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生命尊严,释放学生潜能

2016-01-20徐寿鹏

关键词:快乐学习激发兴趣数学

徐寿鹏

摘 要: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呢?有些内容学习起来确实有些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直接讲解,抽象说教,学生不仅听得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理解,长此以往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在课堂上适当地利用背景故事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构建精神和智慧均衡呼吸的数学课堂,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尊重后的尊严,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释放他们内在的潜能,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益,优化教学过程。

关键词:数学;快乐学习;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90-1

对于小学生来说,把数学与有趣的情景相联系进行学习可以将数学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这样可以让他们在现实、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更好地学数学,而不仅仅是为了让课堂变得有趣和热闹,因此,选取的生活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既关注生活现实,尽量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又要富有挑战性,更要尊重数学的本质,讲究科学性,严密性,能够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要让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看到”数学、“触摸”数学,并应用数学知识去“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因而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现实背景中,将数学知识和儿童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体会感悟到数学源自生活,最终回到生活的理念,将教师、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机整合。所创设的情境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不能因过分追求有趣的情节而设计复杂、耗时的情境,因为学生的新鲜好奇感,如果流连往返于情境的表面形式,不能很好地回到数学问题上来,这时创设的情境不仅会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造成主次不清,还会扰乱学生思维,出现选择性偏差。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对现实中的相关素材进行提炼,删去多余的和无关紧要的东西,增添必要表达的内容,突出知识点和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活动中很快进入状态,直奔主题,为教学服务。

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课始,我向学生展示了一截事先经过我悉心修理过的标准的圆柱形萝卜,然后用刀子沿四周削成了一个圆锥形,让学生猜想削成的圆锥和原来的圆柱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测1/2,1/3,1/4的都有,我没有急于肯定其中任何答案,只反问了一句“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将学生引入小组合作操作验证的过程,我让学生拿出自制的大小不一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度量沙子的体积,学生一番不亦乐乎的忙碌后通过交流达成共识: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我不置可否,又让小组之间交换圆锥形容器重新操作,不时有学生惊讶地叫起来:老师,我们组的圆锥体积不是圆柱体积的1/3,可是我们刚才量沙子的体积是对的啊,书上也明确写着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呢……看到学生陷入了困惑,我再次追问:到底什么样的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才有1/3的关系呢?

学生从最初的动手操作中获得了“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这一结论,他们认为自己动手操作得来的结论一定不会错,而当交换了圆锥重新度量沙子往圆柱容器里盛的时候,却突然发现圆锥的体积并不是圆柱体积的1/3,学生的思维发生了剧烈的碰撞,也自然激起了他们一定要搞个明白的强烈欲望,经过这一步步设疑、富有挑战性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接下来,分小组讨论,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研究圆锥体积公式成因的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没有过多地关注最终的答案,而是关注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思想、方法来思考,于变化、发展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轻松地在所创设的活动情境中顺利突破了,以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了短暂的“忘乎所以”:有的学生跑下位把别的组的圆锥接过来反复验证,有的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在激烈地争论着,还有的竟然在帮助别的同学做起了实验……

生命是自由的,自由的生命才成就了一个人一生无穷的才华,被禁锢的生命和魂灵永远不会绽放出夺目的光亮。课堂上的学生是自由的,思维是活跃的,智慧火花的碰撞是激烈的,学生解决了问题后的喜悦让你感觉到教育是用生命在影响生命。教育所要探究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教学行为实施的过程中忠诚学生个体生命的自然之道,逐步去除教学中的急功近利。因为不同的个体生命的某些内在的潜质是有差异的,表现在教学中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于知识的掌握是有差异的,我们以往的教学总是苛求学生知识掌握的整齐划一、齐头并进,追求的是“大家一起走,冲刺到第一”的违背生命自然之道的空乏不切实际的目标,岂知生命的发展过程中既需要第一个冲刺的学生,也不能少了最后一个拉线的学生,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既有最先的那个,也有最后的那个,还少不了中间的一个,如果教师违背了生命的自然之道,刻意强求中间的那一个和最后的那个一定要尽快进入最先的行列,那么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在“谋才害命”,因为你的好意而逆自然之道的苛求,可能熄灭的就是学生渴求生命的火苗,他会感觉生命不再那么让人敬重,也就不再把课堂当成生命张扬的温床,所以说这样的课堂、这样的教师在“谋财害命”绝非是危言耸听。

作为师者的首要任务是要为每一个孩子创设可供他们自由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让他们置身于这样一个开放、自由、安全的环境中,从而让个体生命获得心理认同,用老师的那双温柔而灵巧的“上帝之手”,去触摸孩子的心灵,以唤醒他们埋藏在心底的良知和潜能,促进每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发展。数学课堂的真谛就是让学生用愉悦的情感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生命个体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让生命得以滋润。只要处处关注课堂的生命价值,就能激发师生、生生互动的精彩演绎和创造魅力。给课堂自由,还孩子自主,让课堂成为他们获取知识的天地、个性张扬的舞台、思维碰撞的场所、情感交流的空间,这样的课堂就会异彩纷呈、充满诗情画意。只要我们用麦田守望者的执着,精心耕耘课堂、创造课堂,唤醒生命,让课堂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精神体验,就一定能把数学课堂变成智慧和精神均衡呼吸、师生生命价值彰显的一片绿洲,让学生真正有尊严地学习。

猜你喜欢

快乐学习激发兴趣数学
怎样进行汉语拼音的教学
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快乐学习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