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年国内外女子400m栏比赛成绩比较
2016-01-22李克雪,林岭
·运动训练学·
近15年国内外女子400m栏比赛成绩比较
李克雪,林岭
(宁波大学 体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摘要:为比较国内外女子400m栏成绩及变化趋势,对国际田联、中国田协官方网站近15年的成年及青年女子400m栏成绩进行数据采集与统计,基于数据结果比较,分析讨论了我国成年与青年女子400m栏与国际高水平运动员成绩的差距、变化趋势及原因剖析。结论:①受综合因素影响,我国成年与青年女子400m栏成绩与国际高水平有较大差距,且近年差距有扩大化趋势;②我国女子400m栏运动员出成绩较早,但运动寿命较短;③我国女子400m栏成绩呈现出较典型的“全运会”现象。
关键词:国内外;女子400m栏;成绩;比较
基金项目:宁波大学人才工程项目:运动训练学理论创新途径、方向及方法综合研究(ZX2013000304)
收稿日期:2015-06-01
作者简介:李克雪(1991-),女,浙江温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运动训练学.
文章编号:1004-3624(2015)06-0069-08
中图分类号:G822.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For the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women's 400-meter hurdles results and change trends, the datas of nearly 15 years of adult and young women's 400 meter hurdles result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Athletics Federation(IAF), Chinese Athletics Association(CAA) official website were collected and counted, based on datas comparison, discussed and analyzed the gaps, change trends and causes of Chinese adult and young women's 400-meter hurdles with the high level international athletes' performance. Conclusions: ①Due to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factors, China's adult and young women's 400-meter hurdles results have the greater gap, the gaps is widening trend with the international high level in the recent years. ②In China, the women's 400-meter hurdles athlete performance results earlier, but shorter service life. ③Chinese women's 400-meter hurdles results showed typical the "National Games" phenomenon.
The Results Comparis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Women's 400-Meter Hurdles In Nearly 15 Years
LI Ke-xue, LIN Ling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315211, China)
Key words: home and abroad; the women's 400-meter hurdles; performance; comparison
0前言
田径素有“运动之母”之称,其中400m栏是一个集速度、力量、耐力、技战术、心理为一体的项目,该项目刚柔并济、节奏变化明显,极具观赏性。女子400m栏先后被列入1977年、1979年的欧洲杯赛、1978年的欧洲锦标赛、1979年的世界杯赛和1983年的世界锦标赛,1984年被正式列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田径比赛项目。我国女子400m栏竞技比赛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开始承认全国纪录,在20世纪80 年代得到迅速发展, 并且在进入90年代后陆续创造了一批优异成绩[1]。近几年国内400m栏女子成绩有下降的趋势,特别是青年阶段的女子成绩下降趋势明显。为了了解我国女子400m栏成绩变化趋势及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本文对近十五年国内外女子400m栏的比赛成绩进行了回溯比较及析因,以期为我国女子400m栏的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1999年-2014年期间国内外女子400m栏有关重要赛事排名前10名成绩。数据收录赛事名称包括:奥运会、青年奥运会、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会、全国田径锦标赛、全国田径大奖赛分站赛、全国田径冠军赛和全国青年赛。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国际田联、中国田协官方网站对近15年(1999-2014年)的女子400m栏国际及国内比赛排名前十的成绩进行数据采集与统计。通过CNKI期刊学位会议报纸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的检索了有关中文文献(以田径、400m栏等为关键词)。
