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
2016-01-20陈红缨蔡晶
陈红缨 蔡晶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430079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
陈红缨蔡晶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430079
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现状,探寻全面推动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湖北省网络直报各级医疗机构。结果:20.8%的医疗机构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其中仅10.3%设置了传染病信息报告模块,并且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不规范,不能有效管理传染病相关信息。结论:医疗机构普遍不重视或不清楚如何开展传染病信息化管理,急需制定规范性文件,指导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
医疗机构是传染病监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现、报告传染病的第一关。2004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开通,改变了传染病信息从各级医疗机构到国家的传递模式。但医疗机构内部传染病信息采集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仍是手工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人工收集,最后才上网报告。这种报告模式环节多、缺乏有效监控,稍不留意就会导致漏报和迟报[1-2]。近年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和推广,为医疗机构内部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较好的平台[3-4]。本研究旨在对湖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化管理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对湖北省所有传染病网络直报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其中省级医疗机构18家、市州级124家、县区级357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63家,共计1862家。
1.2 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设计统一电子调查表格,调查内容主要有医院基本情况、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情况(时间、覆盖范围)、传染病管理系统建设情况(覆盖范围、基本功能)等。通过电子邮件向市、县级疾控中心疫情管理员逐级下发电子调查表格和填表说明,各级疫情管理员负责督促辖区所有网络直报医疗机构按照要求填报电子调查表,并审核回收电子表格,汇总后逐级上报省疾控中心。
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对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水平、传染病报告信息化规范管理水平进行比较;使用Excel2003和SPSS20.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 结果
2.1 医疗机构信息化情况
调查医疗机构 1862家,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有388家,占调查医疗机构总数的20.8%,其中在2010-2012年开始信息化建设的医疗机构为342家,占总数的88.1%。省级医疗机构信息化比例最高(77.9%),乡镇和社区服务中心实施信息化管理比例最低(16.2%),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15.975,P<0.001)。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388家医疗机构中,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门诊信息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296,P=0.063),住院部信息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0,P=0.046)。总体看住院部信息化水平高于门诊部,住院部和门诊部信息化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6.327,P<0.001)。见表1。
表1 湖北省各级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n(%)
门诊和住院部均实施信息化的医疗机构占57.22%,除省级医疗机构明显高于其他级别医疗机构外,市州、县区和乡镇医疗机构覆盖率非常接近。
2.2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情况
全省医疗机构在信息化建设中,设置了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模块的仅40家,占信息化建设医疗机构总数的10.3%,占调查医疗机构总数的2.2%。
各级医疗机构对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均不够重视,设置传染病报告功能模块的省市级医疗机构比例略高,县级和乡镇社区级医疗机构比例都很低。见表2。经卡方检验,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在传染病信息化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χ2=9.151,P=0.027)。
表2 湖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情况 n(%)
2.3 传染病报告信息化规范管理情况
具有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模块的40家医疗机构中,传染病报告信息化水平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门诊无显著差异(P=0.106,Fisher精确概率值法),住院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isher精确概率值法);总体看门诊信息化水平高于住院部(χ2=8.352,P=0.004),主要是乡镇社区的门诊高于住院部(P<0.001,Fisher精确概率值法),其他各级无明显区别(P>0.05,Fisher精确概率值法)。
门诊和住院部都建立了传染病信息管理模块的有21家,占传染病信息化管理医疗机构总数的52.5%;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Fisher精确概率值法)。
40家医疗机构中,传染病报告具有自动提醒功能的有13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在传染病报告自动提醒功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Fisher精确概率值法)。见表3。
表3 医疗机构内部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程度 n(%)
40家医疗机构中,门诊和住院部都建立了传染病信息管理模块,并且具备自动提醒功能的仅9家,覆盖全面、功能完善的仅占建立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22.5%。
3 讨论
3.1 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存在显著差异
湖北省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应用起步比较晚,从1999年至今,全省仅1/5的医疗机构开展了医院信息化建设,绝大多数都是近几年开始实施,并且信息化程度较低,多停留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初级阶段,少数在尝试全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与黄薇的访谈基本一致[5]。同时,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省级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最高,乡镇和社区服务中心信息化程度最低,省、市、县、乡级4级医疗机构信息化程度呈逐级下降趋势。在医疗机构内部,住院部总体信息化水平高于门诊。
3.2 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化建设呈无序性、管理水平低,差异不明显
调查的医疗机构中,仅2.2%设置了传染病信息报告模块,全省开展传染病信息化管理的医疗机构凤毛麟角。各级传染病报告信息化规范管理水平都很低,差距也不明显。实施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的医疗机构,覆盖全面并且功能较完善的仅占的22.5%,绝大多数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功能不完善、没有全面覆盖医院相关部门,不能有效报告和管理传染病相关信息。县区级以上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建设,都是医院自行开发建设;乡镇社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所在
县区对乡镇信息化实行统一开发建设,其次是大型综合医院的分院,仅1家是自行购买软件开发建设,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建设呈自发和无序性,与其他文献报道相似[6]。
3.3 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
近年来医疗机构卫生信息化工作迅猛发展,但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建设明显落后于医疗机构信息化,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医疗机构仅10.3%涵盖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医疗机构普遍不重视或不清楚如何开展传染病信息化管理。国内部分信息化水平领先的医疗机构,借助信息平台,建立了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但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7],迫切需要开发规范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化管理模式。
卫生行政部门应出台规范性指导文件,统一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开展信息化建设时,必须涵盖传染病报告等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模块,并且模块功能必须满足传染病报告管理等工作要求,指导各级医疗机构规范传染病报告信息化建设。同时在医疗机构等级评审中,应增加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相关内容,根据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对传染病报告等公共卫生职能的信息化也作相应要求,全面推进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刘世炜,王丽萍,王晓风,等. 2009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与报告质量现状评估[J]. 疾病监测,2011,26(5):392-397.
[2] 陈红缨,吕桂阳,赵克提. 湖北省医疗机构2007年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4):2658-2660.
[3]程文琴,章复湘,张如.医院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3107-3109.
[4]张翔,张卫红,朱甬倩.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报告与管理[J].江苏预防医学,2011,2(5):37-38.
[5]黄薇,周婷,周曦.武汉市医院信息化建设深入访谈研究[J].医学信息学,2009,22(6):814-816.
[6] 张妮,蒋德娴,白珊,等.基于HIS系统中的医疗机构传染病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情况调查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13,7(2):87-88.
[7]李苑,叶郁辉.医院传染病、死亡病例及其他疾病监测智能报告系统的研究概况[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2,6(6):335-337.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tu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Chen Hongying et al
Center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ofHubei,Wuhan, 430079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hat can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through grasping the rel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atus in Hubei Province.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survey the web-based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 in medical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 Results: About 20.8% of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establish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which only 10.3% installed infectious diseases information reporting module and the vast majority of medical institutions 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as not standardized that can't effectively manage infectious disease-related information. Conclusions: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generally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or do not know how to conduct infectious disea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e should develop normative documents to guid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Medical Institutions; Infectious Diseases Report; Informatization
收稿日期(2015-08-07;编辑张晓莉)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DOI:10.13723/j.yxysh.2015.1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