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辅导需要、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2016-01-20王晶丁慧思韩娟余晓敏

医学与社会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养方式儿童

王晶 丁慧思 韩娟 余晓敏

1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430030;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武汉,430030;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生工作处,武汉,430030



武汉市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辅导需要、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王晶1丁慧思2韩娟2余晓敏3

1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43003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武汉,43003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生工作处,武汉,430030

摘要目的:探讨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辅导需要、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武汉市2所小学786名4-6年级学生,根据数学学习困难诊断标准,筛查出数困儿童,和正常儿童做病例对照研究,对其辅导需求、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进行评定。结果:数困儿童学习辅导、个人认识和情绪调节需求高于对照组儿童(P<0.01)。数困儿童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积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儿童(P<0.01)。数困组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中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得分低于对照组父母(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数困儿童父母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消极应对方式、辅导需求增加呈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和理解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积极应对方式、辅导需求呈负相关(P<0.01)。结论:数困儿童有较强的学习辅导、改善情绪与自我认识的需求。数困儿童父母倾向于使用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如果数困儿童父母更多使用情感温暖和理解的教养方式,可以使家庭在过滤儿童学业不良这一事件中起保护作用,更多地满足儿童发展性需求。

关键词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教养方式;辅导需求

辅导需要是指中小学生在完成其社会角色和发展任务时所遇到的带有共性的、群体特征的困难,并且这些困难能够通过辅导的手段加以解决[1]。数学学习困难(简称数困)是儿童学习障碍的一种,指数学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其年龄、教育和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2]。在中国,小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学业成绩,儿童的学业成绩不仅影响同伴关系、同伴接纳、师生关系,还会影响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3]。在以学业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中,数困儿童和父母比正常儿童及父母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4-5]。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人格发展密切相关,主导儿童成长的家庭氛围。已有研究表明,数困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数困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密切相关[6]。这亦从另一个角度呈现出数困儿童不仅面临着不良的学校环境氛围,也面临不良的家庭教养氛围。因此,数困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除了面对正常儿童在完成其社会角色和发展任务时所遇到的共性的、群体特征的困难,可能还存在一些个性化的困难。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数困儿童发展性的辅导需求,并进一步分析数困儿童辅导需要、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促进数困儿童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源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2所小学4-6年级共78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740份,有效率94%。男生386人,女生354人。共检出数困儿童55人,数困发生率为7.4%,其中男生19人,女生36人。女生数困检出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19,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用表。①中小学辅导需要问卷[1]。该问卷由54个项目组成,按照5级分制予以回答,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技能、学习资料、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情绪调适、自我发展、职业认识和求职技能9种辅导需要,分别由各自所对应的项目累计得分。②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7]。该量表包括20个项目,测量2个维度,即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各个项目按照5级分制回答,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的得分由各自所对应的项目累积得分。③儿童学习困难筛查量表 (PRS)[8]。该量表原为美国的Myklebust编制,后由静进和郑扬优进行中文版的修订。该量表由老师填写,包括24个项目,按照 5级分制对儿童的状况进行评定。④中国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 (C-RSBMC)[9]。由吴汉荣等人以《德国海德堡大学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为蓝本进行修订。该量表算术运算分量表筛查儿童计算能力,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填空、比较大小6个分测试来测查小学生的计算能力。⑤《联合型瑞文测验》(CRT-C2)[10],是英国心理学家Raven创造的一种非文字智力测试,由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进行修订。该测验主要测验观察力和思维、推理能力。⑥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7]。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编制,该量表一共66个项目,由儿童填写,对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进行评价。

1.2.2 方法和步骤。采用《儿童成长状况调查问卷》和《中国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由学生在课堂完成。班主任根据《儿童学习困难筛查量表》对班上儿童进行评定。儿童的数学学习困难评定采用逐层筛选的方法进行。①教师填写的《儿童学习困难筛查量表》总分低于65分;②《中国小学生数学基本能力测试量表》得分低于第16.4百分位,表明算术运算能力低于全国同年级学生平均水平一个标准差以上;③IQ得分≥80;④排除其他障碍因素的影响,如听觉、视觉和肢体残障、脑部疾病等的影响。对照组的筛选:《儿童学习困难筛查量表》总分高于65分,数学能力测试成绩在平均水平以上、IQ≥80且能够排除其他障碍因素影响的学生入选正常组。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软件EpiData3.0完成,数据的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由SPSS 18.0完成。

2 结果

2.1 两组儿童辅导需求得分比较

两组儿童辅导需求得分见表1。两组儿童在提高学习动机、如何获得学习资料需求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学习技能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困组儿童学业辅导的需求,尤其是如何提高学习技能的需求高于对照组儿童。两组儿童在情绪调适和自我认识需求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困组儿童个人发展需求高于对照组儿童。

表1 两组儿童辅导需求得分比较±s)

注:*P<0.05,**P<0.01。

2.2 两组儿童应对方式得分比较

两组儿童应对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困组儿童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对照组儿童,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对照组儿童,见表2。

表2 两组儿童应对方式得分比较±s)

注:*P<0.05,**P<0.01。

2.3 两组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得分比较

两组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得分比较见表3。两组儿童在父亲教养方式3个维度,包括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困组儿童父亲比对照组儿童父亲更多地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孩子,具有较少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两组儿童在母亲教养方式3个维度,包括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数困组儿童母亲比对照组儿童母亲更多地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孩子,具有较少的情感温暖和理解。