1.2.2统计法。应用SPSS17.0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配对T检验、组间均值方差分析等。
2结果与分析
2.1近15年国内外女子400m栏最好成绩对比
通过中国田径协会官方网站( http://www.athletics.org.cn)和国际田径联合会官方网站(http://www.iaaf.org)采集有关数据,以5年为1个阶段对1999-2014年期间,国内外排名前十的成绩进行统计,分别呈现于表1、2、3和4。
表1 1999-2004年国际最好成绩排名前10名&2000-2004年国内排名前10名成绩
注:国际缺少2001年的数据,表4同;国内成绩有记载仅从2000年至今为止,表4同;本表中“年龄”代表当年成绩的发生运动员的实际年龄(单位:周岁),表2,3同
表2 2005-2009年国际与国内排名前10名成绩
注:成绩截止2014年9月之前,表3同
表3 2010-2014年国际与国内排名前10名成绩
表4 1999-2014年五年一个阶段国际与国内
注:**P<0.01,表9、10同
据表1可见1999-2004年期间国际与国内的第一名成绩差距为1.62s;平均成绩相差2.5s。表2中,2005-2009年期间国内与国际最好成绩相差差距达1.58s,平均成绩相差2.3s。表3显示2010-2014年8月为止,国内外排名第一的最好成绩与国际最好成绩差距3s,平均成绩相差3.7s,差距呈上升趋势。三个阶段国际排名第一的最好成绩变化不大,基本稳定在52s4左右,与此同时,国内第一的成绩则逐步下降,由53s9降低至55s5。由表4从三个阶段国内外排名前十的平均成绩看,国际平均成绩呈缓慢提高趋势,而我国第三阶段的平均成绩则比第二阶段有较大下降,平均值下降了1.33s。提示我国该项目与国际水平差距正在逐步拉开。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三个阶段国际和国内最好成绩前十名平均成绩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且2010-2014年差异有进一步扩大趋势。
2.2国内外最佳成绩出现年龄及青年成绩对比
根据于奎龙等调查分析显示,第29届奥运会前8名运动员中,25岁以上年龄的女子人数明显多于男子人数。竞技年龄可划为4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20岁以下),巩固阶段(20~24岁)、最佳年龄阶段(25~30岁)以及最佳年龄消失阶段(31岁以上)[2]。对国内外优秀选手最佳成绩出现年龄、参赛时长及青年段选手比赛成绩统计结果见表5、6、7。
表5 近15年国际、国内女子排名前十名队员最佳成绩出现年龄对比
注: Y代表最佳成绩出现的年龄。
表6 国内外近15年排名前5优秀选手有记录参赛时长比较
表7 近年国内外女子400m栏青年成绩平均值对比
表5可见,国际女子最佳成绩的年龄基本在25岁以后,国内最小一位是19岁,最大一位30岁,其余的都在25岁之前到达运动成绩顶峰。达到最佳成绩平均年龄国内女子小于国际女子4.4岁。表6呈现了三个周期中排名前十的国际优秀运动员(有成绩记录)参加国际比赛时间跨度及国内优秀运动员(有成绩记录)参赛国内全运会及年度赛的时间跨度。有记录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国际优秀运动员比国内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更长,平均长3.6年。考虑到我国运动员国际排名较低,其参赛时间跨度主要统计的是国内比赛,而国际优秀运动员统计的是水平更高的有国际排名的比赛,其中掩盖了相当部分国际运动员的真实参赛时间跨度(参赛但没有排名成绩),故国际运动员实际运动寿命比目前统计的情况则更长。总起来看,我国运动员比国际优秀运动员表现出典型的低龄化,早成熟,但运动寿命短之现象。
表7呈现了近几年国内外青年段运动员参赛成绩比较结果。 2011年国内青年女子前5名成绩与同年度国际青年女子前5名成绩相比差距甚大,平均成绩相差达2.66s;在2014年的青奥会上我国的3名选手只参加了预选赛,并未进入决赛;预选赛的成绩相对青奥会决赛的前3名成绩相差竟然达到3.57s。国际青年奥运会参赛运动员的年龄范围是14~18周岁,我国该年龄段青年女子400m栏成绩与国际同年龄段运动员相比有较大差距,总体竞技水平目前在国际上已处于相当落后的地步。
2.3国内外女子400m栏5年一个阶段变化趋势对比
从图1可看出,400m栏的国际最好排名的前10名平均成绩近15年无明显成绩起伏;而国内400m栏最好前10名平均成绩在2010-2014年阶段有明显下降趋势。表8、9结果显示国内运动员第1阶段和第2阶段平均成绩方差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第1、2阶段与第3阶段平均成绩方差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提示最近5年来,我国女子400m栏成绩较前5年下降较为显著。而国际运动员3个阶段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国际女子400m栏成绩比较稳定。故近几年我国女子400m栏成绩与国际成绩差距逐步拉大。
