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即使 X,也是Y”句式的认知识解

2015-11-14李芋均文旭

外国语文 2015年6期
关键词:关联词句式语法

李芋均 文旭

(1.川北医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系,四川 南充 637000;2.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715)

1.引言

“即使X,也是Y”(简称“即使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见句式之一,属于“即使p,也q”句式非典型成员。例如:

(1)a.周洁,现在不是搞艺术的时候,整个社会都在向钱看,搞这样的晚会,即使你有超人的毅力,也是难以成功的。

b.小黄狗听了,没好气地说:“猫,猫,猫,只要你姓猫,即使你有通天遁地的本领,也是姓不上经,名不入传。”

c.海蜇蝙蝠一生从不落地,在天空中度过它一生,即使生儿育女也是在空中。

d.而采用铝和铝合金制造的车辆,由于重量轻,可以减少运输时能量的消耗,所以即使炼铝时多消耗一些能量,也是值得的。

(语料库在线)

传统对“即使p,也q”的研究主要从定义、归属、语义特征方面进行探讨(吕叔湘,1982;王力,1985;黎锦熙,2000;邢福义,1986,2001 等)。这些研究无疑对于“即使p,也q”句式的认识做了很大贡献。但是,对“即使p,也q”句式的认知机制研究相对缺乏。认知语法认为,语法是构式的大仓库;语法研究的目标就在于描写构式;个性中蕴含着共性,对非典型构式研究有利于揭示典型构式(Langacker,2009:1)。因此,本文基于认知语法框架描写“即使句”构式,主要分析“即使句”语法化过程,探讨“即使句”中概念的识解方式。

2.关联词“即使”的语法化

“即使句”的形成与关联词“即使”语法化密切相关。池昌海和凌瑜(2008)认为,“即使”在明代语法化为连词,由副词“即”和使役动词“使”演变而来。例如,“秦昭王后悔出孟尝君,求之已去,即使人驰传逐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在前句中,“即使”可以理解为副词“即”和使役动词“使”构成的;但是,前句中的“即使”也可以理解为双音节动词,表达立即使某人做某事之意。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让步连词“即使”演化于双音节动词“即使”呢?这未免有点牵强之嫌。本文认为,“即使”演化为让步关联词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和“使”分别为实词;“即”和“使”分别演化为关联词;“即”和“使”整合为双音节关联词。“即”和“使”之所以能整合为双音节关联词在于他们都含有“假设”之意。其整合的理据在于强调,重复是强调的手段之一。“即”和“使”在语义上都有“假设之意”,同时使用两个关联词其目的很可能是为了强调。例如,“桀、纣即厚于有天下之势,索为匹夫而不可得也”(《荀子·王霸》);“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倾,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史记·苏秦列传》)。前句中的“即”和后句中的“使”都为“假设之意”。经过进一步发展,“即”和“使”整合为让步关联词。这一个过程在明代已充分完成。通过对古代汉语语料查询发现,“即”和“使”作为实词在周朝已有大量出现,分别有78条记录和77条记录,而“即使”到汉朝才出现,仅有22条记录,其中大部分不属于关联词,而属于实词。这表明“即使”作为关联词应晚于“即”和“使”作为实词。

3.“即使句”的概念基础

3.1 语义、识解、概念化

“人是一个追求意义的动物,并生活在自己编造的意义之网中。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绝对不是一个‘人’的世界。”(格尔兹1999:5)在认知语言学诞生之后,语义研究的地位受到空前的重视,语义学从以前的“小兄弟”变成了“灰姑娘”(文旭2007)。

语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概念密切相关。一个语义的结构不仅包括概念实体,而且还包括对概念实体识解的方式。识解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认知能力,其内涵是人对同一情境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描写。识解的一个重要维度是突显,主要是指对概念的不同成分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语义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动态性。在认知语义学看来,语义就是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概念化总是发生在时间之维中。它在一段时间里如何发展,对语言表达式的语义非常重要(Langacker,2009:341-343)。比如,例(2)中的两个句式都是描写同一个客观情境,在语义上是等值的。但是,这两个句式体现了说话者在描写客观情境时使用的概念化方式是不同的。(2a)句体现了说话人从下到上动态地对客观情境进行概念化,而(2b)句是使用从上到下的方式概念化这一情境。

(2)a.The hill rises gently from the bank of the river.

b.The hill falls gently to the bank of the river.

