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地区提高服务业水平的战略选择

2015-12-12余凡,孔群喜,李晓伟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影响因素

网络出版时间:2015-06-25 13:03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0625.1612.004.html

长三角地区提高服务业水平的战略选择

余凡, 孔群喜, 李晓伟

(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近年来,相比于经济水平的快速上升,长三角服务业水平提升的速度较慢。以2001-2012年长三角服务业相关数据为依据,采用了最小二乘法对影响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行回归,结果显示,长三角的服务业主要还是靠需求拉动的,供给和机制创新对服务业发展有正面影响,但效果不显著。因此要将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相协调,进一步强化长三角城市间的合作,重视科技创新,从体制机制层面提高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影响因素

收稿日期:2014-12-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以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为中心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基于空间集聚的研究视角”(7130310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作者简介:余凡,女,安徽宿松人,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孔群喜,男,江苏徐州人,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李晓伟,男,安徽亳州人,南京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719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3.007

早在1992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从此之后我国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导向就是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发展是否成熟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很多地区纷纷将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致力于把它培养成新兴支柱产业。2014年3月,政府部门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建议各地区相关部门对服务业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深化服务领域的改革。

长久以来,长三角地区是经济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第三产业生产总值2013年分别为2012年的110%、112%、111%。虽然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在不断增加,但其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较低,产业结构有待改进。相比于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制造业水平,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十二五”是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期,应该抓住国际服务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选择合适的战略来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提高综合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描述长三角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实证分析影响长三角服务业发展的因素,并且对如何提升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出政策建议。

关于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我国有大量的专家学者进行过研究。谷彬(2008)[1]发现,过去的20年中,地区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对服务业比重造成挤压,但是挤压效果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马虎兆、李春成(2009)[2]以天津为例,塑造了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三维模型:服务业的需求水平、供给水平和技术创新。结果显示,这三个因素都对天津服务业的发展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刘志彪(2011)[3]从国际化的角度考虑,认为我国发达地区服务业比重提升速度慢的主要原因是服务业的全球化水平低,不能深入参与全球产品的分工。王恕立、胡宗彪(2012)[4]将我国服务业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等进行了测算,然后指出技术进步是促进我国服务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谭洪波、郑江淮(2012)[5]探究了我国经济增长快速与服务业发展缓慢的“背离之谜”,他们发现原因在于低下的全要素生产率。马卫红(2012)[6]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考查了基础条件、需求、制度、创新、市场等方面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罗芳、杨良良(2013)[7]对长三角地区16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发展程度、信息技术和知识密集度都对服务业的促进作用较大。

国外的大部分学者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考察服务业发展。Fisher (1935)、Clark (1940)和Fourastie (1949)都认为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使得服务需求增加,从而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但Fuchs发现解释服务业的增长态势最有说服力的指标是服务业的人均产出,他指出服务业发展的主因来自于服务业的供给。除了从需求、供给考虑外,还有一部分学者从影响供给的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Galbraith强调了生产组织中知识和技术的重要作用。Jorgenson等人从宏观的视角考虑,发现信息技术推动了美国经济和服务业的快速增长。Cogoy认为人力资本、知识存量等服务部门的发展改进了服务消费的需求结构,从而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2000年之后,仍然有很多西方学者研究服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8-12]。

实际上,服务业的发展与很多因素有关联。大体上说,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需求、供给和体制创新。从系统、宏观的角度去研究这三类因素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对于深刻理解服务业发展的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影响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三维因素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进行构造和合成,然后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为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一、概念模型与理论假说

本文初步假定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有三个,即需求因素、供给因素和机制创新因素,并将它们放在同一个空间维度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出一个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三维因素模型。下面具体介绍各因素的含义和假说:

1.需求因素

需求因素的自身增长会使市场上的服务业需求增加,从而推动服务业的发展。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收入水平、消费比率、城市化程度和城市化密度等等。服务业发展最根本、最原始的动力是需求:有需求,服务业才能发展;需求量越大,其对服务业的拉动力越强。伴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服务业消费支出占社会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强。

