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广告:用深情演绎高效

2016-01-20郭敏赵竹林

关键词:公益广告深情高效

郭敏 赵竹林

摘 要:公益广告取材于社会生活,它以直观的画面、精炼的语言演绎动人的故事,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将公益广告与政治课堂有机结合,通过导课激情、情境生情、合作传情、结尾留情,不仅能以别具一格的形式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艺术魅力,而且能以直抵人心的力量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公益广告;深情;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89-1

一、导课激情——未成曲调先有情

公益广告因其多变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内涵等特点,可以在感官上充分吸引学生,用它作为课堂的第一锤,能迅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使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为夯实基础知识、落实情感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次去食堂吃饭,本人意外地发现每张餐桌上都多了张“一滴汗、一粒粮”的公益广告牌。我意识到这是非常好的教学素材,于是将餐桌上这道独特的风景拍了下来,并用在了《量变与质变》的导课中。一滴滴豆大的汗珠、一颗颗金黄的麦粒,鲜活的场景无不提醒着人们要节约每一粒粮食,要尊重汗水,尊重劳动,尊重农民,而这所有的尊重都是从“一”这个最微小的单位开始的,从量变开始的。无需教师赘言,教学任务顺利推进。

二、情境生情——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写道:“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可见,情境教学能使学生在感悟中领会到教师所要传授的知识信息。而公益广告正是可以巧妙运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种独特的教学情境。

2014年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以触动人心的创意,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而它所要表达的情感诉求与《文化生活》的很多内容都非常相似,于是在讲授《感受文化影响》一课时,我将它引入了课堂,用“筷子”这一中国人特有的用餐工具,带领学生在情境中品味意味深远的中华文化。因为公益广告取材于社会生活,较之以普通的情境创设,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欣赏兴趣,更给他们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通过广告,他们体会到“筷子”正是对人们产生深刻影响的中华文化的载体,“筷子文化”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哪怕是旅居海外多年的华人,也依然习惯用筷子吃饭,因为“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都会用筷子的”,所以,筷子还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中国特有的“筷子”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而持久的特点。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公益广告以独特的创意、深刻的表现以及充满情感色彩的内容演绎着高效的课堂:它使学生从景中生情,使他们在参与中收获丰富知识、体验学习乐趣、激发情感共鸣。

三、合作传情——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公益广告往往多用比喻、拟人、反语等委婉的方式表达意境。因此,以此为探究背景的课堂,教师单方面的讲授,或学生单方面的体会,往往很难达到高效的目的。笔者认为,以公益广告为背景进行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改善,而且有利于学科知识的掌握,更对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具有显著实效。

以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我曾以央视著名公益广告《爱的表达式》为探究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效果甚好。

这则公益广告以英文单词“FAMILY”为故事主线,将其中的6个字母拆分开来,并赋予“F”、“M”和“I”为家庭中的“父亲”、“母亲”和“我”这三个角色,以动漫的形式深情演绎了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的故事。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合作学习小组,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优势,明确了他们各自在组内的任务(如上网搜集资料、整合资源、联络组员、课堂汇报等),布置他们课前预习。课堂展示时,我发现,他们不仅早已熟知广告内容,更掌握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学习《功夫熊猫》、《花木兰》的创作方法,将本民族文化和外国优秀文化有机结合:一方面将外国文化元素用于自己的创作,对“FAMILY”这个核心创意做了“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这样的理解;另一方面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充分挖掘了这个外来词的中国内涵,将字母幻化成大树、雨伞、拐杖等形象。看着他们侃侃而谈广告的创意,我知道,他们对文化创新的途径早已了然于胸;听着他们娓娓道来自己的生活故事,我知道他们还一定深刻体会到了“家”的内涵。

四、结尾留情——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充满魅力的课堂结尾往往能够让教学达到“言已尽,意无穷”的至高境界,令人回味无穷,仿佛“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一艺术性结尾的要求与公益广告的特点又不谋而合。公益广告的画面直观且形象生动,能够在课堂最后学生相对疲劳时,再次给他们一个感性的刺激,重新唤起和强化他们对课堂的注意;公益广告的语言精美并意味深长,能使学生在热烈的讨论交流中,强化和巩固课堂知识,渗透与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征税与纳税》一课,我就运用了公益广告进行结课。我将身边优秀纳税人——盲人史长林,诚信纳税的公益广告介绍给了学生。广告中的主人公眼盲却心不盲,二十年坚持按期申报纳税,为学生树立了可供学习的正面榜样;广告最后史长林爷爷对着两位“红领巾”谆谆叮咛,“做人要诚信,交税也要诚信”,普通话里虽掺杂着乡音却掷地有声,他用自己平凡的生活带领学生感受真情、明辨是非、领悟人生,让他们知道作为社会公民所应承担的“肩上的责任”。学生们在故事中感动并感悟着……

这节课是在“诚信纳税,传递正能量”这句口号声中结束的。课后,我常在想,如果不是运用公益广告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课堂氛围,会有如此效果吗?可见,巧妙运用公益广告进行结课收尾,无论是对于增加政治课的“颜值”,还是提高课堂的实效,特别是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显得十分必要。

公益广告以生活化的情节、以直观逼真的形式、以“润物细无声”之势,将学生引入到充满深情的课堂氛围之中,带领他们领略生活、感悟生命,向他们传播丰富的知识,传递健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见,融公益广告于政治课堂,有利于我们构筑充满深情的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公益广告深情高效
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
深情
深情的告白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我有深情抛未得
归去且住,深情自不言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