3.2 概念化的方式

Langacker(2009:342-343)指出,人类在对多个实体时进行概念化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1)整体识解,如图1(1)。比如,在桌子上摆着两根筷子,当我们说“一副筷子”时,这体现的就是整体识解方式;2)顺序识解,如图1(2)。比如,老师在教室点名时,通常从前排到后排逐个点名。又如,背诵乘法口诀。这些都体现顺序识解方式。顺序识解根据方向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形:从前到后,或者从后到前。3)交替识解方式,如图1(3)。交替识解方式是顺序识解中两种情形的一种整合。比如,我们在打量一个陌生人时,可能先从头到脚,再从脚到头的方式进行。“即使句”句式中概念涉及这些识解方式,下文将详细分析。

图1 概念化的几种方式

4.“即使句 ”识解方式

4.1 整体识解方式

通过观察发现,“即使句”中“即使X”和“也是Y”部分里分别存在一个概念,我们把“即使X”部分中存在的概念命名为A,把“也是Y”部分存在的概念命名为B。比如,(1a)中概念A和B分别体现为“搞这样的晚会”和“难以成功”;(1b)体现为“你姓猫”和“姓不上经,名不入传”;(1c)体现为“生儿育女”和“在空中”。概念A和B出现在“即使句”句式中,这与说话者进行心理判定有关。判定必须是建立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基础之上。“即使句”是一个判定关系的句式。因此,“即使句”至少存在两个概念。

Croft和Cruse(2006:54)认为,判定是人类的一个重要认知能力,它涉及心理认知比较,判定蕴含着识解。既然“即使句”中涉及概念A和概念B关系的判定,那么“即使句”中概念是如何被识解的呢?语料观察表明,在判定概念A和B关系时,“即使句”识解方式总体现为说话人按照从概念A到概念B方式进行顺序识解。例(1)中的几个句子都体现为说话者先识解概念A,再识解概念B。比如(1a),说话者先识解概念A,即“搞这样的晚会,即使你有超人的毅力”。然后识解概念B,即“难以成功”。说话者在心理不可能先出现“难以成功”概念,再出现“即使你有超人的毅力”概念。在语言表达上,我们就不能说“即使B,也是A”。“即使句”的语序体现了说话者概念识解顺序。比如,我们不能说:“周洁,现在不是搞艺术的时候,整个社会都在向钱看,搞这样的晚会,即使难以成功的,也是你有超人的毅力。”该句表现很得怪异,这是因为不符合概念识解顺序。例(1)中的其他几例也是如此。“即使 X,也是Y”句式的整体识解方式,如图2所示。我们把这种识解方式称之为横向水平识解,其主要特征为,概念A和B都是简单的实体,说话人没有进行复杂认知操作,识解顺序体现为从左到右进行顺序识解。此外,“即使句”还存在另一种识解方式,我们把它称之为“复杂的、立体的、动态的”识解。它的复杂性和立体性主要体现在“即使句”所蕴含的概念A和B的识解方式上。

图2 “即使句式”整体识解

4.2 内部识解

4.2.1 概念 A

通过对语料观察发现,概念A出现在“即使句”中通常有两种情形,一是概念A出现在“即使”关联词之后,如(1c)和(1d)所示。(1c)所表达的概念A是“生儿育女”,它出现在“即使”之后。(1d)所表达的概念A是“炼铝消耗能量”,也是出现在“即使”之后;另一种是概念A出现在“即使”关联词之前,如(1a)和(1b)。在这种情景中,概念A和即使引导的成分一起构成一个隐形的集合,如图3所示。这个集合体现了说话者对概念A的识解。比如,(1a)“搞这样的晚会”就出现在“即使”前面,它与“即使”后面成分一起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就是:周洁没有毅力,搞这样的晚会是难以成功的,简称A3;周洁有一般人的毅力,搞这样的晚会是难以成功的,简称A2;周洁有超人般的毅力,搞这样的晚会也是难以成功的,简称A1。(1a)中概念A的这几种情境不是随意地堆砌,而是说话者综合运用不同的认知图式进行了在线构建。在这个集合中,说话者主要运用了等级图式(scale schema)和纵向图式(erection schema)进行心理构建。如(1a),我们能意识到说话者把概念A的几种情形按照纵向进行排列,并且有“肯定极端情境”、“正常情境”和“否定极端情境”这几个等级。上述中A3表现为“否定极端情境”,A2表现为“正常情境”,A1表现为“肯定极端情境”。(1b)也同样如此。通过对语料观察,我们发现当概念A出现在“即使”前面时,说话者对概念“A”进行了单独识解,并且构建了一个概念集合,即概念“A{A1,A2,A,3……}”