假设1: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因素与服务业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王向(2013)[13]指出,城市化进程能够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并且它对服务业比重的影响阶段可分为短期和长期。

2.供给维度

此维度描述的是服务业供给层面上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增长会为服务业的增长创造条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条件、资本投入、人力资本、开放程度和信息化水平等。服务业的有效供给,在市场的力量下,就会产生各种资源,从而生产出大量的服务产品,促进产业的发展。当生产要素得到了合理配置,就能够生产出适量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求,形成贸易往来,从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假说2:其他条件不变时,供给因素与服务业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

3. 机制创新维度

该维度指的是服务业发展的机制创新层面上的因素,主要是通过技术创新、加快民营化进程、放松贷款利率等对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拉动和推动作用的因素,包括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和政策扶持等等。健全的发展机制、卓越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保证服务业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机制创新是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它不仅能够直接拉动服务业的发展,还能够通过需求、创新来间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假说3:其他条件不变时,机制创新因素与服务业的发展成正相关关系。

二、现状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情况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一直以来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随着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倒逼,长三角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各个城市已经达成共识,即大力发展服务业。如下图1所示,2000年至今,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上升的速度前慢后快,但基本保持在40%~50%之间;服务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总数的比重缓慢上升。2001-2012年,长三角地区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从8.5∶50.47∶41.03转变为4.8∶48.02∶47.18,第一、二产业比例下降,第三产业比例上升,表明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但是优化速度较慢。

(二)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的质量

三次产业的生产效率可用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来衡量。表1是2001-2012年长三角地区的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

表1 长三角地区三类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

注:劳动生产率等于产业的增加值除以产业的从业人数;资本生产率等于产业的增加值除以相应产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从表1可以看出,2001-2012年,第三产业资本生产率与第二产业的资本生产率之差为负值,这说明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低于第二产业;2001-2009年,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之差为负值,这说明长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低于第二产业。

三、数据说明和模型构建

(一)数据和变量说明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长三角地区2001—2012年的时间序列为样本,构造了三维模型,分析了需求、供给和机制创新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并对影响程度进行了量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年份的部分变量存在缺失值,本文用均值插补法进行了替换。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率、工业增加值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化率及人口密度6个指标合成需求因素变量(DEM);每万人中大学生数、每万人中专业人员数、实际利用外资、外贸依存度、图书报纸杂志平均每万人拥有量、电话普及率、每万人邮电业务总量、水运货物量8个指标合成供给因素变量(SUP);而制度技术因素变量(TECH)由非国有经济工业总产值比重、全市财政指出占GDP的比重、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和服务业研发支出4个指标合成。这些指标大部分来自于《长三角区域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上海统计年鉴》及《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等资料,一部分数据是通过公式计算得到。

用需求因素变量(DEM)代表长三角地区对服务业的需求水平,供给因素变量(SUP)表示长三角地区对服务业的供给水平、机制创新因素变量(TECH)反映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SER)作为因变量,它是由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传统服务业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综合而成的变量。

(二)变量构造方法介绍

上述的三个变量都是由多个子因素组成的,所以我们需要对这三个变量进行构造。由于各个子因素之间的权重不相等,因此使用SPSS统计软件,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对三个变量进行构造。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将相互之间具有关联性的n个指标重新组合,用新的综合指标(互不相关)来代替原指标。运用主成分进行分析是为了研究如何用较少的主成分来揭示多个变量间的内部结构。运用该方法构造出的综合指标融合了多个变量的信息,展示出来的信息更加全面。构造综合指标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首先,将n个具有相关性的指标Xi(i=1,2,…… n,)进行线性变换,重新组合成一组相互无关的指标:

Pi=a1jX1+a2jX2+…+aijXi(i=1,2,…,n;j=1,2,…,m;m≤n)

公式(1)

这里的aij是与X协方差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 Xi是i变量标准化后的指标(不同变量有不同的单位和不同的变异程度,为了消除量纲影响和变量的变异,需要将变量进行标准化);j是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主成分。我们可以看出,P1方差最大,包含信息最多, P2次之,依此类推。

