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问题化解“难题”
2016-01-16李润伟
李润伟
[摘 要] 在高中政治课的生活与哲学模块中,如果能善用思维冲突设置问题,巧设递进式问题、对比式问题和分角色问题,不仅可以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扩充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品位。
[关键词] 问题 生活与哲学 思维冲突 递进式 对比式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67
生活与哲学模块围绕“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主线,从生活、实践出发,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学生刚接触哲学时,会产生“深奥、枯燥、难懂”的感觉。因此,在生活与哲学模块中,教师应巧妙设置问题。如孔子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提问注意把握时机,讲要讲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时,问也要问在待“启”待“发”之际。这样不仅可以将知识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扩充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感悟知识之美,陶冶情操,从而提升学生的素养和品位。
一、善用思维冲突设置问题,思辨中化解难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何处提出问题,令学生思之。”换言之,教师的提问应该切中学生的疑惑之处,以调动学生探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达到化“阻力”为“动力”的效果。在政治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会遇到一些貌似容易理解实难真正把握的概念和命题。教师要因势利导,主动创造认知矛盾,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深刻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的课堂导入部分,笔者播放了一段视频“青蛙的生长过程”,接着呈现了一张图片,然后依次呈现预设的四个问题。
1.我们在小学读过一篇《小蝌蚪找妈妈》的课文,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学生回答:有外鳃、拖着长尾巴的蝌蚪,外鳃消失、先长出后肢的蝌蚪,有四肢的蝌蚪,脱掉尾巴的小青蛙。)
2.结合视频和图片,请用哲学语言描述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学生可能回答:运动、变化、发展、有肯定又有否定……引出“辩证的否定”及其含义。)
3.外鳃和尾巴的“消失”是一种什么?(否定)后肢的“长成”是一种什么?(肯定)“消失”后的结果是什么?(青蛙的成长,引出特征一“是发展的环节”。)成蛙没有蝌蚪的外鳃和尾巴,是对蝌蚪的完全抛弃吗?(成蛙以蝌蚪的五脏六腑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引出特征二“是联系的环节”。)
4.探讨:青蛙不抛弃鳃和尾巴可以吗?青蛙不要四肢和绿色的蛙皮可以吗?(没有否定和没有肯定都是不行的,青蛙的发育符合万事万物辩证否定的道理,引出“辩证否定的实质”。)
课堂上,教师的说教少了,学生的思考、质疑、讨论、争辩多了,道理也因此更加明晰,思辨中化解难点,课堂效果也因此更加显著。
二、巧设递进式问题,启思中破解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所追求的知识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那你远不能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所以政治教师应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和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教师在哲学课堂上应当避免大而空的问题,要给比较宏大的哲学理论多设置几步“台阶”,通过“抽丝剥茧式”的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能够顺利“走”下来,真正体会到哲学的韵味。
比如在教学“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时,学生在理解方面觉得有难度。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三个材料情境:第一,最古老的问候语;第二,问候语的变迁;第三,网络新词入典。接着相应设置以下三个问题:1.远古人们见面为何首先关心“无它乎”?2.请说说每个年代问候语反映的时代背景。3.运用相关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说明为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不收录“剩男”“剩女”等新词。三个问题由易入难、梯度明显,思维要求层层递进。
教师通过引入生活化的问候语,让学生首先有直观感受,进而推理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通过不同时代问候语的变迁,让学生明确是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选择《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新词的案例,让学生体会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感悟树立正确社会意识的重要性。
三、设计对比式问题,思索中解读难点
波莉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讨论并解决问题。”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给学生指明思路,启发学生自然而然深入地发现问题,富有技巧地提问。比如在教学“意识的作用”时,可以这样设置问题。
一只蜜蜂想从玻璃窗户飞出去,结果撞在上面掉落下去了,一会儿它又重复同样的动作。一个人看见了,心想,蜜蜂都有如此顽强的坚持精神,我为什么不坚持下去呢。于是他坚持下来,终于获得成功。有人问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说:成功就在于勇于坚持。另一个人也看见了蜜蜂这一举动,心想,既然这条路走不通,为什么不放弃去选择其他的路呢。于是他去找了新的工 作,并最终成功。有人问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说:成 功就在于敢于放弃。
那么,为了获得成功,我们是应该坚持还是放弃呢?
在考试中,单选题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这很容易让我们形成标准答案是唯一的思维方式。同样的事物,我们完全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从而得到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事物,我们的思维就不会被禁锢在狭隘的范围中,而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把握,这样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全面,更正确。
现代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处理人际关系的理论,就是“换位思考”。中国人常常有“将心比心”的说法,这是人和人和谐相处的根本方法。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设计的方案才能够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从而得到更好的实施和推行,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质疑探究环节,要加强师生交流和学生相互间交流。只有自由的思维,才能碰撞出灵魂的火花。知识应是在师生共同思辨中自然“流淌出来”的,因此要站在学生角度,把生活与课堂知识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让学生产生思考的动力。
四、创设分角色问题,演绎中理解难点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利用问题形成认知冲突,挑战学生原有的认识与理解,使其陷入“轻微的认知失调”,才能让学生形成新的认识和理解。
如在教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时,设置以下情境。
囚徒困境:两个共犯被关入监狱,不能互相交流情况。(1)如果都坦白,交出赃物,因证据确凿,两人都会被判盗窃罪,各被判刑8年;(2)只有一个嫌犯坦白,另一个抵赖,后者将以妨碍公务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将获得从轻处罚;(3)如果两个人都抵赖,则警方因为证据不足无法确定二人犯偷窃罪,但可以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各判1年。
接下来创设分角色问题:如果你是嫌疑犯之一,你认为最可能的情况是什么?(学生兴趣被激发,议论纷纷)
学生1:我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最大,因为这样对双方最有利。
学生2:理论上是这样,但事实上这种情况一定不会发生。因为如果我选择了抵赖,对方却选择了坦白,那么我就要被判10年,这对我太不利了。
学生3:我认为最有可能发生的是第一种情况,这样对双方都比较公平。
教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我”的选择会影响他人,他人的选择也会影响到“我”。这时最佳选择就是在考虑“我”时,也要考虑他人和社会,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这是做人的“底线”。如果以更高标准来要求,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这样创设分角色问题,让学生在“我”与“他”,“坦白”与“抵赖”的矛盾中思考,既有效地理解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这一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