图3 A的集合

4.2.2 概念 A 的识解方式

概念A的识解方式分为以下几种:1)整体识解。当概念A出现在“即使”词之后,说话者就是运用的这种识解方式。这种识解方式表现特点为直观、简单认知加工。比如,(1c)海蜇蝙蝠一生从不落地,在天空中渡过它一生,即使生儿育女也是在空中。在此句中,概念A为“生儿育女”,就表现为直观、简单的认知加工的特点。2)复杂识解。复杂识解主要表现为说话者运用纵向图式和刻度图式把一个概念建构成一个集合。当概念A出现在“即使”一词之前时,说话者运用了复杂的识解方式。这种复杂的识解方式在语言表达上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突显“肯定极端情境”,另一种是突显“否定极端情境”。比如,(1a)中的概念A,即“搞这样的晚会,即使你有超人的毅力”就突显了“肯定极端情境”。这种识解方式如图4(1)所示。图4(2)与图4(1)识解方式相反,说活者表达的是“否定极端情境”。比如,“在我们这样的国家里,即使要造出一个超过别人的零件,也是不容易的,更何况造‘海鹰’”。“即使要造出一个超过别人的零件,也是不容易的”体现了说话者在心理有关概念A的集合:造出一个超过别人“海鹰”的零件,是不容易的;造出部分超过别人的“海鹰”零件,是不容易的;造出大部分超过别人“海鹰”的零件,也是不容易的;造出整个超过别人“海鹰”的零件,更是不容易的。既然,造出一个超过别人“海鹰”的零件是不容易的,那么其他情况也就无须进行语言编码,这符合语言的经济性要求。

图4 “A”的识解方式(图4(3)和(4)中“K”代表肯定)

图4(3)、(4)是图4(1)、(2)概念A集合的变体。这种集合里只存在“肯定情境”和“否定情境”等级。比如(3 a),概念A集合是由“即使反省和不反省”构成。又如,(3b)概念A由“就了业”和“没有就业”构成。说话者根据交际的需要,选择突显“肯定情境”或者“否定情境”。这种识解方式投射在语言上,具体表现在下面句式中。比如,(3c)的“即使尚未过同居生活”,说话者只选择了否定情境进行编码。又如,(3d)的“即使灭分封的地方官制”,说话者选择了“肯定情境编码”。

(3)a.而对于犯错误的人来说,不揭露错误,就无法测知他对自己错误的态度,就无法使他进行自我反省,即使反省,也会多是表面的、应付的、没有下决心的,因而要他改正是不可能的。

b.这样的人领导知青企业,待业青年即使就了业,也是没饭吃!

c.如果双方已经登记,领得结婚证,即使在事实上尚未同居生活,同样也是合法的夫妻关系,解除这种关系必须经过离婚程序。

d.即使其灭分封的地方官制,也还是以“父母官”的方式统治着百姓。

由于客体总是存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之中,因此概念A的识解方式也同样呈现出时间维度特点。由于存在时间维度,概念A的识解方式变得更为复杂,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识解者按照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顺序对概念A进行识解。图5(1)表征了这种识解方式。句式(4a)和(4b)是这种识解方式的体现。(4a)中的概念A与概念B分别是“春天”和“最美好的季节”。(4a)概念A的集合是由“过去,春天在那里是最美好的季节”和“现在,春天在那里是最美好的季节”构成。说话者的识解视点是处于“现在”,说话者的识解方式是按从过去到现在进行识解,并包含未来。识解动态性、识解视点和方向信息都编码在“仍然”一词上。(4b)也同样体现了这种识解方式。

