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课堂角色问题探微
2016-01-06高一波
高一波
(西北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课堂角色问题探微
高一波
(西北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2)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给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迫使大学英语教师认真思考并重新审视自身在新教学模式下的角色和地位。梳理和分析教师课堂角色转换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以及如何重新定位与构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师课堂角色等问题,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适时调整并转换课堂角色。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师角色;转换
2007年,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课程要求》根据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新要求,明确要求教师应改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不仅面临着如何更新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转换传统课堂角色,适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教学模式。虽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历时已经九年,许多教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角色的定位和转换仍然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无所适从。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帮助大学英语教师进一步厘清和把握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师课堂角色转换及其实现路径。
一、教师课堂角色转换的理论依据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倡导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引导学生朝着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方向发展。这一教育理念与建构主义理论,特别是中介作用理论密切相关。
中介作用理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Vygotsky)[1]最早提出,以色列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费厄斯坦(Feuerstein)丰富并发展了中介作用理论,并将这一理论应用于成人英语教育。费厄斯坦认为,中介作用,其实质就是中介者通过选择有效的中介工具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适当刺激,并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做出反应,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使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2]。
根据费厄斯坦理论[3],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十二种方式介入学生的学习:(1)使学生明白某个学习任务的意图并做出反馈;(2)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任务的当前意义;(3)使学生了解该学习任务的深远意义;(4)培养学生能够应对任何学习任务的自信;(5)使学生有能力控制和规范自己的学习、思考与行动;(6)培养学生制订现实目标和达到目标计划的能力;(7)使学生需要挑战、寻求挑战;(8)使学生有能力认识并评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9)使学生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10)使学生懂得,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合作是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办法;(11)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独特性;(12)使学生感觉属于一个团体和文化。
中介作用理论强调学习者作为积极的意义建构者和积极问题解决者,强调教师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习风格和学习特点。另一方面,该理论又从社会互动出发,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教师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并明确了教师的中介方式。
中介作用理论不仅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转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根据该理论,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习得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传递者”,而应该是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习胜任感的提高者、学习策略的提供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估者和反馈者。
二、教师课堂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和课堂角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历史的必然。
(一)教师角色转换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本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由原来的“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调整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要求教师采用基于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以及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教学评估方式。这些新变化让大学英语教师逐渐认识到,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堂角色,才能适应大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面的新要求,也才能跟得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教师课堂角色的转换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
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革新与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使得英语学习朝着个性化、自主性学习的方向发展成为了可能。课堂已不再是英语知识传播的唯一渠道,教师也不再是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轻松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获取有用信息,以丰富自己的英语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师生交流的平台不再局限于教室,QQ、Email、微信、短信等可以成为师生随时随地交流的媒介;师生交流的方式也不再是传统的一对多(一个教师对多个学生),完全可以是一对一、多对一或多对多;师生交流的手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客观上迫使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学会使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走出传统的“粉笔+黑板+课本”的教学模式,以不断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要求。
三、教师课堂角色的重新定位
所谓教师角色,是指教师履行其教学职责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4]。教师角色和课堂行为会随着社会需求、教育文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机构管理运作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5]。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一切教学活动都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也都围绕考试和分数而展开。在此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信奉的是经验主义的教学原则,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其结果是,教师变成了“传声筒”,学生变成了“接收器”,教学过程也变成了简单的知识传输过程。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大学英语教学环境、教学手段、评估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机构的管理运作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角色也将从“知识传授者”和“课堂活动控制者”转换为“网络多媒体+课堂教学”环境下的多元角色。
(一)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预先制定的,教师只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忠实执行者。随着《课程要求》的全面实施,这种状况将发生根本性的改观。大学英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总体水平和和个性化需求,选择合适的教材、影像资料、网络学习材料,适当增删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甚至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材,从而为本校学生提供多样化并具个性化的教学资源。
此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应成为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在网络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学习材料,自我构建英语知识体系,提高英语技能。但由于网络资源浩瀚如海,学生很容易汲取一些质量不高,甚至无意义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选取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学习资料,从而确保网络学习资源的质量和学生网上学习的效果。
(二)课堂学习任务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是教师“个人秀”的舞台,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的主体性也难以得到体现。而在大学英语新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有意识地从课堂“控制者”转向学生课堂学习任务的“组织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角色,首先要在钻研教学材料和研究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风格和语言水平,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课堂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既要生动有趣,又要多元灵活;既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也要有助于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在组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可采用小组讨论、双方辩论、即兴演讲、presentation等多种形式,尽可能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用英语表达思想,展现自我。除了当好“设计者”和“组织者”外,教师还应以平等的身份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促成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有效互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把握好参与的“度”,切忌控制整个话题和活动进程。
(三)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培训者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注重学生语言的输入和技能的提高,而忽视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培养。鉴于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特别强调,教师应在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强学习策略培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
