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银行的“出彩”机会

2016-03-31闫冰竹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结构性小微供给

闫冰竹

中国金融体系正由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向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水的,也正是金融系统。因此,“十三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待金融改革领航。当前,诸多结构性问题反映在金融领域,就是中小银行长期发展不足,成为了金融系统的短板。

现状:中小银行长期发展不足

2014年“金融国十条”出台已近两年,但眼下还需进一步优化银行分类监管,让各类银行都有“出彩”的机会。而对于中小银行,应该给予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更加差异化的政策环境。需要指出的是,“十三五”期间要高度重视和防范金融风险,中小银行尤其如此。

这其中,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推动企业部门平稳去杠杆、降低地方政府债务“三管齐下”,降低整个实体经济的杠杆率;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商业银行将信贷资源投向绿色经济、新兴产业等,同时加快推进不良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收益权转让试点,处置已发生的不良资产,通过“用好增量”和“盘活存量”相结合,“双轮驱动”化解信用风险。

而这一切,对于中小银行可谓是不小的挑战,“打铁还需自身硬”。

未来:如何改革抓住四个字

中小银行必须主动适应大形势,寻找业务发展的平衡点、结构调整的着力点和改革创新的动力点。

具体到中小银行如何改革,提出四点建议:

突出一个“创”字,以金融高效流转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要加强中小银行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优化中小银行信用审批流程、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二是要不断推进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投保联动等业务模式创新,通过运用不同产品组合、业务模式满足不同发展阶段、行业性质企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三是要坚决退出不符合国家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标准和长期亏损的产能过剩行业企业,腾挪沉淀在“僵尸企业”和低效领域的信贷资源,重点支持国家新兴产业发展。

落实一个“补”字,以金融全面覆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探索推广“银税互动”、 “银税保互动”、 “双基联动”等金融服务模式,引导金融活动流向“农区、牧区、社区”。二是探索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抵质押贷款模式,推动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合作机制,积极争取林权、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资格,确保实现小微、三农领域信贷投放持续增长。三是推动银政合作,设立银政企产业投资基金,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民生、交通、水利、棚改等基础设施建设。

注重一个“实”字,以金融精准定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要引领信贷资源逐步从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行业退出,为生物医药、云计算、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腾挪金融空间。二要积极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文化金融发展模式创新,以“融资+融智”、 “商行+投行”的差异化服务满足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需求。三要加大同证券、保险、租赁、信托、担保、基金等机构的合作力度,建立资源集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此外,还要恪守一个“严”字,以金融安全可靠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聂欧采访整理)

猜你喜欢

结构性小微供给
小微课大应用
小微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小微企业借款人
“供给侧”何以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