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2015-12-14胡军林王兆良
胡军林+王兆良
摘要: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利平台,是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安徽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步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与体会,旨在为高校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48-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这一环节的重要部分,是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安徽医科大学作为一所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人才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教学。为加强这一工作,学校相继在合肥大圩镇、肥西小井庄、李鸿章故居、省博物馆、安凯汽车厂、江淮汽车厂、肥东青龙厂新四军纪念园、安医大一附院等合肥市内及周边建立了8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这些基地的建立、建设,不仅推动了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也为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舞台。
一、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的,主要是指组织开展参观、调研、参与生产、设计教学方案、共同研讨等形式的课堂以外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有利于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的,因而逐渐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1.实践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长期以来,理论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唯一且重要的形式,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教育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的教学模式。然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理论教育教学往往重理论、轻实践,容易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强、社会适应性较差等问题,促使我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改革成为必然。
实践教学的引入,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单一的现状。实践教学本身形式多样,如课堂讨论活动、校内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既可以是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等。形式和内容的灵活性允许授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授课方式和内容,改变理论教学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另一方面,增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实践教学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基层、参加社会调研,甚至直接参与社会生产,通过满足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课程的感染力、说服力,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2.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面临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改进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也越来越突出。同时,大学生所面临的升学与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迫使这一群体在校期间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因而,通过实践教学,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增加大学生了解、接触和观察社会的机会,帮助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性,并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勇于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思维,提升综合素质,从而为走向工作岗位储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实力。
二、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强调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部分,“就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理解、吸收、消化、巩固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更加自如地运用理论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分析问题,解决思想困惑。”[1]而实践教学基地则是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舞台。它对于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和对社会的了解,增强社会责任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参与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方案,培养问题意识。实践教学活动方案包含活动主题、形式、内容等方面,学生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尤其是在选择主题的过程中,社会热点问题、国家的政策方针、地方的特色和身边的环境等都会成为其思考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产生疑问,在问题选择过程中逐步形成问题意识,这大大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育。
例如,2011年5月,在我们组织2009级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时,告知学生实践教学方案设计时的注意事项,让学生自主设定活动主题,围绕活动主题、意义、时间与地点、对象、活动流程、活动经费说明等独立策划、设计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增强其思考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对收回的社会实践教学方案设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设计时态度端正,选取问题的视角也比较好。如口腔专业一名学生设计的江淮汽车厂的社会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为生产工人的健康状况;生物医学专业一名学生结合课程设计的以讨论辩论为中心的“听、说、读、写、看、讲、行”等活动,以原著为基础,看周围发展变化,讨论形势政策,观看中国崛起之路,撰写心得体会,深化对理论知识的体悟;临床专业的一名同学设计的走进农村,领略农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也在启示我们新时代大学生关心时事,心系基层;生物医学工程另一名同学设计的参观民营企业思考民营企业发展之路,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在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上,大学生由于已经具备了较为丰富的知识,也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尝试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学生会形成发散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问题、产生新思考、提出新的解决方案,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2.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制订社会调查方案,组织学生到教学基地开展社会调查,拓宽认识视野,培养其认识社会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13年7月,以“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主题,组织医事法学、口腔医学专业部分学生到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肥西县小井庄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这次活动一方面通过参观学习小井庄大包干纪念馆和小井庄“新农村文化活动中心”,感受小井庄人“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以“农村社会保险现状调研”、“美好乡村建设在促进农村青年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为调研内容,着眼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使学生了解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并就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根源提出自己的分析、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案与措施,从而锻炼、培养大学生认识、分析与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的成才不仅要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具备融入社会的能力,例如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社会调研作为一种研究方法,也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加强了大学生对国情、民情,尤其是对实践的了解,培养运用理论和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和训练认识和观察社会的能力。
