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2015-12-11毛勇进
毛勇进
摘 要:合作学习模式是素质教育理念下比较被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及主动性。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继而从学生与教师这两个层面对各自合作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要求做了全面的界定,为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提供指导与依据。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合作学习模式受到广泛关注,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得越来越多。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笔者认为,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策略,还可以说是一种学习环境。所以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高的实践价值。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合作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兴趣而开展的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探讨式教学活动,符合初中数学教学的需求。因为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知识点更多、更杂,难度大、范围广,如果像小学数学那样主要采用讲授法,就无法满足数学教学的要求,而合作学习模式的展开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答疑解惑。
第二,合作学习是一类具有明确目标的实践型教学任务。合作伙伴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协调,以完成合作任务。所以,合作教学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团队与合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才能帮助学生在社会中获得成功,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实践
合作学习是一种理想教学模式,若要实行并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很难有效地达到学习目的;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师教学技能再高,也毫无
意义。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有效地实现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学生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基础条件。第一,学生要具备高度的自觉性。因为对于合作教学来说,学生的参与是最重要的,所以,所有学生都必须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必须知道自己学习的意义,并自觉参与学习、积极配合、互相合作,为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第二,学生要明确参与合作学习的目的。合作学习最直接、最简单的目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这一点学生一定要明确,只有明确了学习目的,才不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第三,学生必须具备合作学习的技能。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之前,就要做好引导,或者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的技能。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首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教师容易忽略这一点。笔者认为,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一定要有坚实的理论作基础。因为,教师如果对相关的理论都不懂,根本没法真正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的,教师对一种理论理解得是否深入,直接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效果。第二,教师必须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目标等提出要求。同时,解答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并巡视学生的小组活动情况,观察每一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展,合适的时候要参与到他们的小组活动中,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好。第三,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让学生学会质疑,懂得表达。第四,教师要建立合理的小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对于合作学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关系到能否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严重影响着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效果。笔者建议从教师、学生、小组三个方面综合评价,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合作学习的情况,使评价达到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目的。具体可以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组间互评相结合。
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要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首先小组的成员及人数要确定规划好,一般来说,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以4~6人为宜,4个人最好。人数太多,讨论时隔得太远,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展示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人数太少,沟通与讨论明显不足,不利于学生的认知。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做出一定的调整,以达到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曾晓瑜.合作学习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J].读书文摘,2015(14):184-185.
[2]卢慧美.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154-155.
[3]贺建强.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