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典型理论对文学中原型的解释力
2015-11-14李利敏
李利敏
(西北政法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3)
1.引言
西方的典型理论①为了避免歧义,本文一律将 prototype译为典型,将archetype译为原型。(prototype theory)经历了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论阶段、Rosch的典型范畴论阶段和Langacker和Taylor的典型图式范畴论阶段。典型理论具有“结构性、多产性和跨学科性”(李利敏,2014:71)。根据王寅(2013:20)的论述,“‘图式范畴论’适用于语言研究的各个层面,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文学中原型理论的核心范畴是“原型”,有关原型的发生、构成和特征等,有不少文章加以论述。然而,对于原型在读者头脑中的接受过程却鲜少有人去研究。事实上,对文学中原型的研究可以把认知语言学中的典型理论作为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抛开时间轴上的向前追溯。假设读者对文学经典作品中所塑造的原型人物形象、物品意象和叙事模式有一定认知,那就可以运用典型理论考察读者在阅读此类作品过程中读者头脑中的前文本与现文本相互生发、相互补充、相互冲突、相互融合所获得的体验。本文试图阐释典型理论在用于揭示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过程中,各种原型意义生成的过程以及如何达到审美效果。
2.原型研究
原型(archetype)是一个研究广泛但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得清楚的概念。直到现在,原型理论依然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中的理论。这不仅因为原型涉及文学,还涉及心理学、神学、哲学、宗教、人类学等不同学科。
不同学科对原型的定义各有不同。在宗教领域,原型相当于“上帝形象”或上帝之光(Jung,1999:4)。在哲学领域,柏拉图论述原型就是理念,康德认为原型是“图式”(康德,2002:144)。在心理学领域,荣格将原型归为深层心理结构即“集体无意识”。在文学领域,弗莱将原型具体化为诸如叙事结构、主题、形象、意象等“构筑用的块料”(吴持哲,1997:116)。此后对原型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文学领域,原型随之变成相对固定的生成性元素,可以衍生出很多不同变体的母题。艾布拉姆斯(2004:12)在《文学术语手册》将原型定义为“反复出现的叙事结构、行动方式、性格类型、主题和形象”。叶舒宪(2005:54)认为原型就是“相对固定的信息单位,作为一种生成性的‘结构素,不断促成新的作品诞生”。原型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由最初的抽象、神秘的无形之物逐渐变为可以附加于某物之上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不同意象等。
从原型的性质切入,研究者会发现原型正在经历一场去神圣化过程。从柏拉图到中世纪宗教哲学,原型一直是作为理想的形式处于高位,与至高无上的“神”无二,它衍生一切,创造万物。到了康德、荣格那里,原型转身变为一种承上启下的中介物。康德用“图式”连接“范畴”和“现象”;荣格用“集体无意识”解释原型与“具体表象”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到了弗莱这里,原型直接变为构成文学活动的“块料”,距离传统的原型概念的抽象性差之甚远,变得愈加具体和实在。“它已变为有理性掺杂其中、有程式可以捕捉的概念,其指向是具体的文学现象”(杨丽娟,2004:19-20)。弗莱认为,在抽象层面上,文学自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并依照一定的模式进行生产。在实践层面,原型理论转而变成一种好操作的文学分析方法,并成为分析很多具体文学现象的手段。
从与原型相似的几个概念来看,它虽然与仪式、母题和意象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但却比它们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仪式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具体行为或活动,每一个仪式行为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原型是弗雷泽最早通过仪式活动发现的,但它却不是具体行为,而是比仪式更抽象、更富概括性的概念。母题是一个故事中不能再分的最简单、最基本的情节。按照斯蒂·汤普森(1991:499)的观点,母题是“能在民间传统中辨认出来的民间故事的最小单元”。也就是说,母题一旦确定,基本上不存在变化,因此它是稳定的。众所周知,原型可以通过置换变形不断重获生命力,它是发展变化的。从这一点上看,原型与母题是不一样的。意象作为原型的中介物,将不同外在形象和意义内涵相结合,消除多义性和变异性等心理因素的约定俗成的表达形式。