2.4 数困儿童辅导需要、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分析

数困儿童辅导需要、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分析见表4。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消极应对负相关,积极应对正相关;惩罚、严厉与学习动机需求、学习资料、人际关系、职业发展、自我认识、求职技能、消极应对正相关,积极应对负相关;父亲过分干涉与全部辅导需求及应对方式成正相关;父亲偏爱被试与积极应对正相关;父亲拒绝、否认与自我发展以外的所有辅导需求及消极应对正相关;父亲过度保护与全部辅导需求及消极应对正相关。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消极应对负相关,积极应对正相关;母亲过分干涉与全部辅导需求及应对方式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与全部辅导需求及消极应对正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全部辅导需求及消极应对正相关;母亲偏爱被试与自我认识需求和积极应对正相关。

表3 两组儿童父母教养得分比较±s)

注:*P<0.05,**P<0.01。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儿童数困的发生率是7.4%,与已有研究报道的儿童数学学习困难发生范围相符[11]。从应激的角度来看,数学学习困难是数困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长期的、慢性应激源。学校是儿童学业成绩的评价者,是学业压力的主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数困儿童学业辅导的需求高于正常儿童,数困儿童更需要提高学习动机,掌握获得学习资料和提高学习技能的方法。数困儿童情绪调适和自我认识的需求也高于正常儿童。研究所呈现的结果与数困儿童现实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学习是中国小学生生活中的主要任务,学习需要和个人需要在学生知觉中占重要位置。显然,数困儿童因为学习成绩落后,表达出更多地改善学业成绩、掌握学习方法的需求。同时,因为学业成绩落后,数困儿童在以学业为主导的评价体系中,感觉到了更多的否定,具有更多的负性情绪体验。已有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学生更加焦虑和抑郁,也表现出更多的不安全感、悲伤、紧张、自控性差等[12]。数困儿童具有更多情绪调节和自我认识的需求。学校作为评价者,如果能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让数困儿童获得多元化评价的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够调节其负性情绪,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在儿童应对外界压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本研究表明,数困儿童父母相对对照组儿童父母,教养方式更倾向于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情感温暖和理解较少。两组儿童应对方式得分结果显示,对照组儿童比数困组儿童的应对方式更加积极。显然,在以学业评价为主导的成长环境中,学业成绩差同时诱发了数困儿童和父母的负性应对反应。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期人格形成密切相关。父母给予子女的情感温暖越多,儿童易于形成外向性、情绪更加稳定的人格特征,父母的惩罚、严厉等养育方式易造成子女情绪不稳定[13]。进一步对数困儿童辅导需要、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父母使用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等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的消极应对方式和辅导需求的增加成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则与儿童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成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成负相关,并会降低儿童的辅导需求。相关分析结果总体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数困儿童所知觉到的辅导需求有重要的影响。以上结果提示,应该对数困儿童的家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父母正确应对孩子学业不良这一应激事件,减少使用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等教养方式,增加对孩子的情感温暖。从而使家庭在过滤儿童学业不良这一压力事件中起保护作用,满足儿童更多的发展性需求,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表4 数困儿童辅导需要、应对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分析

注:*P<0.05,**P<0.01。

参考文献

[1]张春燕.武汉市中小学辅导需要的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

[2]Geary DC. Mathematics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2004, 37(1):4-15.

[3]余晓敏.小学生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4]杨丽,张轶杰,黄朝红,等.学习困难儿童父母焦虑抑郁状况[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30-331.

[5]刘仲刚.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干预研究[D].鲁东大学,2013.

[6]陈栩 ,张建霞,郭斯萍.学习困难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28-630.

[7]汪向东,王希林,马宏.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8]静进,余淼,邓桂芬. 学习能力障碍筛查量表的修订和在小学生中的试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5(2):24-29.

[9]吴汉荣,李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试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4): 473-475.

[10]J C Raven, J H Court, et al. Manual for Raven's Progressive Matries and Vocabularg Scales[M]. London: H K Levis and Co Ltd,1989.

[11]孙新荣,程灶火,刘心民.儿童数学学习障碍的认知神经心理特征[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136-1138.

[12]王胜兴,许英,夏伟.数学学习障碍儿童父母心理健康状况自尊水平及应付方式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7):650-652.

[13] Jeffrey Roelofs, CorMeesters, Mijketer Hurne et al.On the links between attachment style,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s, and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in non-clinical children[J]. J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006,15 (3): 319-332.

·医学行为与医学心理·

Correlational Research on Counseling Needs, Coping Style and Parental Rearing Style of Dyscalculia Children in Wuhan

Wang Jing et al

WuhanMentalHealthCenter,Wuhan, 43003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counseling needs of dyscalculia children and its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yle and parental rearing style. Methods: A total of 786 children of 4~6 grades in two primary schools were selected with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dyscalculia,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dyscalculia were selected and compared, and their counseling needs, coping style and parental rearing style were evaluated. Results:The learning and personal counseling needs of dyscalculia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children(P<0.01). Negative cope score in dyscalculia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rmal children, and positive cop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normal children(P<0.01).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parental punishment rejection and over-govem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dyscalculia child coping style and counseling needs, but emotional warmth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it. Conclusion: Parental emotional warmt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ightening dyscalculia children's counseling needs.

Key WordsDyscalculia; Child; Counseling Need; Parental Rearing Style; Counseling Needs

收稿日期(2015-07-27;编辑程欣)

通讯作者:余晓敏,xiaominyu1978@sohu.co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算障碍儿童缺陷机制——数字心理表征缺陷的干预应答研究”,编号为81202226。

中图分类号R179

文献标识码ADOI:10.13723/j.yxysh.2015.12.023

猜你喜欢

教养方式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留守儿童
家庭教养方式对少年儿童运动行为习惯影响的研究
六一儿童
留守初中生看护人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自控能力的中介作用
医科学生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差异的非主观因素研究
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