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方略探索①—以宁夏为例
2015-12-05解皓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解皓(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方略探索①—以宁夏为例
解皓
(北方民族大学体育学院 宁夏银川 750021)
为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抢救、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应从建立积极有效的推广机制、疏通保护与传承的渠道、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把握和解决好开展保护工作的先决条件、基础、重点、保障、动力、目标等6个关键点,构建全方位的、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的体系,以期更好地实现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标。
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 保护 方略
国办发〔2005〕18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指出,“工作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工作原则: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回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到,一直以来都是某种外部因素的促使下,有些手忙脚乱地进行挖掘、保护。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缺少组织和支持,研究水平参差不齐,挖掘保护的手段、方法单一,整个内容平淡琐碎,缺乏文化内涵,没有一个系统的、持续的计划,断裂现象十分严重[1]。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西北黄土高原,是中国回族最为集中的地区,最具有回族的代表性。这里的回族人民在农牧生产、生活、娱乐、军事对峙中单独,或与当地的各族群众共同发明和创造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类项目。这些项目在宁夏各地、各族群众中长期和广泛的流传,携带着浓浓的回族文化气息,可称之为回族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通过走访调查,初步在宁夏全区范围内搜集发掘出武艺类、球类、棋类、抛投击打类、表演类、角力类和游戏类等,约有7类47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代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经调查显示,有些项目已经开始逐渐消亡。笔者认为,要想将这些宝贵的,甚至是濒危的,民族体育文化遗产抢救出来,并保护和传承下去,应从建立良性的推广机制、疏通保护与传承的渠道、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功能等几个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的、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的体系。
1 建立良性的传统体育文化推广机制
1.1 重新认识并进一步明确政府主导的原则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具有覆盖人数多,易于推广普及的特点。它对于促进一个地区的稳定、文化建设和经济工作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更能在全民健身工作中发挥积极地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是不可缺少的主导角色。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可能得到妥善保护;如果远离了政府主导性力量,现代工业文明下的非物质民间文化遗产将会更快消亡[2]。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原本主要的,孕育、孵化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土壤—--承载农耕文明的农村,被逐步蚕食、削弱和萎缩,且在这一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致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工作举步维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生存困难。单靠“文化自觉”和政府的一些形式化的措施,及发起各种一阵风式的“运动”模式的保护行为,很难实现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真正的保护,并形成可持续的发展局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一是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深入思考、花大力气、加大投入的操办这些不会对经济指数产生明确影响的、琐碎的事情,往往是应付差事了事。二是管理渠道不够通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牵涉文化、宗教、体育、教育、宣传等多个管理部门,互相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的机制,造成管理渠道的不通畅,工作的效率不理想。三是有些领导干部文化意识淡薄,忽视了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工作的主动性。扭转这一局面需要政府重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性,尤其是主要领导人,进一步明确政府主导的原则,真正有效的担负起这一责任。政府主导不仅仅要体现在政策、资金、舆论等方面的支持,更要体现在领导班子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的底蕴、制定出有现实意义的科学的法规保障、采用专业的统筹协调的管理方法和决策机制、以及从上到下统一的认识,并以此来衡量其政策水平,真正把政治建设、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和谐的统一起来。不能为搞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而不求甚解任意扭曲甚至破坏传统文化的内涵及传承,加速其消亡留下历史性的遗憾。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应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各级政府业绩的考核依据之一,并建立相应的经费使用、工作成效及可持续发展机制建立等方面的监督考评机制,使各级政府能更有效地发挥出主导作用,确立起政府龙头性、实效性的、责无旁贷的原则性主导地位。
1.2 普查
进行深入全面的普查,真正了解和掌握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家的底,是对其进行有效的抢救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当前必要和紧迫的工作。长期以来一直在风风火火的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却没能全面系统的关注该区域到底有多少类、多少项传统体育项目;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脉络;盲目的挖掘、整理,但缺少系统的汇总、归类和分析;注重形式、形象,忽视其文化内涵;抓大放小,忽视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游戏项目、儿童项目。目前几乎没有人能说清楚宁夏境内究竟有多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不用说全面了解其有多少门类、相互间的关联及文化脉络了。这样就必然会造成保护工作的混乱和盲目性。比如吴忠市的“马莲渠木球”、泾源县的“回族赶牛”(也称回族木球)、隆德县的“吆逐”、贺兰县的“栲栳”等四个项目,都是木球类项目。其中“马莲渠木球”早在1982年就由宁夏选送进入了第二届全国民运会,1991年成为了第四届全国民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至今,是宁夏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但“马莲渠木球”至今只是被列入了吴忠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泾源县的“回族赶牛”,却已于2009年被列入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隆德县的“吆逐”、贺兰县的“栲栳”也只是被列入市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实际上木球项目在宁夏分布很广,是宁夏标志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完全可以采取全面的系统性的保护和发展措施,将之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又如“抓羊拐”“跳鳖”“跳三间房”等儿童游戏类项目无人问津,未采取任何保护性措施,已几近消亡,让人痛心,许多土生土长的年轻人已经完全不知道,那些七、八十年代以前当地非常流行的体育和游艺项目了。所以说,要想更好地开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工作,进行深入细致的普查,摸清家底是基础。普查工作不能浮在面上,必须深入到基层,细致用心的搜集、了解、汇总、分析、甄别和确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梳理清楚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情况,达到普查的目的。
