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015-11-22邱华丽潘晓彦
邱华丽,潘晓彦,袁 群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依据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护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教育,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下阶段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和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护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有效且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是监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1],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是满足培养创新性护理人才的需要。如何培养护生的创新能力,怎样评价护生的创新能力,尚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价教师对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研究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了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事本科护理教育工作10年以上、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熟悉本科护理专业工作和研究进展,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工作经验的25名专家,其中女20名,男5名;从事课堂教学8名,实验教学6名,临床带教8名,教学管理3名。
1.2 方法
1.2.1 问卷函询 在广泛查阅文献[2-9]和征求部分专家意见基础上,研究小组初步制订了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临床实习带教、教学环节管理4项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又设立了15项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设立51项三级指标,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重要性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进行赋值,5分为重要,4分为较重要,3分为一般,2分为较次要,1分为次要,并设有修改意见栏,专家可对指标进行修改。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根据统计结果和专家意见修改指标内容,直到专家组成员的意见趋于一致[10,11]。采用电子邮件和亲自发放的方式发放和回收问卷,两轮专家函询后,显示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问卷的函询结束,主要从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专家意见的集中性、协调性等几个方面进行数据分析。
1.2.2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 第1轮咨询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有效问卷22份,有效回收率88%;第2轮共发放问卷22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91%。本研究函询专家的权威程度系数是0.81和0.85。
2.2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修改 经过第1轮咨询后,选择指标中重要性均值>3的指标进入第2轮[12],一级指标全部符合要求,二级指标中有1项不符要求予以删除,三级指标有2项不符要求予以删除,将结果反馈给专家。第2轮专家咨询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中的重要性均值均>4,变异系数均<0.25,见表1。函询最终形成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临床实习带教、教学环节管理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49项三级指标。
表1 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
2.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及明显性检验 第2轮专家咨询后计算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W)并对其明显性进行检验,检查专家对各级指标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见表2。
表2 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及其明显性检验
3 讨论
3.1 培养护理本科生的创新能力要从教学过程中的多个层面着手 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通过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经过2轮咨询,使专家的意见趋于集中,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13]。专家的选择是关键[14,15],本研究选择的专家都是工龄10年以上、本科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称的从事护理教育的专家,专家具有学科代表性。专家的权威系数≥0.7为可接受值[16],本研究函询专家的平均权威系数为0.81和0.85,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有效地保证函询内容的可靠性。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各级评价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的明显性检验均P<0.01,表明专家对指标重要性程度的意见协调。高校培养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制度环境等方方面面[1],经过2轮专家的函询,最终形成了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条目、14个二级条目和49个三级条目。通过统计分析专家对各条目的重要性赋值都>3.0,说明专家的意见比较集中;各条目的变异系数都<0.25,说明指标的协调程度较高[17]。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多个环节着手,单靠某个老师很难做到。
3.2 本研究结果的局限性 本研究构建了培养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但评价体系还过于繁杂,教学管理中拿来评价工作量大,执行难度大,另外,如何设置分值还需进一步探讨。
[1] 张继河,张帆.高校培养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12):70-71.
[2] 姜丽华,赵红艳.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学科与活动课程相结合[J].教育科学,2010(5):51-54.
[3] 胡芝华,张平,段功香,等.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8,5(2):76-78.
[4] 董发广,赵毅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237-238.
[5] 陈建波.理科师范类护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市场,2010(44):156-157.
[6] 韩斗玲,李秀丽,何宗池.护理本科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九江医学,2009,3(7):6-7.
[7] 赵志清,刘以娟,邵冰,等.本科护生创新行为分析[J].护理研究,2011,10(9A):2752-2753.
[8] 仇瑶琴,陈晓英,沈园园,等.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3(25):214-215.
[9] 肖国华,李朝品,张凤玲,等.护理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创建与实践[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2,31(3):244-246.
[10] Hasson F,Keeney S,Mckenna H.Research guidelines for the Delphi survey technique[J].J Adv Nurs,2001,32(4):1008-1015.
[11] Powell C.The Delphi technique:Myths and realities[J].J Adv Nurs,2003,41(4):376-382.
[12] 苏学.期刊论文学术水平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J].情报探索,2010(5):7-9.
[13] 李惠艳,李秋洁,郑守华,等.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护士长管理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1,2(1):7-9.
[14] 孙瑞敏,李瑞玲.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大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67-69.
[15] Donna M,Laurence M.The use of Delphi as a research approach[J].Nurs Res,2001,8(4):4-23.
[16] 郭太玮,潘绍伟,季浏.基于德尔菲法筛选大学体育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指标[J].体育学刊,2012,19(2):90-93.
[17] 樊长军,张馨,连宇江,等.基于德尔菲法的高校图书馆公共服务能力指标体系构建[J].情报杂志,2011,30(3):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