(4)a.但是,即使如此,春天在那里也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

b.所以即使看来是表面的联系,仍然是有其有机的关系,仍然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而不仅是表面的接触。

这种识解方式还存在两种变体。一种是说话者对概念A识解的视点不变,但是识解内容只含有过去和现在,不包括未来。图5(2)表征了这种识解方式。句式(5a)体现了这种识解方式。(5a)中概念A和概念B分别是“其已灭的分封地方官制”和“‘父母官’的方式统治着百姓”。“分封的地方官制”被灭以前,是父母官的方式统治着百姓。“分封的地方官制”被灭以后,还是“父母官”的方式统治着百姓。概念A体现说话者的识解视点是现在,识解方向是按从“现在”向“过去”进行,这不包括未来。这些信息统一编码在“还是”一词上。又如,“可是,她确实在你的心里,即使蒙了那么多的灰尘,挨了那么多的刀剑,她还是完完整整地在你的心坎里。”此句中概念A,即“她完整地在你心里”,过去存在,现在还是存在,未来是否存在并没有交代。该句体现了说话者视点不变,从现在向过去方式进行识解。

另一种是,说话者的识解视点不变,识解方向也还是从现在到过去。但是,概念A是反复出现,并导致概念B出现。图5(4)表征这种认知心理特征。图5(4)中概念A用白色标识,表示概念A出现时不引起概念B的出现。句式(5d)就体现这种识解方式。(5d)的概念A和概念B分别是“别人即使事先提醒劝谏过”和“没有效果”。该句表明概念A,即“事先提醒劝谏过,“是反复出现,导致概念B,即“没有效果”出现。该表达式,还体现出有时候概念A,即“别人即使事先提醒劝谏过”导致概念B否定出现,即“有效果”。又如,“舅舅熬吃省用,平日即使吃汤糊糊,也总是说:‘吃到挡得住的时候就可不吃了。’”此句中的概念A是“吃汤糊糊”,概念B是“可不吃了”。该句表明,概念A反复地出现,即“吃汤糊糊”,是反复地出现在生活中,并导致概念B出现,即“舅舅总是说吃到挡得住的时候就可不吃了”。该句还表明,说话者是在回忆过去,体现了说话者识解方向是从现在向过去进行的。

(5)a.即使其灭分封的地方官制,也还是以“父母官”的方式统治着百姓。

b.即使把粒子流强度减小到使得粒子一个一个地被衍射,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所得到的衍射图样也还是一样。

c.马克思曾经这样说过: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即使在只有大学毕业生才能担任教师的发达社会里,也还是有专为高级学位(硕士、博士待位生等)所开的教育科学类的高级课程。

d.舅舅熬吃省用,平日即使吃汤糊糊,也总是说:“吃到挡得住的时候就可不吃了。”

图5 对A动态性识解

图5(3)和图5(5)分别表征这样的认知识解方式:说话者的视点处于过去,然后从过去到现在,再向将来方向进行识解。图5(5)表征的概念A经常不出现,用白色表示。概念A偶尔出现时导致B也出现,该情况下概念A用黑色标识。上述两种识解方式虽然在逻辑上存在,但在汉语语料中没有找到证据。这种识解方式需要在其他语言里进行验证。

4.2.3 概念B的识解方式

在“即使句”中,说话者除了对概念A进行识解,还对概念B进行识解。语料观察表明,说话者对概念B同样也存在建构一个集合现象。对概念B的识解方式有以下三种,如图6所示。第一种方式是整体识解,如图6(1)。这种识解如同概念A一样简单、直观,不存在集合。比如,“海蜇蝙蝠一生从不落地,在天空中渡过它一生,即使生儿育女也是在空中”。该句中的概念B是“在空中”。“在空中”不存在集合,简单、直观。这与概念A整体识解方式相同。第二种方式是,说话者对概念B进行了认知操作建构一个集合,如图6(2)所示。这种识解方式体现在这样的句式中,如“即使能勉强看见,也不过是一粒极细的黑点罢了”。该句的概念B是“一粒极细的黑点”。这里的“黑点”只是看见东西的一个层次,属于梯度集合的“最小值”层次。又如,“即使碰鼻梁,她也不过是一碗的‘命’”。该句中“一碗的‘命’”也是表示梯度集合中元素的“最小值”。