根据Oxford[6],学习策略包括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两大类,其中直接策略又可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而间接策略又可分为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策略的需求以及对学习策略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因此,在组织学习策略培训时,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然后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和不同要求,分阶段、有针对性地组织策略培训,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策略的个性化需求。同时,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掌握策略知识,获得正确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其次,教师应将策略培训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相结合,让学生在语言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使用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策略培训的有效性。
(四)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教学理念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所谓自主学习促进者,是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提供一定的支持,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效或更加容易。教师支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心理-社会支持;二是技术支持[7]。
心理-社会支持主要包括:教师的个人素质,比如同情、耐心、关心、支持、宽容等;教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如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与学生经常性地沟通、交流并鼓励学生提高学习自信心等;教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能力,如帮助学生了解并认识自主学习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等。
技术支持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分析个性化语言学习需求,确立学期学习目标,制定长、短期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材料和学习策略,并按照计划开展学习;帮助学生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结果;帮助学生习得必要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所谓自主学习指导者,是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或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或提供必要的建议。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内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技巧,高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而且要在课外帮助学生选取符合自身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的网络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课外自主学习。
(五)学习效果的评估者和实时反馈者
对学习效果的评估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某个学习阶段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更有助于学生看到差距和不足,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
基于网络多媒体和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评估方式要有别于传统的英语学习评估方式,因为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除了参与课堂学习外,还要进行课外网络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估方式。其中,形成性评估不仅应涵盖学生的课堂表现,如参与课堂活动情况、完成学习任务情况等方面,还应包括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进步程度等内容;既要重视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也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评价方式也应趋于多元化,如学生自评、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此外,教师还应保持学习效果评价的连续性,关注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的进步和不足,并将评估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
四、教师角色转换的实现途径
促进教师角色转换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教师通过提高现代教育理论素养、更新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在教学中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开展行动研究、反思教学过程等途径,不断自我革新,逐步实现课堂角色的转变;二是通过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促使教师转换课堂角色,如学校加大资金投入、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利和自由、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培训、建设网络多媒体教室、推进小班教学、实施人性化教学管理、改革教师评价体系等。本文重点从教师角度讨论教师角色转换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现代专业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转换课堂角色的关键在于更新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而要实现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首先要加强现代教学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理论素养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自学;二是参加培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学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也可以积极参加各类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学习,增长知识,更新观念。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民主、活泼的教学氛围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用英语交际的内在冲动,而且有助于在教学中逐步体现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主动调整和改变过去“知识权威者”身份,把课堂“话语权”交还给学生,让大学英语课堂变成学生用英语交际的场所和师生平等互动和对话的平台。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首先有赖于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小组学习任务,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其次,教师在与学生对话时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话语方式,要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探讨式的话语,与学生平等交流。再次,教师应坦然面对教学中的错误、自身的不足和来自学生的挑战,以开放的心态包容学生。
(三)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通过内省或其他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再认识的一个过程。教学反思主要包括对课程设计的反思、对教学思维和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课堂活动和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反思、对教师课堂角色的反思以及对教学评估方式和效果的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修正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整教学模式和课堂角色。由此可见,教学反思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且有利于教师进一步转变课堂角色,更好地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
教学反思主要有三种方式:(1)教师通过撰写教学日记、收听课堂录音或观看课堂录像等方式回顾个人教学过程,分析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并探究其中的原因;(2)承担同一课程的教师相互听课,分享心得,交换意见并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学的建议;(3)邀请校外教师或教学专家观摩教学,并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讨交流,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其中,第一种方式属于个体反思;第二和第三种方式属于群体性反思。相对而言,群体性反思对验证教学理论的适用性、教学目标的可行性、教学计划的合理性以及教师角色和教学模式之间的适切性可能更为有效,也更为准确。
参考文献
[1] Vygotsky L S.Mind in Society [M].Cambridge:MIT Press,1981:1-159.
[2] [3] Feuerstein R,Klein P S,Tannebaum A J.Mediated Learning Experience:Theoretical Psychological and Learning Implication [M].London:Freund,1991:1-296.
[4] 肖帆.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定位与素质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9(8):151-152.
[5] 陈雪.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中教师角色转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1(5):127-128.
[6] Oxford R 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M].New York:Newbury House,1989:1-342.
[7] 华维芬.试论外语教师在自主学习中的定位[J].外语研究,2001(3):76-79.
[责任编辑、校对:东艳]
收稿日期:2016-05-26
基金项目:榆林学院教学改革项目(JG1604)
作者简介:高一波(1990-),男,陕西榆林人,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33(2016)04-0085-05
Study on Teachers' Rol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 in the Contex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GAOYi-b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Xi'an 710122,China)
Abstract: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which advocates that English should be taught in the computer-based situation by adopting the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methodology,has made a great impact on the teaching ideas and methodology that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have followed in the traditional language classroom over the past years.Against this background,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are compelled to reflect on what new roles they should assume in the computer-based language classroom.By dealing with such questions as what are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the change of teachers' roles,why it is necessary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to change their roles,what new roles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should play in the computer-based learning situation,and in what ways teachers can be helped to take on their new roles,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hopes to help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to adjust themselves to the current teaching reform,drop their out-of dated teaching ideas and assume the new rol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computer-based situation;teachers' roles;chan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