1.3 充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犁清思路,形成科学的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的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体育,是祖先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它既有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竞赛程序、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等身体运动内容,又是与各民族的社会特征、经济生活、宗教仪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现象,是一种“活态人文遗产”,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1]。有学者说,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在理论和方法上难以摆脱对西方体育思想的依赖,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往往以西方体育为参照,难以形成本土化的系统思考。长此以往,民族传统体育将难以产生原创性的文化贡献,也无法回应21世纪的文化挑战[3]。是的,生搬硬套的保护方法对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文化内涵的根本上造成了伤害,但还是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要从民族体育跨文化融合[4]的意义、与时俱进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等几个方面的要素,来看待和分析这一问题,让“活态”的遗产真正的“活”起来。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将来的传统,同样,民族的是世界的,世界的是由民族体现出来的。传统走向现代,民族走向世界,就必须要正确处理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时代性。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要以时代为立足点、以民族凝聚力为出发点、以经济繁荣为归宿点、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5]。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工作时,不能只是孤立片面的为了保护而保护,然后将其束之高阁,要以开放和发展的态度去面对、去激活、去利用、去发挥它们的价值。既要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充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又要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引入和融合现代体育文化元素,还要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并使之和谐、全面、深刻的诠释和呈现出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魅力。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的利用,使民族民间体育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一民族文化遗产更好的传承下去。
1.4 制订科学严谨的保护与发展管理制度,培育可持续的推广机制
笔者在云南省宁洱县调研时,见到这样一种景象,一个普通的日子,在一个彝族村寨,晚饭后,没有人组织,完全是自发的,男人们聚集在简易的灯光场地上打陀螺,女人们在一个厅堂里穿着民族服饰,伴着音乐跳着民族舞蹈,脸上洋溢着快乐,让人感觉到一种和谐唯美的,如诗如画的彝族乡村气息。据村民介绍,有县、乡上文化站的人定期来给他们教授和辅导,农闲时还会组织村、乡镇之间的传统体育和文化项目比赛。可以说,在那里民族传统文化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推广机制。可持续发展的推广机制的形成,一定是建立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要想培育出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广机制,制度是关键、是保证。制订科学严谨的,行之有效的,保护与发展管理制度的指导原则应是“意见”中提到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这其中的重点应是“明确责任”。责任要明确到省、市、县、乡镇、村等各级相关单位,明确到具体项目,明确到具体责任人,并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与利益挂钩。通过引导和推动等有效手段,将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具有传统意义的、积极向上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有目标、有计划、循序渐进的开展起来,使民众从中获得快感和实惠,逐渐形成自觉主动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培育出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广机制。
1.5 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经费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承人和有关民间机构的活动经费;二是开展活动需要的场地和器材。笔者在宁夏吴忠市调研时走访了“何家棍”“张家枪”“木球”等“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在经费不足方面都反映比较强烈。他们能拿到的只有市文化馆每年下发的,微不足道的一点“非遗”保护经费,不足以支持他们拿出更大的精力和花更多的时间从事推广和普及工作,他们第一考虑的还是自身的生活保障。民间机构更是很少有机会得到经费支持,如吴忠市的回族武术学校,只是靠着校长杨文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回族杨氏拳”传承人)个人的坚持维持着,步履维艰。另一方面是场地器材,据“张家枪”第五代外姓传人周永仁老先生感慨的说:“难啊!没有场地,尤其是冬天,只有要参加比赛了,当地的体育部门才会提供室内场地用以训练”(他平时是利用晨练的时间在街心公园授艺)。从以上情况看,经费问题是目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发展工作中的一个瓶颈,这一问题在国内是普遍存在的,甚至有些地方财政的专项经费都未能合理地使用。问题的解决还是要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入手,适当增加“非遗”保护经费和相关专项经费的投入,并加强管理和引导,使其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效能。同时引导和鼓励民间资金的投入,并在投入回报和宣传方面给予相应的保障和支持。另外还应加强对平时传承行为的关注,在尽可能的提供便利条件及物质方面的扶持的同时,进行必要的督促。
2 疏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渠道
2.1 鼓励民间传承
民间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发展的土壤,而传承人或是使用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主体,保护和发展最终需要他们在民间来实现。同时他们还是“文化自觉”的主体,也是需要保护的对象,对他们的保护应体现在对其文化自觉行为的支持和帮助。具体来说:一是引导和激励他们主动投身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间传承与弘扬的行为;二是在他们申请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和开展活动时给予优惠政策及经费、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并形成制度加以保证,提倡和鼓励这种民间传承的方式。
2.2 列入“非遗”名录
列入“非遗”名录进行保护是国家形成法规的保护方式。2011年《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中也提出了“将优秀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传承和保护”的要求。但有部分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影响更大的群传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包括大量的游戏类项目),因为时间久远、流传范围广、演变形式多、流派与支脉多、参与人数多等特殊现象,存在传承谱系及代表性传承人难以考证的问题,往往在“非遗”保护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如宁夏木球,在多地流传,有四种形式,却未能被恰如其分的列入相应的“非遗”名录进行很好的保护。游戏类项目更是不被重视。针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殊性,首先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再采取有效措施,系统深入地进行挖掘整理,争取让更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被列入相应层次的“非遗”名录。
