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重训练教学实践研究

2015-12-05姜丽丽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山东威海2644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箭步屈膝杠铃

姜丽丽(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 山东威海 264400)

举重训练教学实践研究

姜丽丽
(文登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山东威海264400)

摘 要:举重作为一项竞技项目来说,各体育运动学校都很重视,举重的学习与训练是艰苦的,需要有紧张的毅力,也需要教练员有好的训练方法。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举重教学目的和要求,介绍了教学顺序及箭步上挺的教学步骤。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找到训练的规律,并在训练中不断完善,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举重训练方法。

关键词:举重训练教学方法箭步上挺

举重是一项重要的竞技项目,已经受到各地的重视,对举重的训练工作也日益加强。举重是一种典型的力量项目,还需要一定的技巧与心理素质。那么如何提高举重训练的效果呢。下面就多年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1 举重教学目的和要求

举重教学的目的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掌握举重的技术,提高技能,并加强对运动员进行知识的传授,以正确的方法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提高运动员训练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在举重的训练中,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求:第一,从思想上对举重的重视。举重训练起来较为枯燥,要求运动员要有吃苦精神,所以,首先要教育运动员做好心理上的安慰,让他们对举重有充分的认识,从而为以后的训练打好思想基础;第二,教学过程是民主的过程,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是在一起进步,在训练中,运动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教练员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多了解运动员的情况,多解决其问题,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第三,在训练的同时,多向学生进行理论教育,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第四,训练时要严格要求学生,不仅有做到按时训练,还要刻苦训练,又要对每个动作细节做好处理。

2 举重的教学步骤

举重训练应该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而不是只重视某一个环节,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系统性。从整体上教学,又要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对运动员进行系统性的练习多采用完整、分解、完整等方法进行有步骤的教学,以此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技术动作,形成连贯而协调的运用,以提高运动成绩。

2.1运用分解教学法掌握动作技术

每个动作都有一定的动作结构,同时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特别是在初学举重动作时,我们宜采用分解教学法,在初学阶段,我们把动作进行示范讲解,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加强练习。从整体对运用一个了解,建立基本概念。这一阶段也是一个泛化阶段,在练习时有多余的动作,而且动作连接之处不协调,出现不连贯的现象。

2.2负重改进动作

当举重进入第二个阶段以后,学生的动作已经逐步变得熟练起来,有些动作是还需要加以改进,这时,就需要负重练习,可以采用轻杠铃辅助进行反复练习,对某个动作进行有侧重点、有针对性训练,以提高动作质量,一点一点地消除错误的多余动作,而且利用轻杠铃练习时,运动员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一点上,对某个动作进重点改进。

2.3提高所举重量

经过开始阶段与分化阶段以后,就要进行动作的巩固练习,进一步提高举重成绩。便是,即使是提高了重量,还要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动作,不能因为重量增加而影响了动作正确性。所以,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既要加重重量,还要通过教练有针对性和有重点的示范讲解,帮助学生反复练习,最终形成动作定型。教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错误,哪里不正确就改正哪里,更为关注动作的细节,从而熟练的掌握动作要领,为提高运动成绩打好坚实的基础,通过些阶段的训练后,达到动作能够熟练、准确、轻松地完成举重任务。

3 箭步上挺教学顺序

3.1了解动作的基础要求

箭步上挺动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即,挺胸、直体、直颈、膝屈适中、猛蹬,挺胸就是用力吸气,挺胸而出,用丹田的提出重物;直体,要求上体挺直,使杠铃与身体最近,最省力,上体和下肢不能弯屈;直颈,脖颈要挺直,使杠压三点;膝屈适中,有序下降。猛蹬,就是利用蹬地反作用力,依靠大腿用力,使身体站稳,同时两腿迅速分开,身体正直,手臂不可打弯,要直。接着前后脚蹬地,前腿的姿势是屈膝,角度要大于90度,接着收前腿再收后腿,完成动作。

3.2箭步上挺动作教学的具体步骤

3.2.1预备姿势

无论什么动作,预备姿势的好坏会影响到接下来的动作质量,关系到成功与否。在上挺动作的举重中预备姿势技术非常重要,是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挺举动作的基础技术要领。这一姿势的教学时,要重点讲解,特别是关注动作的细节。预备姿势技要领如下:杠压三点,所谓的三点是指锁骨和两肩,拾起后,身体直立稳定,挺胸,能支撑与杠铃的压力,为了让运动员充分体会这一动作,可以反复练习,比如把杠铃从架子上抬下来,体会多次,进行感觉,也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这个体会动作。