图6 概念B的认知识解方式

第三种方式是说话者建构了概念B集合,说话者从集合最下向上进行识解。在语言编码时,只表达集合下半部分。这种方式如图6(3)所示。图6(3)的虚线箭头表示集合正常值元素。这种对概念B识解方式经过语言编码,语言体现为,如“即使建立了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这也只是对研究对象一定层次的本质的辩证把握,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真理”。该句中,概念B是“研究对象一定层次的本质的辩证把握,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真理”。概念B集合为,“最低层次”和“一般层次”、“较高层次”、“最高层次把握”。此句只对“最低层次”和“一般层次”进行编码。又如,“其次,即使作为一种手段,考古遗存也并不都是这一理论的有力佐证”。该句中,说话者对概念B识解为“有力佐证”,其集合为:“没有佐证力”、“一般佐证”,“较好佐证”,“有力佐证”。该句只对“没有佐证力”、“一般佐证”,“较好佐证”进行了语言编码。通过语料观察表明,概念B仅表现为这三种识解方式,没有发现概念B具有动态性和时间方向性。

图7

在“即使句”中,说话者对概念A和概念B的识解是相互关联的。根据交际的需要,说话者对概念A和概念B按不同的方式进行识解。因此,在语言编码中概念A和概念B的不同组合表征了说话者对概念A和概念B的识解进行了不同处理。比如,“其次,即使作为一种手段,考古遗存也并不都是这一理论的有力佐证”。此句对概念A和概念B的识解组合如图7所示。此句中的概念A是考古遗存作为一种手段,属于概念的整体识解。概念B是“有力佐证”,属于集合概念。这表明说话者对概念A和概念B按照不同方式进行了识解。概念A和概念B在“即使句”的组合还存在其他形式,如集合概念A和整体识解概念B,动态的集合概念A和整体识解概念B组合,集合概念A和集合概念B等形式。这些组合还可以分为很多亚类。

5.结语

概念语义对英语句式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对汉语中“即使X,也是Y”句式也不例外。本文基于认知语法理论,分析了“即使X,也是Y”句式中关联词的语法化及其概念识解,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关联词“即使”语法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和“使”分别为实词阶段、“即”和“使”演化为连词阶段;“即”和“使”整合为让步关联词阶段;2)在“即使X,也是Y”句式中,“即使X”部分存在一个概念A,“也是Y”部分中存在一个概念B。概念A的识解方式表现为复杂性、立体性和动态性;3)概念B的识解方式表现为立体性和静态性。本文只分析了汉语中“即使X,也是Y”句式中概念的识解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没有在类型学视野下关照其他语种中相似句式的概念识解方式及产生的心理机制,这可作为后续研究。

[1]Croft,W.& D.A.Cruse.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 Evans,V.& M.Green.Cognitive Linguistics[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6.

[3]Goldberg,A.E.Argument Realization the Role of Construction,Lexical Semantics and Discourse Factors[G]//J.O. Ostman & F. Mirjam.ConstructionGrammar:Cognitive Grounding and Theoretical Extension.Amsterdam:John Benjamin,2005.

[4]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 II[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5] Langacker,R.W.Investigations in Cognitive Grammar[M].Berlin:Mouton de Gruyter,2009.

[6] Langacker,R.W.Concept,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0.

[7]Ungerer,F.&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8]池昌海、凌瑜.让步连词“即使”的语法化[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9]格尔兹.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2]文旭.语义、认知与识解[J].外语学刊,2007(6).

[13]邢福义.让步句考察[J].汉语研究,1986(1).

[14]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5]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猜你喜欢

关联词句式语法
高中挚友情谊长
Your high school friends are your lifelong friends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关联词的秘密
关联词的秘密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