2.3 进入学校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项宝贵的课程资源,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弘扬的最佳渠道之一。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育体系,能更加科学、系统地传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青少年开始,培养更多的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方面技能和知识的人才,进而更好的实现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尤其是在民族地区,更能体现出国家课程改革进程中特别强调的区域性课程改革、区域性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开发和民族课程开发等具有“文化”针对性的新命题[6]。
2.4 构建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模式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相对于现代体育处于弱势,单靠“文化自觉”的行为是很难扭转这种被动局面的。只有依靠政府正确的、大力的、有效的发挥出主导作用,和有识之士的积极贡献才智及倾情投入,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搭建传承与发展的平台,再加上传承人的文化自觉行为,才有可能形成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态势。由于区域经济、文化的差异,各地还要在具备这种态势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的构建符合本地实际情况的、科学的、有特色有价值的可持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的传承与发展模式。在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模式方面学者们提出了多种见解,有竞技化模式[7-11]、市场化模式[7,8,12,13,]、产业化模式[10,14]、旅游化模式[14]、健身化模式[8,12]、休闲娱乐化模式[7,10]、生活化模式[8]等等。但只有经过论证和实践证明了的,真正合适在本地开展的、有积极效果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才可称之为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模式。
3 挖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功能
2006 年1月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第十一条提出:“各地要选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项目,集培训和训练于一体,逐步建立和完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此后,各地相继建立了数量不等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训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从宁夏的情况看,基地工作只是突出了训练功能,把重点放在了应对本地和全国民运会的比赛方面,全国大多数地方的情况也基本如此。基地的功能应该还包括对教练员、教师、裁判员、社会辅导员的培训,还应该肩负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科学研究、挖掘整理、培育孵化和推广普及的重要任务。有学者提出,把基地细分为教学、推广和普及型基地;挖掘、整理、科研、培训型基地;训练比赛型基地和单项基地[15]。笔者认为,应从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通盘考虑,合理规划,因地制宜的挖掘基地的功能。在兼顾重点、特色项目的同时,在有条件的基地有选择、有侧重的设立科研、教改、竞训、培训、群体、推广等机构,深度挖掘基地的功能。如:在高校基地设立科研、教改机构,在体育专业单位基地设立培训、群体、推广等机构。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国家建立基地的初衷,更大的发挥基地的作用,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重要的渠道和模式。
4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构建全方位的、有效的保护与传承的体系有六个关键点:(1)各级政府确立起实效性的主导地位,并有效地发挥出主导作用是先决条件;(2)通过普查梳理清楚该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情况的家底是基础;(3)犁清思路,形成科学的挖掘、整理、保护与传承的指导思想是重点;(4)建立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广机制是保障;(5)加大经费和物质方面的支持是动力;(6)疏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渠道,构建可持续的传承与发展模式是目标。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六个关键点的探索,该文构建了一套较全面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思路和方法的体系,亦可称为方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与弘扬工作是百年大计,一套好的、切实可行的保护方略能帮助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1]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J].体育科学,2006,26(8):66-67.
[2]赵德利.主导·主脑·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角色定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72-74.
[3]孙庆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基本理论问题[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1):68-69.
[4]陈青.民族体育跨文化融合[M].民族出版社,2010:551.
[5]吴秋来,王美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路经研究——以湘西地区为例[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4):71-72.
[6]朱忠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3):156-157.
[7]宋桂红,李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变迁与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9,17(12):107-108.
[8]战迎美.浅谈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J].教书育人,2007 (12):6-7.
[9]孙德朝.彝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构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4):12-14.
[10]毛景广,刘保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的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3):32-33.
[11]庞辉.从新疆民运会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的构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2):63-66.
[12]钟卫刚.构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模式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2):43-45.
[13]齐骥.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模式及对策[J].华章,2007(12):55.
[14]孙继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旅游产业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互动发展模式探索[J].商业经济,2010(24):100-102.
[15]刘继鑫.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若干问题的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84-186.
G85
A
2095-2813(2015)11(c)-0183-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5.33.183
解皓(1965,5—),男,汉,河北廊坊市人,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