图1 国际、国内女子400m栏每五年一个分段 平均成绩变化趋势对比 注:国际年份1、2、3分别代表1999-2004年、2005-2009年、2010-2014年;国内年份1、2、3分别代表2000-2004年、2005-2009年、2010-2014年
平方和df均方F显著性国内组间38.709219.35410.891.000组内261.2361471.777总数299.944149国际组间.0752.037.210.811组内26.235147.178总数26.310149
表9 国际与国内近15年每五年一个阶段
2.4国内女子400m栏运动员全运会前后成绩对比
为了观察我国运动员全运会前后成绩变化趋势,对近十五年三届全运会前后一年及全运会年最好成绩和平均成绩变化趋势进行统计,结果如下图(图2、3、4)及表10。
图2 国内女子400m栏第十届全运会前中后的 最好成绩与前10名平均成绩
图3 国内女子400m栏第十一届全运会前中后的 最好成绩与前10名平均成绩
图4 国内女子400m栏第十二届全运会前中后的 最好成绩与前10名平均成绩
N平均值标准差FP前5458.641.886.9310.001**中5658.581.77后6059.671.67
注:前代表,2004、2008、2012年;中代表,2005、2009、2013年(全运会);后代表:2012、2013、2014年
从上图不难看出,三个周期的最好平均成绩及最好成绩基本都出现在全运会年,即2005、2009、2013年,全运会前1年的成绩次之,而全运会后1年的成绩为最差。表10结果显示全运会前、中、后三年成绩平均值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最差的成绩是全运会后1年。上述图表结果呈现出比较典型的我国独有的“全运会现象”。
3讨论
3.1我国全运会现象分析
有研究显示我国女子400m栏成绩在1999-2014 年之间排名中最好成绩只突显在每届奥运会后一年的全运动会[3]。本研究统计分析发现图2、3、4呈现的成绩变化趋势情况也是如此。国际女子400m栏成绩是根据奥运年为周期,最佳成绩出现在奥运会年,而我国运动员的最佳成绩突显在全运会年,全运会前1年的奥运会年成绩不如全运会,全运会后1年的成绩普遍呈现较大幅度降低,且差异相当显著。
四年一届的全运会是各省市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最高的综合检验“舞台”,各省市运动会成绩的排名与成绩与地方体育官员、教练员、运动员的切身核心利益直接挂钩,在巨大的地方与个人利益驱使下,全运会演变成了最大的“利益角逐场”。为此,各省市体育管理部门、教练员、运动员都把全运会当做国内“奥运会”,为了获得最大利益,各省市体育系统都按照与备战奥运齐平的程度、甚至高于奥运的程度来组织备战全运会,力争运动员在全运会上表现出最佳竞技水平[4]。在此过程中,各省市都竭尽所能为全运会的备战提供最佳的训练、参赛、科研、后勤、待遇等保障,通过训练周期的周密安排,力求运动员以最佳竞技状态参赛[5]。所以,全运会成绩必然是一个周期里最高成绩出现点。而全运会后1年基本为队员、教练及管理人员调整年,随着部分队员退役或因伤病疲劳的休整、教练员及管理人员的更迭,该年度大多数省市及国家队训练系统性不足,重视程度不足,成绩下降就成为必然。
3.2我国运动员早熟早衰现象分析
如前所述,我国女子400m栏运动员存在早熟早衰现象。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3.2.1我国基层少体校的考核制度对教练员的年度成绩要求较高,比赛成绩和输送率都跟教练员的年终考核的奖金、职称等等挂钩。而基层体校的学生在校学习及训练周期较短(一般为2~3年),这一制度使得教练员出于个人利益考虑,都力图在短期内让青少年运动员通过高强度的专项化训练出成绩,而不太注重他们的未来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基层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过早固定项目及从事专项化训练,提前采取成年人的训练方法,在该打基础的年龄没有练扎实,通过“揠苗助长”的方式“压榨”出了当时的好成绩,到了该出成绩的年龄,因“基础”不扎实给青少年带来伤病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6]。据表4可发现我国最佳出成绩年龄比国际早4.4岁,国际田径运动员的最佳竞技年龄主要集中25~31岁之间,提示我国运动员出最佳竞技成绩的年龄并不合理。我国历届全国青少年比赛中的优胜者,成年后较少有人能长期在全国成人比赛中再创佳绩。
3.2.2早期训练不科学。青少年阶段的运动员其心智、机能、素质尚未成熟,在不同年龄阶段其心智、素质发展都有其敏感期,此时应结合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在全面均衡发展其全面基础素质与规范的基本技术的前提下,较准确而有针对性地结合其不同素质发展敏感期进行较为均衡和敏感素质训练,而不宜眉毛胡子一把抓,既错过了素质发展敏感期,又未能实现基础素质的均衡发展,导致青少年竞技素质发展的“夹生饭”。同时,又由于过早进行专项大力量训练而忽视了跨关节及大小肌群力量均衡性训练,导致不同肌群力量发展不均衡,为日后伤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我国基层教练员普遍在早期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高强度、大负荷专项训练,在诱发运动员运动成绩“早熟”的同时造成身体机能与健康等方面的“透支”,这种“透支”的后果在成年阶段则逐步显现出来,导致早熟的运动员竞技状态“早衰”[7],很多有潜质的队员被迫提前退役。
