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理论下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化研究
2016-01-16姜月波
姜月波
[摘 要] 将人本理论应用于初中课堂教学中,契合了以生为本的课程改革理念,为课堂人性化设置与发展提供了有效条件。从不同视角入手,把控并调整人本理论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利于个性化语文教育的实施与实现,同时将为相关语文教育课堂执行策略的选择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 人本理论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07
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让人本理论不断融入语文教育,同时让初中语文教育更加趋于个性化,学生的语文思维得以灵活化。目前,初中语文教育已经成为多样教育与个性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那么,如何在人本理论下提升语文课堂教学实效呢?
一、尊重素质差异,促进学生个体自我进步
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要精准到位,尤其是其语文素养的高下。生动灵活、自主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每位学生对于课堂自我价值的理解。因此,语文教师要尽量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学生的个性特长及弱势,尤其是在刚刚接手新的班集体时。学生只有在原有的知识、技能基础上获得进步,才会获得满足。
如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属于诗歌单元,其中收录了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余光中的《乡愁》及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四首诗歌。可是并非所有的学生对诗歌能有准确的把控理解。尤其是《我爱这土地》,如果不结合当初的写作背景,可能诗人的爱国深情难以被学生所读懂。因此,在上这一单元诗歌时,笔者选择了让诗歌理解能力与朗读能力出众的学生担任各自小组的学习引领者,并且在组内开展朗读竞赛与主题探究等多个活动,教师巡回指导,以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走进诗歌世界。
二、坚持以学定教,推动语文课堂个性化发展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则是每个学生走进作品世界,了解作家生活经历、情感变化的重要过程。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素质,并据此做出对语文教学预设的修改与指正。所谓以学定教,其真正内涵也正是对初中教师设计课堂观念及做法更变的科学化诠释。人本理念所讲求的是对人个性的尊重与保护,并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
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名著摘选部分,对于这些经典故事,像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学生基本上已经在电视剧《水浒传》中看过这个片段,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时,不必留出太多空余时间用以故事的了解,可将教学重点放在古今白话的对比理解、小说细节的刻画体会上。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掌握情况的了解来调整教学策略,可最大限度压缩无效用功,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素质。不过,语文教师为了学生差异化素质的提升,可更多采用“小组合作+适时指导”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空间与个性化指导。
三、在情境中塑造学生个性
语文教育实质上是对诸多个人典型故事及个性思想的了解与领悟,更多时候需要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而这种兴趣的产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与状态下学得真知,获得个人发展,必须注重导入情境的精心设置与教育指导语言的准确使用。
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刘禹锡的自励诗篇《陋室铭》的教学设计中,笔者首先在课前用PPT形式展示了多处僻幽之所与喧闹之市的照片与视频,配以教师语言的描述,并提出问题:“你喜欢僻幽之所,还是喧闹繁华的地方?为什么?”学生纷纷谈论着自己的看法与选择,不少学生选择了喧闹繁华之市,更有一些学生认为僻幽之所更好,而缘由则大同小异。其中有近十个学生回答到了个人喜好与理想。教师随即顺势提出:“个人志向与喜好不同,其选择的居所也必然存在差异。在古代,不少仁人志士生活于偏远、不被重视的环境里,可是仍然刻字铭志、写文传志,心系国家黎民,可谓今人之楷模。”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笔者要求学生找出刘禹锡生活环境与个人生活环境不同的地方,学生通过对比更加深入强烈地感受到刘禹锡“志存高远,不屈悲苦”的心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疑问及临时情况要做到反应迅速,妥善处置,让学生通过情境回归课文原境,自主探寻与感知魅力,有利于情感的年代互通,从而释放更为真实的语文魅力。
四、积极打造展示学生能力的平台
人本理论中要求教育者能够尊重教育对象,并在其素质差异中能够延展为不同专长的发展与素质差距的补缺。因此,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为学生自我才艺专长的演示搭建平台,从而丰富学生间的交流形式,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树立不同层面的榜样。
如在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学习中,教师就不必拘泥于常规教学的“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自读”等流程。笔者在安排学生对本课学习时,首先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查询资料,并带着自己对诗歌的个性化理解进行朗读,在语文课堂上设置了一场小型诗歌朗诵会。不同形式的课堂学习,不同理解的情感抒发,呈现出别样、高效的学习场景,为学生个体能力的展示与鼓励式发展形成有益尝试。
人本理论正是提倡语文教育对人性、个性的尊重与推动。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尝试多种教育形式,争取学生在个性补缺与能力发展上有所获得。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