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组合技术教学法的应用①
2015-12-05孙宇
孙宇
(华北电力大学体育教学部 河北保定 071000)
从专业角度来讲,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而且其对抗性也比较强,运动过程之中双方进行隔网对抗。总体来说,羽毛球运动技术是比较开放的,但是单个的羽毛球训练动作却显得比较单调和无聊。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用组合技术教学法。通过组合技术教学法可以将单调的训练动作连贯起来,这样一来相对来说其趣味性就会有所增加。在此,笔者主要立足于技术研究,希望能够通过科学研究和合理统筹发现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提高。
1 羽毛球的核心与精髓
李杰凯曾经在2001年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运动项目广义进化规律与体育教学原理》。在这本书里面李杰凯就体育运动项目的分类进行了新的划分。其主要划分依据是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的学习适应性。在李杰凯的划分体系之中羽毛球被划分在了另外一种体系之中。
自主对抗类和博弈适应类是李杰凯在书中进行划分的体育运动的两个主要类型。博弈对抗类有分为直接博弈对抗和间接博弈对抗。在间接博弈之中又分为持拍类和配合类。直接博弈类又氛围集体对抗类和单人格斗类。其中羽毛球属于间接博弈对抗类,再细分的话属于持拍类,其核心要素是隔网回合、流畅致趣。一般来说学习者在刚刚接触到羽毛球的时候就会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相比较其他运动项目来说,羽毛球运动之中初学者可以直接拿拍子进行隔网练习。随着练习次数的不断增加初学者的技术也会快速的提高。而随着运动越来越流畅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这一点羽毛球运动和篮球运动其实是比较像的。篮球运动之中初学者不管之前有没有摸过篮球,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规则、会拍击篮球之后就能够在篮球场上耍一会,甚至在上场之前连投篮练习都不需要就能够尝试着进行投篮,甚至有时候还会小猫碰到死耗子一般命中率还不错。篮球运动动作的规范与否和其命中率其实关系也不是很大。只有能够在篮球场上进球学习者就会很兴奋。因此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应该把握住羽毛球运动的核心要素,即流畅致趣。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保障了。
2 传统教学方法对羽毛球教学的影响
从专业角度来讲,羽毛球运动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而且其对抗性也比较强,运动过程之中双方进行隔网对抗。总体来说,羽毛球运动技术是比较开放的,但是单个的羽毛球训练动作却显得比较单调和无聊。这个时候采用组合技术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背景开放和技术组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流畅致趣的效果。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现代羽毛球教学却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首先是传统羽毛球教学方法对于动作的效能和目的性的把握不够到位,经常会出现目的不清和动作不到位的情况。动作效能的高低甚至可以说直接决定了运动能力的强弱。动作的目的的最终就过就是动作效能。在传统的羽毛球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太过于进行动作教学,笔者甚至发现有不少教师将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全部都用在了动作教导和练习上面。不了解羽毛球的人甚至会认为羽毛球就是简单的动作练习就能够取得号的成绩。这样的教学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学生在学到了动作之后自己也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够具体应用,因此这样的学习是毫无目的性的。太过于重视动作的联系最终只能是导致动作效能大打折扣。在真正的训练或者是比赛的时候,赛场情况瞬息万变,学生仅仅靠单纯的动作练习很难适应激烈的球场对抗情况,甚至很容易被激烈的赛场对抗刺激头脑最终不知所措。其次是传统羽毛球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整体性的教学。不少教师将原本是一个整体的羽毛球教学拆分成了一块块的让学生学习。这样做虽然让原本比较难的动作技术等简单化,更加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但是却忽视了作为整体的动作技术的鲜活性和灵魂。一个个简单的动作固然方便学生学习,但是学生学会了之后却不知道怎么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打个比方就好像教师将一个闹钟拆散了让学生观察其中的构造、零件的形状等,但是学生观察完之后虽然知道了零件是什么样子、各个部分的零件能够干什么,但是学生却不可能将零件组装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闹钟,这就是传统羽毛球教学法对学生产生的消极的禁锢作用。所以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之中只能简单的学到一些皮毛,真正核心的内容却是学不到。最后是传统教学法更加倾向于简单机械的传授学生一些规律和知识,忽视了羽毛球其实本身是有灵魂、有神韵的。激烈的羽毛球对抗之中谁都不知道对手下一步会怎么出手,这不确定性也正是其魅力所在。而简单机械的教授学生运动规律与动作判断等将羽毛球最吸引人的魅力部分掩盖了起来,这样做甚至会浇灭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3 组合技术教学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之中的应用
3.1 高远球组合练习
高远球的组合联系主要有高远球-高远球-高远球练习、高远球-吊球-挑球练习两种。在高远球-高远球-高远球练习之中,很明显高远球就是最重要的。简单来说这就是对抗双方对拉高远球。但是其实这也是高远球的乐趣所在。初学者一般除了隔网击球之外也不会其他的训练方式,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教给学生拉高远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练习这一组合技的时候教师要主要教导学生发高远球、接高远球还有后退步伐等等内容,这些都需要学生长时间练习但是相对来说比较有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高远球-吊球-挑球练习之中就和上一个练习不同,在进行这种类型练习的时候需要一个人打吊球给另一人打高远球。整体来看优点于一个人给另外一个人喂球。其实这种练习方式更加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练习双方在练习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相互交流,无形之中还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3.2 吊球练习
吊球练习全部内容是吊球=放网前-搓球,这种练习要求一个练习者挑球,另外一个练习者吊球,在一个人放网前的时候另外一个人搓球,然后一个人再挑球。这种练习的重点就是放网前,因此教师对于这部分内容要重点教学。
3.3 扣杀球的练习
扣杀球的练习分为扣杀球-放网前-挑球,在练习的过程之中一个人发高远球开始,然后另一个人也用高远球回,这个时候发球的人就可以扣杀,而另一个人以放网前回应,之后再进行挑球-扣杀-放网前和挑球。扣杀是羽毛球运动之中最能调动学习者兴趣和现场观众激情的运动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在这一点上下功夫,通过扣杀球的练习好好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习者爱上羽毛球。
4 结语
总之,组合技术教学法可以促进高校羽毛球教学质量的提升,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对此给予积极地重视,尽可能的通过科学教学方法的采用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1]李杰凯.运动项目广义进化规律与体育教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张春燕.篮球组合技术教学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2008(27):544,558.
[3]王汉滨.浅析篮球组合技术及其教学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1):146-147.
[4]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