然后,我们选择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主成分Pj(j=1, 2…… p, p

公式(2)

从而得到需要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最后,将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回归方程设定为以下形式:

SER=α+β1DEM+β2SUP+

β3TECH+ε

公式(3)

四、实证分析

(一)主成分构造综合变量

以需求变量为例,简单介绍主成分的变量合成方法。需求变量包涵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1、最终消费率X2、工业增加值率X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城镇化率X5和人口密度X6。各变量标准化后的数值如表2所示。

表2 各变量的标准值

经过标准化处理之后的数据都在一个数量级别上,可以进行综合测评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原变量都是正数,标准化后的数据有正有负,属于正常现象。对这些标准化后的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 各因素的累计方差率

前两个变量的累计方差率达到99.138,超过了85%。这说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率是构成服务业需求的主要因素,其他三个变量的贡献率低。

表4 主成分矩阵系数

表4中的数据代表的是特征向量。以2001年为例,计算需求综合指标P的过程如下:

P1=-1.241*0.985+1.405*(-0.282)+1.785*(-0.969)-1.112*0.969-1.581*0.991-1.463*0.997=-5.006

P2=1.241*0.16+1.405*0.958+1.785*0.205-1.112*0.233-1.581*0.061-1.463*0.025

=1.518

P=-5.006*0.8175+1.518*0.1739=-3.83

以此类推,可以得到各年份供给、机制创新的综合数据。

(二)回归分析

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服务业的需求、供给、机制创新和发展水平的综合变量数据后,将服务业的需求、供给、机制创新作为解释变量,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使用eviews6.0 软件建立回归模型,得到模型结果:

SER=0.7 77*DEM+0.1 58*SUP+0. 11*TECH-0.7 (4.408) (1.112) (0.224)

经过检测,该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因为解释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都小于10,容忍度小于1。在回归结果中,调整后的R2为0.968,表明方程的解释能力很强。在显著性水平为0.1%的情况下,F值达到112.99,整体来说回归方程是显著的。三个解释变量中,每个变量的系数都为正,但只有DEM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其他两个变量都是不显著的。

综上所述,回归结果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服务业需求水平、供给水平和机制创新都与服务业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服务业需求水平对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而服务业供给水平和机制创新对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的作用不显著,这表明长三角地区的服务业水平主要还是靠需求拉动的。

长三角地区人均GDP的增加、城市化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费结构的升级使得社会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增加,而需求能够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供给水平对服务业发展作用不明显的原因有三方面。第一,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强,服务业就业比重对服务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大。一是由于传统服务业大部分都保留在小规模企业或个体经营发展的水平上;二是因为长三角地区专业化服务业发展落后,很多企业在企业内部进行生产性服务,从业人员被统计为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这使得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数字降低了。第二,长三角地区人力资本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效果不明显。因为长三角地区服务业主要还是传统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像计算机软件、科学研究等人力资本型服务业较少,对服务业发展的贡献不大。第三,FDI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但FDI的对象主要是制造业企业。李文秀(2012)[14]对服务业FDI是否能够促进服务业集聚进行了研究,她指出,服务业FDI并不一定能够导致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

机制创新对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作用不显著是因为市场准入度低和企业自身素质差等因素限制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从而阻碍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较小,政府对非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少,资源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地区服务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由于这些企业的规模小、信誉度低、技术和管理水平差等原因,使得他们在发展中面临融资难、人才短缺和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制约了企业以及整个服务业的发展。另外,财政支出的低效率抑制了机制创新作用的发挥。张霄(2013)[15]的研究表明我国省级财政的研发支出存在23.3%的投入浪费。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描述了长三角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影响服务业发展的因素。面对多变量的影响作用,本文将这些变量进行合成,最终归纳为三大类,即需求变量、供给变量和机制创新变量。然后将合成的需求、供给、机制创新与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回归分析,拟合出一个方程。研究结果与理论假说完全一致:服务业需求水平、服务业供给水平、服务业的体制创新都对服务业的发展有着正向的影响。

