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2016-01-09秦德芳,张泽舜,罗贵聪等
doi:10.3969/j.issn.1674-4616.2015.05.011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秦德芳张泽舜罗贵聪李丽赵昕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广东珠海519015
颈性眩晕指由颈部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是学术争论的重点。1992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后将其定义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其理论基础是椎动脉受钩椎关节等增生骨赘的机械性压迫导致其管径狭窄或梗阻而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然而,随着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该观点已受到明显质疑[1],而围绕颈交感神经因素的交感神经受刺激学说对临床现象的解释显得更为合理,因而受到广泛认同。该观点认为颈交感神经受颈椎疾患的刺激而兴奋,反射性引起椎动脉等血管的痉挛收缩而最终产生临床症状。
近年来,中医、西医等多种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颈性眩晕。本院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住院颈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53.4岁;发病时间最短5 d,最长20年。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52.9岁;发病时间最短7 d,最长18年。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颈痛不适,活动后加重,制动可使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观察组30例中,伴有头痛者3例,胸闷不适者3例,恶心呕吐者10例,耳鸣耳聋者4例,上肢麻木疼痛者9例;对照组30例中,伴有头痛者4例,胸闷不适者3例,恶心呕吐者9例,耳鸣耳聋者3例,上肢麻木疼痛者1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岁,例)
1.2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均行颈椎六位(正侧、屈伸、双斜)检查,均作颅脑多普勒及颈椎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双侧椎动脉供血不足7例,单侧椎动脉供血不足15例(右侧13例,左侧2例),椎动脉血流正常者8例。对照组中,双侧椎动脉供血不足9例,单侧椎动脉供血不足14例(右侧11例,左侧3例),椎动脉血流正常者7例。
观察组26例患者行颈椎MRI检查,结果显示,颈椎失稳2例,椎间隙变窄2例,椎间盘突出25例(单节段5例,双节段7例,三节段9例,四节段2例),颈椎无异常2例。对照组22例患者行颈椎MRI检查,结果显示,颈椎失稳3例,椎间隙变窄3例,椎间盘突出21例(单节段6例,双节段5例,三节段8例,四节段2例),颈椎无异常1例。
1.3诊断标准
1.3.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ZYYXH-T18-2008)。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并见。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仆等症状。
1.3.2西医诊断目前西医对本病的诊断尚缺乏具体、有效的诊断标准,主要是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临床症状主要是头晕或眩晕伴随颈部疼痛,头晕或眩晕多出现在颈部活动后,部分患者颈扭转试验阳性,颈部影像学检查异常,如颈框反屈、椎体不稳、椎间盘突出,颈部外伤史;排除了其他原因。影像学上可表现为:①X线可见颈椎椎体、椎间盘、钩突关节退变和项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改变;②脑超声可见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减少。
1.4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坚持治疗。
1.5排除标准
①因颈椎病住院,但眩晕临床症状不明显;②高血压(收缩压≥170 mm Hg,舒张压≥100 mm Hg),严重心脏病,耳源性、颅内肿瘤性、药源性等眩晕;③颈椎椎体肿瘤、结核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④严重骨质疏松;⑤妊娠与哺乳期妇女;⑥梅尼埃病、体位性低血压、内听动脉栓塞、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
1.6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10 mg/次,1次/d,温水口服;倍他司汀片(敏使朗)6 mg/次,3次/d,温水口服;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 ml/次,1次/d,静脉滴注,改善局部微循环。
观察组患者给予推拿、针灸以及中药调理综合治疗。推拿: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双手拇指从前额沿百会、四神聪、督脉等依次按揉。颈部使用点、揉、捏法放松肌肉,时间约10 min,然后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扳法。针灸取穴百会、四神聪、风池、哑门、天柱、肩井等。中医药:疏血通注射液2 ml×3支+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生理盐水250 ml,1次/d,静脉滴注,以活血通络;口服晕乃停口服液,止晕定眩;中医辨证给药,选取滋阴通络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归脾汤等,并适当加减。
1.7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参照王楚怀等[2]制订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晕表》,该量表包括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5项,全表满分44分。同时根据疗程疗效制订疗效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显效:50%以上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有效:50%以下的症状得到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进展。
1.8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评估量表分值
2组治疗前评估量表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评估量表分值比较( n=30,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治疗前后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n=30,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目前有关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未统一,主要学说有两种:一是椎动脉压迫学说,二是交感神经刺激学说。笔者倾向于第二种学说,因为在临床上部分患者椎动脉未见明显受压,经颅多普勒(TCD)提示椎动脉供血良好。从中医角度分析,颈性眩晕属于“眩晕”范畴,其发病机制为气虚、痰凝、血瘀等导致清阳不升、髓海不荣。故治疗上一方面改善颈部局部紊乱,使病理状态下软组织、小关节、神经血管等重新达到平衡[3],其主要治疗方法有推拿、牵引、针灸、理疗甚至手术治疗[4]等;另一方面发挥中医辨证论治优势,根据不同个体辨证施治,如补气化痰法、止晕定眩法、活血化瘀法等[5-7],如中药汤剂、中成药等。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体现了中医综合治疗思路,静脉滴注疏血通、口服中药制剂晕乃停,口服液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短期内起效,并口服中药汤剂调理,标本兼治[8]。本研究发现住院患者多以气血两虚、肝阳上亢、气虚痰凝、血瘀痰凝为主,故根据辨证施治选用滋阴通络方、归脾汤、天麻钩藤饮等加减而获效。据文献[5]报道,上述方剂在治疗眩晕方面效果满意。外治方面运用中药离子导入、八子散热敷等,其作用机制为运用离子、热渗透力和药物作用,刺激神经和血管系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和全身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8]。针灸通过针刺百会、太阳、风池、夹脊等穴,发挥醒脑开窍、升阳举陷、疏通气血和强筋健骨等功效。同时运用针灸双向调节作用,对于调解脏腑功能、通经活络、利血消肿和促进受损神经组织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有重要疗效[9]。通过推拿手法可以调节颈椎解剖位置及生物力学关系,平衡颈部软组织,减轻或消除对椎动脉的压迫或刺激,从而缓解前庭迷路缺血,解除眩晕症状[10]。
综上所述,对颈性眩晕采用中医综合治疗,能够在有效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从根本上解除发病原因,标本兼治,帮助患者尽早治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韬,袁文,王新伟.对颈性眩晕的认识和诊治现状[J].脊柱外科杂志,2006,4(6):381-382.
[2]王怀楚,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247.
[3]林创坚,王少伟,陈怀,等.肌松调整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2(9):46-48.
[4]吴晓淋,邱晨生,董英伟,等.颈椎前路去后纵韧带减压对颈性眩晕中短期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7):171-173.
[5]李杰华,曾美英,梁间开.补中益气汤对于气虚痰瘀型颈性眩晕的疗效评价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2,43(11):37-38.
[6]张利平.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电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9):28-30.
[7]马建,杨姣玲,钱超.运用活血通络法从太阳经论治颈性眩晕51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8):10.
[8]高喜源,李俊英.疏血通注射液配合牵引中药熏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186-187.
[9]杨雪利,赵艳娥,岳宝安.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31例[J].陕西中医,2014,35(10):1408-1410.
[10]毛立龙.推拿牵引结合药物综合治疗颈性眩晕36例[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6):800-802.
收稿日期:(201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