从原型的内容来看,经典的原型有死亡与再生原型、阿尼玛原型、阿多尼斯原型、曼荼罗原型等。通过阿都尼斯神话在世界各地存在的广泛性,弗雷泽在《金枝》中向我们展示了死而复生这一最基本的原型。阿尼玛可以认为是“男人的潜意识心理中全部女性心理倾向的化身”(杨丽娟,2010:100)。安东尼·斯托尔(1989:61)认为“阿尼玛不仅被描绘为性的诱惑,而且被认为拥有古老的智慧,智慧与性的诱惑联系在一起”。它可以化身为母亲、爱人,也可以是女巫、坟墓等。阿尼玛的两面性注定了它外在形象的多样性。阿多尼斯原型指的就是心理上为婴儿的“永恒男孩”(西格尔,2008:278),一个没有自我、渴望得到保护的,与女性合一的男孩。彼得·潘和《铁皮鼓》中长不大的男孩都是这一原型的代表。曼荼罗在梵语中代表“圆圈”之意,用在宗教仪式上的曼荼罗是一种代表冥想的工具。由于人们将其看作是个人内心中对立各方新的综合或非理性的结合,曼荼罗可以画成一个包含各种物质或形状的圆圈。如在曼荼罗内部画上象征母亲子宫的玫瑰,或象征重生的莲花,或象征无意识的蛇等等。后世以不同原型为基础,在创作中不断赋予原型新的形象或意义,使其获得一次次重生。
从原型的定义、性质、相似概念和内容来看,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原型是作为一个抽象范畴存在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图式性,以抽象范畴发挥作用,其外在形象可以通过无数个不同具体实在物表现。其次,原型是人们将信仰、情感和认知世界结合起来的模式,是与仪式、母题和意象紧密联系但又高于它们的心理表征,会在无意识领域对人们产生巨大影响。最后,原型的表达从来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象征,因此原型具有神秘性、模糊性、多义性、丰富性和可塑性的特点。
3.典型理论研究
典型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但是由于人们总是认为原型理论和典型理论隶属不同学科,因此天然地将它们区分开来。事实上,文学中的原型理论与认知语言学中的典型理论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如它们都是基于经验主义,都是抽象图式,都具有高度概括性等特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经典范畴说”是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之上的(Ungerer&Schmid,2008:22),范畴成员与非范畴成员有明确的边界区分,且范畴内部成员地位平等。亚氏学说统治学界长达2000多年,直到维特根斯坦于1953年提出“家族相似性”学说,才让学者认识到亚氏“经典范畴说”的不足,“家族相似性”强调范畴内成员所具有的相似性,且它们的地位是不平等的。Rosch(1973:113)受到维氏启发,于20世纪70年代正式提出了“典型范畴论”。
Rosch(1973:116)所建立的典型范畴吸收范畴内部成员的不平等特征,将“典型”和“非典型”成员都囊括在内,但人们在建立或理解一个范畴时的“认知参照点”通常是“典型”(Ungerer&Schmid,2008:18),因此在人类认知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是“典型”。但是这样的话,Rosch典型范畴内的“非典型”就得不到很好的解释。Langacker和Taylor认为Rosch所说的典型范畴主要指的是典型样本,于是他们将位于典型范畴的边缘成员和典型成员统称为“图式(schema)”(Taylor,1989:64)。
王寅按照上述两种观点,将典型细分为“指范畴内具体的、典型的、样本性的代表,具有无标记性”的典型样本范畴论(典型1)和“不指某一具体的样本,而指基于范畴各成员抽象出的概括性图式表征(schematic representation)”的典型图式范畴论(典型 2)(王寅 2013:21)。典型 1具体,且与Lakoff(1987)所说的以一个典型样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来的“辐射性范畴”(radial category)基本一致,在此的典型就是一个“认知参照物”,范畴的建立与确定都以其为中心,它具有辐射性且无明确边界。典型2抽象,在Ungerer&Schmid(1996:39)那里就是“心智表征”(mental representation),在Lakoff(1987)那里就是由众多单个认知模型所抽象得来的概念综合体——“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简称 ICM)。
对典型范畴概念的细化和区分对于典型研究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多年来学界一直对典型呈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模糊认识,且大多数人都更倾向于“典型样本范畴论”,但“典型样本范畴论”由于关注的是一个横切面上的东西,解释力明显不足。王寅教授针对典型范畴所做的区分,特别是“典型图式范畴论”这一抽象且涵盖面广的理解将有利于我们以后的应用。
