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比较

2016-10-25韩莹雪

体育时空 2016年8期
关键词:比较

韩莹雪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8-040-01

摘 要 本文从发展规划、青少年竞赛体系、基础设施和足球理念四个方面对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比较,以期对我中足球人才的培养和足球事业的发展有所参考借鉴。

关键词 中日足球 后备人才培养 比较

根据国际足联的统计,日本足球总人口为480万,其中在日本足协注册的球员有104万。更令人羡慕的是,他们18岁以下球员的人数达到63万!而在中国只有7000人。而且,现在所有的注册足球运动员一共只有25823人。在中国少年队选择1992年龄段球员参加亚少赛时,发现足协的注册名单上这一年龄段只有109人,而日本同年龄段的数字是4万人。从这些数据可以充分看出我们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落后。经过比较总结,我们认为中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差异。

一、发展规划

提起日本足球的崛起,就不得不说日本足球“百年梦想”,它是前日本足协主席川渊三郎推出的,这份“百年大计”的计划细致入微,涵盖了青少年培养、职业联赛、体教结合、国家队等每个领域,时间单位精确到星期,而且终极梦想是在2046年或2050年夺取世界杯冠军。如今日本足球的发展都是按照这份大计来实施,所有日本孩子可以从6岁开始自愿接受足球训练,任何一个教练员只要带领年轻球队,就必须遵照统一的大纲。大纲里就有这样的一条规定:日本人受身材限制,必须从脚下入手,从启蒙训练时就必须强调传球和控球。正是有这样的连贯性和一致性,日本青少年球员的基本技术都打下了好基础。

比较而言,中国足球却总是只有五年或十年计划,刚好与一届足协领导任期的时间长度相仿。而且我们的计划永远只关注近期成绩,例如1993年王俊生版的《中国足球十年发展规划》:从1993年到2003年,目标为“足球总体实力位居亚洲前列;男子国家队进入世界杯前十六名;国内各主要甲级足球队达到亚洲先进足球俱乐部水平。而最新上任的韦迪,在他的5年计划中,中国男足要实现亚洲一流、中国女足要重返世界一流。至于他的前任所提出的计划,已经无人提及。

两相比较会发现我们的足球规划与日本的比起来缺乏战略性,只拘泥于短期目标,对于各方面的工作也不够明确,至于实施效果,我们所定的目标能够实现者寥寥,而日本却已经卓有成效。

二、青少年竞赛体系

日本的校园足球文化非常兴盛,一场全日本高中足球联赛决赛的观众,高达45000人。他们的高中联赛集合了日本校园足球最精华的元素,许多优秀的球员,诸如本田圭佑、中村俊辅等都是在高中球队成长起来,最终通过这个跳板踏上了J联赛的征程。1993年,日本足球进行了职业化,他们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一方面继续开展校园足球,另一方面狠抓俱乐部青少年梯队建设,使得金字塔的塔基更为夯实。而且他们不仅各俱乐部梯队有全国性的联赛,甚至还有校园代表队与俱乐部梯队混合参加的全国性赛事,通过这些校园球员与职业球员的碰撞,给年轻的球员创造锻炼和培养的机会。

反观中国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我们根本找不到有质量、有影响力的赛事。目前中国组织较为完善的全国性高中联赛始于1999年,协会只有100个左右成员单位,而中国有大约1.3万所高中。在目前我国的现行教育体制下,想在校园内推广足球运动几乎不太可能,在高考的重压下,中国孩子从小学时期起就面临着繁重的课业压力,且中国多数学校只注重考卷分数,忽略了孩子的体育教育。没有了校园足球,梯队建设就成了重中之重,可是我们的职业俱乐部,多数都以一线队的成绩为先,对于青少年梯队的投入有限,比赛的数量和质量都达不到需求。

三、基础设施

前日本足协主席在来华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的孩子至少也在人工草皮上踢球,而且日本2002年世界杯时获得了6000万美金的收入,3000万用于球场建设。我国也不缺乏高质量的足球场,但是能提供给孩子的却少之又少,就连全国性梯队比赛的场地很多时候也难达到要求。

青少年球员的培养肯定离不开基层教练的贡献。在日本足协的训练中心体系下,选拔人才时,他们也在进行教练培训。在2010年日本足协的预算中,关于教练普及事业的支出就达到34亿日元,仅次于日本国家队相关事业支出的预算。当J联赛中优秀的国外选手退役后,日本足协会给予他们以最优惠的待遇,让他们能够留在日本指导青少年训练,使青少年选手有更好地模仿和学习技术。而在我国高水平的青少年足球教练少之又少,这是因为我国基层教练缺少基本的保障难以让多数球员铁下心,即使有扎根中国足球基层的热血,生计等现实问题也会让他们望而却步。

四、足球理念

日本足球灌输给孩子最重要的理念是运动快乐,其实我们国家也一直有这样的口号,可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难做到实处。在日本,足球是堂人生启蒙课,孩子踢球和上课一样,是一种很普遍的生活方式,也是教育方式。家长送孩子去踢足球并不是希望他们成为球星,而是让他从小学习怎么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养成团队意识和坚韧的品质。在中国,青少年足球则多了些功利性,在俱乐部梯队的孩子大多希望未来能够成为职业球员甚至是球星,为了追求成绩而改年龄的事情屡见不鲜,对他们中的很多人来说,踢球不是为了快乐,而是未来谋生的手段;反过来我们看那些把足球当作业余爱好,希望从中得到乐趣的孩子却通常都会被冠以不好好学习的名义,他们没有教练,没有场地,足球似乎成了没用又多余的活动。

与日本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比较不是为了夸奖对方,贬低自己,而是想通过比较找出中国足球改进的方式,希望未来的某一天中国足球不再是调侃、批评的对象,而是成为每个孩子心中的梦。

猜你喜欢

比较
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比较
从小说到电影
吴昌硕和黄牧甫篆刻艺术比较
村上春树《1Q84》与东野圭吾《解忧杂货店》比较研究
孔子与荀子文质观比较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