落,凝结成片,菌落中心颜色较深,边缘浅,背面呈棕黄色。小培养镜检可见较多葡萄串样小分生孢子,以及纺锤形大分生孢子,多分3-4隔。并可见螺旋菌丝。尿素酶试验:将真菌接种在尿素琼脂培养基上,3 天后培养基变为红色。毛发穿孔试验:将长为1 cm婴儿头发置平皿内,加蒸馏水25 ml,灭菌后加10%无菌酵母浸膏3滴,将菌落接种在平皿内,21天后镜下见发干上有与发轴垂直的楔形缺损。钻取的右眉弓处皮损的另一部分送皮肤病理活检,结果示表皮不规则增生,真皮内感染性肉芽肿,并见多数红细胞漏出,PAS染色见阳性孢子。根据直接镜检培养的菌落形态和显微镜下的结构特征,鉴定为须癣毛癣菌(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皮肤病理检查,诊断为须癣毛癣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癣菌肉芽肿。予特比萘芬口服,250 mg/日,外用酮康唑乳膏(2次/日)。3个月后皮疹完全消退。复诊取痂屑及眉毛行直接真菌涂片及真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服药期间患者无不适,无药物不良反应,检查肝功能正常。停药后观察1个月无复发,获临床及真菌学治愈。

2讨论

皮肤癣菌肉芽肿是皮肤癣菌侵入真皮导致深在感染的一种肉芽肿性病变,也称为马约基肉芽肿(Majocchi Granuloma)、毛囊周围结节性肉芽肿。 1883年Majocchi首先报告毛癣菌肉芽肿,其后Sequeira根据已报告病例将Majocchi肉芽肿分为两类,一类为继发于外伤而致毛囊周围炎型;另一类为发生于免疫受损宿主的皮下结节型。前者表现为光滑皮肤上类似于脓癣的深在性脓疱性疹,局部有多数毛囊性或毛囊小结节性脓疱、结痂,表面有脓性分泌物,伴有灼热、微痛感,一般无全身症状。后者表现为紫红色结节,可融合成斑块,局限于某一部位[1]。本例患者属于前一种类型。

发生于面部的皮肤癣菌性疾病由于每天受洗脸、化妆、剃须等因素的影响,亦或是由于面部复杂的解剖学结构,皮损更不易辨认,使诊断相对困难,易被误诊为细菌性蜂窝织炎、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其他非感染性疾病[2]等。由于日光能使皮损症状加重,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容易被误诊为光敏感性皮肤病。

本例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曾被外院误诊为“湿疹”。来我科就诊时患者皮疹表现为浸润性红斑块、丘疹、脓丘疱疹,因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自配药水,使病程迁延,并出现结节,其上覆黄色药痂,酷似孢子丝菌病皮损表现,应警惕。因病变累及真皮,考虑单纯外用抗真菌制剂疗效不显著,故使用口服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特比萘芬联合外用酮康唑乳膏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国际上的报道[3]相符。

参考文献:

[1]秦启贤,秦立模,章强强.临床真菌学[M].第1 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01.

[2]Chang SE,Lee DK,Choi JH,et al.Majocchi’s granuloma of the vulva caused by 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J].Mycoses,2005,48(6):382.

[3]Gupta AK,Prussack R,Sibbald RG,et al.Terbinaf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ajocchi’s granuloma[J].Int J Dermatol,1995,34(7):489.

(收稿日期:2014-11-12)

作者简介:霍姗姗(1983-),女,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孢子丝菌病。现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第三医院皮肤科。

*通讯作者

文章编号:1007-4287(2016)04-0687-01

猜你喜欢

皮肤癣真菌学肉芽肿
克罗恩病肉芽肿检出率相关因素分析
牛皮肤癣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新时期农林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真菌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1031例皮肤癣菌病及致病菌分析
《中国真菌学杂志》稿约
改良CLSI M38-A2应用于皮肤癣菌对甾体皂苷敏感性的测定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5100 阳性不典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随访观察并文献复习
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体外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治皮肤癣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