在回归模型中,每个变量的系数都为正,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只有需求变量是显著的,其他两个变量都是不显著的。这表明,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靠需求驱动。因此,要想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就应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拉动消费,增加市场对服务业的需求。本文对服务业的供给和机制创新对服务业影响不显著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终发现,长三角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低、人力资本服务业比重小、市场准入门槛高和服务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等因素制约了供给和机制创新作用的发挥。

要提升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1.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吉昱华(2004)[16]认为城市化规模的扩大能够显著提高服务业的效率,城市化水平越高,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就越大,也越有利于实现服务业的集聚化。因此,应积极推动服务业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提升。

2.发挥上海自贸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城市之间进行错位协作。长三角各城市的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实行城市间的错位协作能够实现资源互补。长三角地区应该建立统一的区域协调或管理机制,利用上海作为研发基地,借助上海的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优势让各区域之间实现功能互补,发挥“协同”效应。由于不同城市的经济状况、资源禀赋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不同,应该与中心城市进行联动,调整产业发展的布局,各城市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使长三角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建立资源共享、产业关联度强的社会服务网络体系,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节能减排,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 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长三角地区很多现代服务业成为垄断行业,市场开放度低,进入壁垒高,导致现代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行业中所占比重较小。因此,应该降低服务业进入的门槛,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外资进入服务业,营造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带动传统服务业的信息化和高科技化,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4.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李江蛟[17]基于江苏省对创新与服务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提出创新驱动是服务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制约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长三角地区应该重视科技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技术创新,引入科技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

限于数据取得的困难,本文在数据获取及分析上并没有考虑长三角地区内部城市的差异。考虑内部城市之间的差异,构建面板模型对各变量与服务业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是今后我们需要研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谷彬.中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兼论地区工业化对服务业的挤压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9):76-80.

[2]马虎兆,李春成. 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维模型及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究,2009(11):168-172.

[3]刘志彪.为什么我国发达地区的服务业比重反而较低[J]. 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 -19.

[4]王恕立,胡宗彪.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生产率变迁及异质性考察[J].经济研究,2012(4):15-26.

[5]谭洪波,郑江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服务业滞后并存之谜——基于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9):5-16.

[6]马卫红.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的实证分析[J].区域经济,2012,26(2):63-71.

[7]罗芳,杨良良.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3,15(5):55-59.

[8]Sassen,S.Global Cities and Global City Regions:a comparison in Global City Region:Trends,Theory,Policy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9]Brenner,N.New State Spaces- Urban Governance and the Rescaling of Statehood[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0]Harvey,D.Spaces of Neoliberalization:Towards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M].Heidelberg:Franz Steiner Verlag,2004.

[11]Taylor,P and Derudder,B.et al.Cities in Globalization:Practices Policesand Theories[M].New York:Routledge Taylorand Francis Group,2007.

[12]Gregory,D and Johnston R.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9.

[13]王向. 城市化进程与服务业发展的动态互动关系研究——来自上海的经验( 1949 -2010) [J].上海经济研究,2013(3):125-134.

[14]李文秀. 服务业FDI能促进服务业集聚吗[J].财贸经济,2012(3):112-119.

[15]张 霄,刘京焕,王宝顺. 我国省级财政研发支出效率的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3(1):134-137.

[16]吉昱华,蔡跃洲,杨克泉.中国城市集聚效益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4(3):67 -74.

[17]李江蛟,陈 杰,谭小云. 服务业创新发展: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科学决策,2012(10):78-92.

责任编校:汪沛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Service Industry Improve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YU Fan , KONG Qun-xi , LI Xiao-wei

(Industry Development Institute,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jing 210046, Jiangsu,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ompared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the growth rate of service indust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is relatively slow. Based on relevant development data from 2001 to 2012, the paper uses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to conduct regress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factors affecting service industry.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still mainly relies on demand. Supply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have a positive but in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growth of service industry. Therefore, we need to coordinate urbanization with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further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in that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Key words:the Yangtze River Delta; service industry; influencing factors

猜你喜欢

长三角地区服务业影响因素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论长三角地区的再城镇化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上海金融集聚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中国长三角地区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长三角地区雾霾长效治理:建立面向绿色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