3.参与生产劳动,提升实践技能。让学生到基地参加生产劳动、体验农村生活,提升实践技能,培养其全面发展的能力。让大学生到基地参加生产劳动,是学校与有关单位签订《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2008年,根据大圩镇的要求,在其举办菜花节、葡萄节等文化节日期间,学校派学生到大圩镇参加生产劳动。2010年,在学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学课程时,开展了以“我看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并组织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赴合肥市大圩镇进行调研,实地考察草莓生产基地,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参与生产劳动。同学们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切身感受到了大圩镇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这些社会实践活动,既为基地的有关活动提供了相应的志愿服务和智力支持,同时又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生产劳动的乐趣和美好,体验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辛,增强情感意识,从而培养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让学生撰写自己参加基地建设、生产劳动、社会调研等活动的心得、报告、论文,培养其创新意识与能力。例如,2012年3月,在学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内容后,我们以“我看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主题开展了专题讨论活动,随后组织了医学检验、生物医学工程、卫生检验等专业的学生赴肥西小井庄进行社会实践并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学生通过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学习、考察、锻炼,深感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村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书本知识提供了现实参考,进而开拓视野、训练思维、提高分析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与广大工农群众的接触、了解、沟通中长知识、增才干,以培养其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结束后组织学生将社会实践成果进行课堂交流,在相互讨论过程中观点交互、思想碰撞,进而产生思想火花。由此新的观点、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新的问题产生都会在讨论中形成,大学生也会在思考过程中得以成长。
由于大学生的知识尚未体系化,逻辑分析能力与信息获取渠道相对较窄,导致大学生很多时候无法将自己的创新思想实体化形成文字。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应该利用这个机会指导学生,帮助大学生逐渐提高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基地教学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素材。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经验及启示
从实践教学活动中可以发现大学生创新能力状况有其自身的特点:大学生有问题意识,能够发现问题,并且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有自己的想法,有着较强的创新意识。但是现阶段,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大学生虽然具有创新意识,但却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同时,由于知识面宽度和创新技能的限制,在处理问题时缺乏创新思维,方式方法单一、欠缺新意,处理信息和动手操作能力不足,造成创新思维和灵感无法很好的转化成成果;大学生有创新的兴趣与热情,但是面对社会信息的庞杂和社会情况的纷繁多变,对新事物的热度和激情不能长期保持,缺乏毅力。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作为实践教学的保障——实践基地的建设也极其重要,既要遵循原则又要结合自身特色。
1.性质吻合,功能完备,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综合性较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内容,因此,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应当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避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形式化,而导致为建立基地而建立基地。只有性质吻合,才有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践基地的合理使用。另一方面,考虑到本学科教学内容的广泛,实践基地的建设也应当实现多样化,如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教育等,多角度、多功能相结合,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需要。
2.因地制宜,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开发本地区的实践教学资源。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硬件,应当建立一批有影响力的社会实践基地。高校在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时,应当因地制宜,就近利用有意义的历史人文资源。同时,结合院校的专业教学实际、地理位置、校园文化等因素,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特色。例如以革命圣地和历史伟人旧居为依托的革命传统红色教育基地,以博物馆、纪念馆为依托的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以知名民营企业为依托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教育基地等。安徽医科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医科大学,其开设的专业多为医学类专业,那么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就应当突显出不同于综合类大学和其他专门性大学的特色来。学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不仅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还适当地将医德和医学伦理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进来,医学与人文并重,致力于培养既有精湛技术,又有高尚品德且坚守精神家园的良医。
3.完善实践教学机制,创新教学方式。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因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一教学形式需要一个长效机制予以制度保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进行及时交流和科学评价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育效果的内在要求。”[2]首先,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合理安排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课时,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课时需要;其次,建立评价机制,对于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最后,还应当加强组织领导,并且为实践教学提供资金支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并在高等院校中进行了推广,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中也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是实践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靠途径,所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实践基地建设质量,能够有效的提高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卢黎歌.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J].教学与研究,2009,(11):91.
[2]王学俭,李永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机制创新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