3.3我国女子400m栏成绩与国际差距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女子400m栏与国际有较大的差距,且近几年竞技水平下降趋势明显,与国际差距日益扩大。对导致此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3.3.1“地方本位主义”与“举国体制”的冲突。在与“全运”相伴的“地方本位主义”导引下,国家队教练可能会对自己队员的训练更加重视,而对其它地区的队员相对关注不够甚至采取打压措施,引起体制性的不公现象。该现象严重挫伤了其它队员的训练积极性。另外,在奥运选手选拔、出国参赛机会及全运会参赛过程中均暴露出“地方本位主义”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在地方本位主义驱动下,一些国家队的训练也达不到“强强对抗”的效果,同时由于有些国家队教练“厚此薄彼”式的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国家队的和谐与团队凝聚力,对有些运动员的训练心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干扰。上述现象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升[8,9]。
3.3.2训练规模。我国各地公办体育运动学校(含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阵地。目前在体育运动学校的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毕业后的出路、升学、体育加分政策改变、“独生子女”现象、家长和社会的支持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体育运动学校对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的吸引力下降,生源日益匮乏。另外,由于田径项目训练枯燥艰苦,且经济与健康获利预期远不如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足球等大众项目,愿意从事田径训练的青少年人群逐步减少[10]。近年来,很多县市以下的体育局合并到教育局或文化局后,直接导致各级业余体校发展的规模及经费保障的不足等。上述种种原因导致少体校招生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训队伍规模逐渐萎缩。
3.3.3科训结合。尽管“科学化训练”已经成为当代运动训练的主流,我国各国家队及部分发达的省市队均搭建了“科训结合”平台,配备了科研人员和较高端的科研设备,经费保障也较到位。但由于受部分教练员认知方式、科研水平与意识、职业道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推广和技术应用受到制约。国内相当部分教练“固步自封”,思维僵化,学习意愿及能力不足,仍以传统经验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忽视甚至拒绝科研人员的意见,形成科研训练“两张皮”[11]。从科研人员角度看,一些科研人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脱节,不懂训练,对训练规律的把握不准,习惯于教条化的照搬理论知识,其科研建议往往脱离训练实践过程,一定程度上存在“误导”训练现象,其科研结果与教练员的经验及感受不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练员对其的信任。另外,比赛奖金分配的对象一般倾向于运动员与教练,对科研人员的工作肯定不足,对科研人员的价值与利益忽视也会影响科研人员的积极性[12]。运动员的文化水平,职业道德,个人动机,团队合作精神,队伍的管理制度等等也都影响着科训结合实施的效果。可以说,尽管科训结合的平台基础已经具备,但科训结合的运转机制总体上尚不顺畅,制约了科训结合效能的有效发挥。
3.3.4教练员因素。我国教练员岗位培训方式相对滞后,岗位培训形式过于单一,培训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培训内容主要停留在基础知识上,缺乏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培训,再加上教练员参加岗培的动机与目的不纯,通过目前教练员岗培模式很难达到提升教练员科学化训练水平之目的[13]。在省市及国家队教练员选聘使用方面,缺乏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有时人际关系决定了教练员的选拔,使得一些平庸的教练员走上了不同的教练员岗位。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提出并逐步实施了“复合型教练团队”体系建设,有些国家队分别配备了主教练、技术教练、体能教练、科研教练等并搭建起了看似合理的复合型教练团队,但实际运转过程还存在诸多影响团队总体效能发挥的因素,如人际关系问题、责权利分配问题、地方本位问题、合作互信问题、各专业教练人员选配不当及能力局限问题等等[14]。因此,尽管复合型教练团队建设是当前及未来发展趋势,但就目前阶段看,一些国家队的复合型教练员团队集成功能尚未有效发挥。教练员水平是制约我国田径项目提高的关键因素,一项对我国田径界的专家进行的调查发现,72%的专家认为我国竞技田径运动科学化训练水平很一般甚至不高,多年来,虽然体育总局和田管中心强调科学训练,但在我国田径项目中,相当部分的教练员训练仍以经验训练为主[15]。尽管我国跨栏项目也出现了孙海平这样相当突出的个案,但就整体而言,我国400m栏项目教练员队伍总体水平距世界高水平教练员尚有一定差距。