3.2.2上挺技术

这一技术是举重的核心,也是关系到成败的关键环节。上挺技术有三个要素:蹬地、屈髋和屈膝技术。在练习时可以两人一组,一人当代杠铃双手压另一人肩部,用助力方法不断的体会练习,主要体会伸臂、蹬地等动作,体会屈膝的角度问题,是大了好还是小了好,体验角度在100度到120度之间是不是最为省力。屈髋动作与屈膝动作几乎是同时的,不可割裂开来,只有这样,才能使身体处于平衡,重心不致于前移。两眼不可看杠铃,而是看前方,注意力在杠铃上,脖劲挺直,屈膝、屈髋动作练习时要用力均匀加速,提高股四头肌的力量。

3.2.3分腿和两臂支撑技术

这一动作做成功了,举重就成功了,这一技术是最为不稳定的一步,在练习时,要反复体会,找到正确的支撑点。练习时,在原地画“十”,先是徒手练习,熟练后用木棍代替杠铃练习,这一动作练习的重点在于帮助运动员在学习分腿时,体会到后腿距离、位置要准确、到位,加强动作的过程的动作是否准确、正确,只有这样,才

能为接下来的增加重量做好准备。这一动作是要求分腿与支撑是同时进行的,箭步中两脚的距离在要大,身体重心下降,使杠铃没有大的上下波动,前腿滑步后成弓步,角度约在90度以上,而后脚掌蹬地,前脚内扣。形成一个“分”与“支”的整个动作,使杠铃、身体重心与地面垂直,且在同一平面上,不要偏离。

3.2.4多功能练习

经过上述几个动作的练习,基本了解了举重的基础组成动作,还要把各个环节的动作连串起来,形成一个有序、连续的动作,达到动作的流畅,这还需要多项练习,进行综合练习,并在练习中在一定的范围内逐步增加重量。

3.3箭步上挺动作练习中的注意点

3.3.1预蹲节奏要稳定。预蹲是举重动作的开始,此时,是用手托铃,杠铃还没有提起压三点,而是弓腰含胸,此时重心处于不稳状态,如果再加上屈膝角度不合理,而且屈髋、屈膝速度快而突然,就会使动作变形,再加上心理不过硬很容易在未开始就败下来。

3.3.2手的支撑与腿应该协调进行。在开始时的预蹲时杠铃处于不稳定状态,有上滑的现象,如果发力小,再加上腿时箭步小,使身体的重点没有落下来,身体上下肢不能协同配合,又两臂上举不够,就会造成失败,可以反复练习原地十字滑步以体会身体的协调用力。

3.3.3举重动作完成后应该加强重心的稳定性。正确的上举之后,杠铃与身体的重心是在同一平面上的,如果不是这亲,则可能是由于两臂支撑还不稳收腿过急造成的,背部肌肉没有收紧,为了防止此动作出现,就要多做架上支撑练习,以提高身体的重心的稳定性。

4 常用的举重教学方法

4.1示范讲解法

这种教学法主要是让运动员从教练那里获得整体上的感知,有一种直观的认识,为学习建立概念。老师在示范时要有目的性,突出重点和难点,为了加强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可以把同一个动作反复示范几次,在每次示范时都让学生有重点的观察,从而加深学运动员的直观印象。

4.2练习法

在举重教学中,学生获得技术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身体的参与,进行不断的练习,才能体会动作要领。练习时,为了提高密度,可以分组练习,练习时要循序渐进,先徒手模仿,再运用木棍,再加重量,在这个过程中,是逐步让运动员体会动作的,加强运动员的控制杠铃能力。

4.3比赛法

比赛法是激励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比赛也是我们检验运动员进步的程度好方法,举重本身就是一项竞技项目,在教学中也离不开比赛。举重比赛法,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通过比赛来提高运动员的学习兴趣,更能促进运动员的专项成绩。

5 结语

举重教学是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一朝一夕是不能出成绩的。在训练时,要做到,长期化、科学化、系统化。培养一个优秀的举重运动员更不容易,需要一系列的启蒙、基础发展、提高创造和保持等训练阶段,每个阶段不可偏废,相互促进、想到制约。

参考文献

[1]彭可洮.对我院体育系举重必修课教学进度安排的初探[J].河南体育学院学报,2009(1).

[2]段平顺,杨海生.浅析举重教学[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1(2).

[3]刘明才.浅谈举重的上挺技术[J].贵州体育科技,2009(4).

[4]丁勇.对上挺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0(6).

[5]徐革.对举重选材、训练和管理三者关系的探讨[J].训练研究,2008(11).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4(b)-0050-02

猜你喜欢

箭步屈膝杠铃
龇牙咧嘴举杠铃
我国优秀男子举重运动员抓举关键技术位移类指标分析
What can you do?
Hard Work Is just a Tool.But Where Do You actually Want to Go
大腿肌肉少 老年人走路慢
腿有劲的人脑子好
腿有劲的人脑子好
腰背痛练练臀部肌肉
仰卧屈膝牵抖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临床观察
举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