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说明文的阅读教学更“出彩”
2016-01-20李炳钊
李炳钊
摘 要:一提到说明文,大家一般会认为说明文天生就是一副呆板、无生气的面孔,无非就是把说明对象“说明”,不如记叙文那样有“文采”,似乎说明文向来就与“文采”无缘。其实,说明文的教学与写作中,在说明中也能融入适当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说明文也同样能出新出彩。
关键词:中学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文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01-01
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类别。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是运用范围极为广泛的常用文体,它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以传授科学知识为根本任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说明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在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一提到说明文,总是反复强调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这些所谓的“说明要素”,给学生大脑呈现的是那些呆板、无生气的说明文字。其实,说明文的教学甚至我们的写作都能出彩,因为它也可运用一定的文学手段和修辞手法。
一、阅读之中体会遣字造词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能“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能“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说明文是以介绍知识性内容为主的,作文时要选用准确的语言来说明事物,但凡涉及专门名词和专业术语时,要求表达确切无误,便于读者领会。其中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饰手法进行说明,使文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如:《苏州园林》一文词语用得就十分贴切,其中活用动词的写作手法,实在值得我们品读和借鉴。动词在所有词汇中最具有主动性与活泼性,能最为直接地将人物、事物、情境的本质特征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文章的鲜活性。《苏州园林》中“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鉴赏”这一动词,用得就非常到位,它明确要求我们对苏州园林图片的画面,不只是观看欣赏,还要用心作出分析评价;“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中的一个“栽”字,足见建设者的匠心,即使不起眼的园林阶砌小角落,也不忽略;“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在单调了,给补上几竽竹子或几棵芭蕉”中的一个“补”字,又写出匠师们是多么的善于化单调为多彩。由此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习作时,善于用好动词,使自己的习作更生动形象。
二、阅读之中感悟表达方式的艺术
说明文虽然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但若没有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的恰当配合,则无法而有效地向读者介绍事物、解释事理的任务。如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一文的开头片断: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语言》是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作者主要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课文开头一段将大自然一年四季的物候景观写得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寓说明于描写之中,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为下文进一步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理解难度不大、思路结构清晰的说明文。其中在说明文中的记叙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加具体可信。如:“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这段文字概括地记叙了赵州桥的发展历史,着重说明它“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突出其修建年代之古老和其使用时间之久远,使人们对赵州桥的印象更加深刻。应该明白的是,说明文中的记叙,一般为为概括记叙,并不展开,其着眼点不在于展现事物发展过程的细节,而在于介绍过程的概况及其特点。在说明中融入适当的记叙、描写、议论,不仅可以拓宽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也可以让说明文的形式上多姿多彩。
三、阅读之中品读抒情手法的美感
说到抒情,或许与说明文体无关。其实,说明文中的抒情,应该是建立在对事物准确周密的说明基础之上的,不求以浓郁的感情打动人,而是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如“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故宫博物院》)。说明文中的抒情具有教育、鼓舞的作用。阅读这段后,对“宏伟的建筑群”和“和谐统一的布局”发出惊叹,这是对古代劳动者的歌颂和古代文明的赞美。这种感情的抒发是建立在对事物 准确周密的说明基础之上的,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故宫的建筑特征和建筑布局。
要想把事物事理说清说透,就肯定离不开说明方法。因此阅读和写作说明文,就应该抓住主要的说明方法。但是有文采的说明文更生动、更精彩,更能达到说明的目的。当然,在写作说明文时不能忽视文体的特点,不能只求文采,结果“文不对题”,应以求通俗、平实、准确为前提,再求有文采,这样的说明文才能更有声有色、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