3.3.5科学化训练水平。所谓科学化训练就是指在遵循科学原理和专项训练规律的基础上,教练员本着科学理念、采用科学的方法手段自觉或不自觉实施的过程最优化、质量效果最大化、运动员潜能发掘最大化、综合训练效益最大化的选材、训练与竞赛过程[16]。按照该定义,我国相当部分400m栏教练员的训练水平距科学化的标准尚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部分教练员对项目制胜规律的认知与把握程度不高,部分教练员的科学化训练意识与水平不高,部分教练员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特点(固步自封,创新意识及能力不强),训练方法手段选用的合理性不足,负荷设计的合理性不足,训练控制的有效性不足,因训练不当导致运动员伤病多发等[16,17]。原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罗超毅认为:“我们的教练员整体水平不高,从教练员对赛前训练的安排,比赛现场对运动员的调控,运动员的心理调整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暴露出教练员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18]”。教练员科学化训练水平低下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田径发展的瓶颈。另外,我国田径科学理论研究比较滞后也较大程度上制约了教练员科学化训练水平,我国田径科学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田径训练、理论、技术和教学 4 个方面,然而,关于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医学和运动心理方面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另一个不足是基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低,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19]。从我国田径教练员总体水平看,部分教练员对项目的训练规律把握不准,训练方法的创新设计能力、训练后的监控及营养调控能力、运用科学理论与手段提高科学化训练的能力相对不足、比赛中的临场指导能力以及对运动员的专项引导及管理等方面能力都有待提高。
3.3.6运动员因素的局限性。我国运动员总体文化水平不高制约了其训练领悟能力、思考能力及参赛表现能力。世界著名运动训练学专家马特维耶夫指出:“未来运动成绩的增长主要不是靠最大限度地发挥运动员的体能技能,而是挖掘运动员的智慧[20]”。因为全面的文化素质能够促进运动员智力水平的提高,形成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能正确地估计对手的实力,根据赛场情况控制自己的比赛节奏,从而创造出优异的成绩。如何提高优秀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是长期困扰体育界的棘手问题,已成为制约运动员的自身发展和运动成绩的瓶颈[21]。另外,我国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偏低也影响了其在国际大赛上的表现,一些队员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其主要原因就是心理问题[22]。美国格鲁波先生在1984年奥林匹克科学大会上发表论文指出:“低、中级运动员心理因素对技能影响占20%,生物力学因素占80%;而优秀运动员正好相反,心理因素影响占80%,生物力学因素占20%”。可见,在高水平比赛中心理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田径运动员由于心理素质不足,在关键时刻压力过大,动作变形,情绪产生波动,思维混乱,比赛发挥严重失常[23]。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只有27%的田径队员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大部分优秀运动员未能发挥出自己平时的好成绩[24]。由此可见,中国田径运动员确实需要加强心理训练,增强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另外,人种的差异、运动员训练与比赛动机差异、田径项目受关注程度、田径文化等因素也对我国田径事业的发展构成了一定负面影响。
4结论
4.1由于在训规模日益缩小、后备人才不足、教练员科学化训练水平较低、科训结合不顺畅等综合因素影响,我国成年与青年女子400m栏成绩与国际高水平有较大差距,且近年差距有扩大化趋势;
