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伴奏均衡的原理与技法

2015-12-12张晓琳

关键词:均衡钢琴伴奏控制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25 13:03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625.1612.038.html

钢琴伴奏均衡的原理与技法

张 晓 琳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钢琴伴奏的均衡问题,主要包括音量、音色、呼吸、声部四个方面。音量的均衡是弹好钢琴伴奏的基础,音色的均衡是作品风格把握的体现,呼吸的均衡以及声部的均衡则是双方协和的外在表现。均衡是钢琴伴奏与主奏乐器(人声)达到和谐统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钢琴伴奏;均衡;控制

收稿日期:2015-04-01

基金项目: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0SQRW024);国家社科

作者简介:张晓琳,女,安徽涡阳人,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J624.1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3.029

一、钢琴伴奏均衡的原理

钢琴伴奏主要包括声乐钢琴伴奏、器乐钢琴伴奏。钢琴演奏者在进行独奏表演时可以按照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依照自己意愿相对自由地进行二度创作,而钢琴伴奏则不同,它是伴奏者与主奏者共同完成一首作品的表达,因此,需要二者在音量、音色、呼吸、声部等方面能够达到一种均衡的状态。

音量的均衡指二者在声音的强弱方面控制得当、恰到好处。音量主要是指力度层面,它包括主调性的力度层次及复调性的力度层次[1]。主调性的力度层次是主奏乐器与钢琴二者之间有一方是主旋律、另一方为陪衬,此时力度层次相对单一,只需随着乐句的变化、情绪的变化以及音高的变化等做相应的渐强渐弱。复调性力度层次是主奏乐器与钢琴二者都有自己的旋律,此时二者有纵向上的层次,因此,要同时把握好各自的旋律线条,统一好整体的力度。

音色的均衡一方面是指钢琴伴奏要尽量发出与主奏乐器(或人声)音色相协和一致的音色;另一方面是指二者在处理作品旋律色彩时保持色调上的一致性,色调主要受制于作品风格[2]。作为伴奏乐器,钢琴既可以给弦乐器伴奏,也可以给木管乐器、铜管乐器和人声等伴奏。不同的乐器以及不同类型的人声在其音色及演奏(唱)方式上也各不相同,因此音色的均衡问题是非常广泛的,同时也是极具个性的。

呼吸的均衡多指二者在气口上的协调性。钢琴伴奏应该掌握好主奏乐器(或人声)的气口,或加强停顿、或掩饰声乐演唱者气口。一般说来,二者在合作中要求气口一致,一同收尾,让人有一种完满利落之感;但也有一些作品打破常规,故意在二者间形成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的效果,此时二者的不一致恰恰是协调而均衡的[3]。

声部均衡是指钢琴声部的旋律线与主奏乐器(或人声)声部旋律线之间的平衡。当钢琴伴奏没有旋律线条完全是和弦背景时,这种均衡要求钢琴伴奏做陪衬、衬托;当钢琴伴奏有自身的旋律线条与主奏乐器(或人声)形成复调式的对答时,要求钢琴伴奏运用不同的演奏手法展现出与作品相适应的场景,并与主奏乐器(人声)形成良好的呼应。

二、钢琴伴奏均衡的技法

1.音量均衡

首先,对于钢琴伴奏者来说,需要和不同类型的人声或乐器合作,而不同类型的人声,不同类型的乐器对于音量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因此,要想做到音量均衡就要充分衡量各种乐器及各类型人声的特点[4]。如唢呐声音高亢嘹亮,在与其合作中,钢琴伴奏完全可以把音量放开;古筝、二胡等乐器声音相对温婉,在与它们合作中,钢琴伴奏要适当控制音量。男、女高音声音明亮、富有穿透力,在与它们的合作中,钢琴伴奏可以适当放开音量。在实际演出中,我们经常看到钢琴伴奏不管合作对象是声乐还是乐器,所用钢琴盖均打开15厘米左右的高度或完全关上,这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钢琴的琴盖完全关上就像用棉被包住主持人的话筒,这时声音变小,清晰度也随之降低[5]。如果完全打开琴盖,音色、力度以及各种细微的变化都会清晰地传到演奏者耳朵里,这实际上会提高演奏者的敏感性,同时也能提高整体的演奏质量。

其次,根据作品特点及要求来控制音量,已达到整体的均衡。有的作品要求钢琴伴奏营造出乐队的效果,这时音量就要完全放开,要通过大臂、腰部带动全身把钢琴的音量发挥到极致。在歌剧伴奏以及协奏曲等大型作品中都会有这样的片段。如古筝协奏曲《望秦川》前奏:

还有的作品在伴奏时需要营造出喃喃自语的感觉,这时就要充分控制钢琴音量,通过慢速触键的方式让其声音轻轻的飘出来,如歌剧《杨白劳》中的一段间奏:

最后,主调性的力度层次要求钢琴能够恰当烘托;复调性的力度层次要求二者能够相呼应和从而最终达到力度的平衡。

2.音色均衡

首先,钢琴伴奏者要注意弹奏的音色要符合作品风格。如舒伯特艺术歌曲《致音乐》中的伴奏音色要柔和、清晰。在演奏时要突出左手低声部,要让钢琴的声音像泉水般流淌出来。而《魔王》的伴奏,音色则要阴沉恐怖。

其次,钢琴伴奏的音色是钢琴的音色,然而我们可以通过细腻的触键方式使其音色朝着我们所需要的音色改变。其一,可以在必要时模仿主奏乐器音色,如古筝协奏曲《云裳诉》慢板乐章的部分间奏片段:

在这段间奏中,钢琴对古筝柔美温婉音色的模仿将会使作品更加唯美动听。

其二,有些伴奏本身就是对其他乐器或整个乐队的模仿,这时要做好音色的改变。如古筝协奏曲《枫桥夜泊》的引子中,要求钢琴模仿洞箫的音色以便和古筝朦胧的泛音呼应起来,从而达到音色上的均衡。

歌剧《卡门》选段《斗牛士之歌》的前奏是一个模仿乐队的段落,要求钢琴把乐队辉煌的气势表现出来。

3.呼吸均衡

钢琴伴奏者要分析作品曲式结构。通过曲式分析,合理划分句子,使得双方气口或保持一致或错落有致。声乐作品的气口和歌词的标点相一致,相对比较直观;有些器乐作品的句子不容易轻易划分出来,要仔细分析并和合作者商量把句子划分准确。如唢呐曲《乡音》很多气口是在小节中间,伴奏者要十分清楚每一个呼吸气口,才能做到与合作者协调一致。还有些作品,如《云裳诉》中有些片段,古筝声部的乐句已经结束,钢琴却继续其声部的旋律进行。这时钢琴伴奏要有意识地加强这种参差不齐的效果,营造出动态交错的美感。

日常训练中钢琴伴奏者要注意分乐句练,这个乐句主要是主奏乐器(或人声)的乐句。要提高钢琴伴奏水平,有效的途径是把音乐分解成一个一个小乐句,以最大的耐心,一句一句仔细练习[6]。

4.声部均衡

首先,要想做到声部均衡,需要“耳听八方”。钢琴伴奏者不能只关注自己的伴奏谱,要在关注自己伴奏谱音响的同时,能够兼顾到主奏乐器(或人声)的音响。钢琴伴奏者要做到可以唱出出主奏乐器(或人声)的旋律,平时自己在练习时要边弹边唱,这样才能够真切感受到主奏乐器(或人声)的真实需求,从而实现双方声部的均衡。

其次,要因“器”而异。钢琴与人声、小提琴或长笛等高音乐器合作时,声部平衡相对好把握,因为它们与钢琴较少产生声部交叉。而钢琴与大提琴、大号等低音乐器合作时,由于低音乐器音域常被包围在钢琴声部中,因此声部的均衡就不好把握。所以,钢琴在与高音乐器合作时,更重要的是突出低音线条;与低音乐器合作时,就不能一味勾勒低音线条,而要关注声部是否相互干扰。如果低音乐器声部与钢琴部分处在狭窄音域范围内,就要严格控制钢琴部分[6]。

三、结 语

均衡对于钢琴伴奏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力度的把控、音色的修饰,还是呼吸的配合、声部的协调,最终都离不开均衡。没有各方面的均衡,钢琴伴奏就不可能与主奏乐器(或人声)达到和谐统一、珠联璧合的境界。要真正达到这种境界,钢琴伴奏者对均衡的理解和掌控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苏斌,蒋立平.演奏技术研究[J]. 黄钟,2000(4).

[2]秦伟.论合唱中色调与协调的辩证关系[J].音乐研究,2010(2).

[3]邹彦卓.论声乐钢琴伴奏中的对比、平衡与统一[J].乐府之声,2009(4).

[4]孙浩.管乐合奏中的问题探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4).

[5]Matin Katz. The complete collaborator—the pianist as partner[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21.

[6]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333.

责任编校:徐希军

猜你喜欢

均衡钢琴伴奏控制
合唱艺术中钢琴伴奏的运用
钢琴伴奏的多元化思维和综合素养*
合格钢琴伴奏者基本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论声乐钢琴伴奏的特点
浅析均衡与非均衡的证券市场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膳食营养合理性分析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