4.2我国基层教练员在运动员早期训练过程中,急功近利,普遍采用“揠苗助长”式的培养方式导致我国女子400m栏运动员出成绩较早,但由于早期基础不扎实加上成年后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导致我国运动员运动寿命较短;
4.3在巨大的全运利益驱使下,有些省市过分关注与备战全运会,致使我国运动员的最好成绩主要出现在全运会,全运会后1~2年成绩则较大幅度下降,我国女子400m栏成绩呈现出较典型的“全运会”现象。
参考文献
[1]陈亮,等.1990-2005 年中国女子400 m 栏成绩发展态势及灰色拓扑预测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7,33(4):85-88.
[2]于奎龙,敬龙军.29届奥运会田径项目运动员年龄结构与特征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5)462-464.
[3]陈亮,田麦久.优秀田径运动员奥运周期竞技状态变化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5):10-15.
[4]徐本力.我国全运会体制的利弊及走向的探析[J].体育学刊,2001(1):5-8.
[5]刘晟.透过田径运动看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冲突[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83-86.
[6]邓国庆,杨明勇.江苏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早起专项化训练的弊端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1):53-56.
[7]靳厚忠,陈广,陈云龙.我国田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剖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6):49-52.
[8]林晞,罗立仲.关于全运会改革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1,23(6):106-109.
[9]岳文言.全运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学刊,2011,18(3):29-33.
[10]严珺.安徽省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2,35(4):405-408.
[11]李晨峰,张晓琳.中国国家队科研现状及发展讨论[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3):3-7.
[12]薛明陆,高健,等.优秀运动队管理中的内部冲突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20-23.
[13]邹勇,何志林.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教练员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3):42-46.
[14]李明.影响我国竞技田径运动发展因素及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15]王小春.影响我国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教练员执教能力因素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
[16]林岭.现代运动训练新理念、新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17]吕峰.对山东省短跨项目后备人才科学化训练状况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4):7-10.
[18]罗超毅.田径训练观念创新——关于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讨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2):1-5.
[19]刘涛,王小冰,张军.中国竞技田径项目优势省份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6-11.
[20]陆晓理,刘青,蔡明明.提高优秀运动员文化素质主要的途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5-17.
[21]唐新发.影响我国优秀女子400m跨栏跑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分析[J].体育科学,1998,18(1):40-44.
[22]郭金荣.田径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与相关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28):19-21.
[23]唐新发,何秋华.高等院校田径运动员心理竞技能力的调查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