下面我们通过图表具体阐发Langacker和Taylor的典型观。Langacker(1987:371)首先明确区分了“典型”和“图式”这两个术语。他说:“典型是一个范畴的典型实例,其他成员基于感知与典型相似而被纳入同一范畴。图式是一种抽象特征的描写,可完全与范畴所定义的所有成员兼容。”也就是说,典型就是典型示例,图式是一个典型范畴内所有抽象特征的集合体。Langacker(1987:371)进一步指出:“图式是当人们通过不很精确的描写和不很强调同一性,去除差异点,从不同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共性”。Langacker的思想可用下图表示:
图1 Langacker的典型图式范畴单向观(王寅,2013:22)
A、B、C都是范畴内成员,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B是这个范畴内的典型示例,辨识程度最高,可作为认知参照点,所需的认知努力最小。典型示例B与扩展成员C都产生于抽象图式A,因此用实心箭头表示。虚线箭头表明C不仅来自于A,并且受到B的影响。C的受影响程度与扩展程度成反比,C的扩展度越大,其受到的影响就越小,创新性(置换变形)就越强,C的认知加工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
Langacker在研究典型范畴时只考虑到了图式对典型样本和扩展成员的影响,没有考虑到典型样本和扩展成员会反过来影响和调整本来的图式结构。Taylor的研究弥补了这一缺陷。
A:schema
图2 Taylor的典型图式范畴双向观(王寅,2013:23)
从上图可以看出,一方面抽象图式A统领典型样本B和扩展成员C,人们通常需要以抽象图式A为基础识别具体示例。另一方面,抽象图式A是在对若干B和C的用法中概括出来的。C不仅直接以A为基础性的参照,而且会受到B的影响,同时C又会反过来影响B。
事实上,作为扩展成员,由于它需要的参照因素会越来越多,因此扩展成员也会不断增加,反过来会影响原本的典型图式、典型样本和其他扩展成员。因此典型图式范畴的内部基本上处于逐渐增加典型属性、扩展典型属性、调整典型属性、甚至废除先前典型属性的动态、循环过程。
王寅(2013:25)认为:典型“‘图式范畴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具有普适性,可用于分析语言的各个层面”。因为典型样本仅仅是停留于一个横切面上,是静态的典型示例;典型图式是一个立体的、循环的、历时的典型范畴的抽象表征。这里所说的典型图式范畴论是在典型范畴内活动的概念,扩展成员也是在典型范畴可接受范围内的置换变形或颠覆。过度的扩展就会造成重新范畴化,那它就变成另一个范畴所讨论的对象了。
图3 典型图式范畴观(王寅,2013:23)
具体用于分析文学中的原型,B可以是负载某原型象征意义的原型意象(或叙事结构,或原型情景),具有高辨认度,需要付出的认知努力最小。A就是具有抽象图式性的原型,统领B、C和N,同时也被它们影响着。C就是经过置换变形后的新文本,原型的扩展成员,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C会不断置换变形,形成无数个N,使原型一直传播下去。
比如,文学中有一种体裁称为浪漫传奇,用认知语言学术语来讲,在浪漫传奇范畴内有典型样本B和典型扩展成员C。《帕西瓦尔》作为西方最早且流行最广的浪漫传奇之一,对后来的浪漫传奇作品影响很大,因此《帕西瓦尔》可以作为浪漫传奇范畴内的典型样本或典型成员。《帕西瓦尔》中的构成要素对浪漫传奇典型图式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时也对后续作品设立榜样和标准。艾略特在《荒原》中借用了圣杯传奇的故事,将现代社会比喻为在残疾国王统治下的贫瘠的土地、缺乏信仰的人民。这是对浪漫传奇原型的置换变形,故事发生的场景变了,人物进行了置换,意义却在艾略特笔下显得更加深刻。《荒原》是在浪漫传奇典型范畴内扩展而来的,既受制于浪漫传奇典型图式,又受到《帕西瓦尔》的影响。《荒原》使得浪漫传奇典型图式内涵意义更加丰富,置变为符合时代需求并且读者普遍喜爱的文学体裁。
《小世界》是在浪漫传奇典型图式、《帕西瓦尔》和《荒原》影响下创作的一部现代学者浪漫传奇,也就是扩展成员N的其中之一。颠覆了以往浪漫传奇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追寻人物和被追寻人物的典型模式,《小世界》不仅模糊了人物的主次性,并且对追寻者和被追寻者的身份也进行了解构。置身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下的《小世界》成为文学理论的狂欢场,作者在塑造各抒己见学者的同时让年轻学者致命的一问恢复了学界的平静,也将大家带入和谐。读者将《荒原》和《小世界》归为浪漫传奇范畴所付出的认知努力要远远大于对《帕西瓦尔》所付出的努力。虽然经过了置换变形,但是由于它们内在具有相同的典型图式,因此还是属于浪漫传奇典型图式范畴。因此可以看出,认知语言学中的典型图式范畴完全可以跨越学科界限,用于解释文学作品中原型的认知机制。
图4 浪漫传奇典型图式范畴
4.典型理论对文学中原型的解释
事实说明,认知语言学中的典型是一个建构出来的概念。典型首先是由一个范畴内不同成员的典型属性所抽象出来的相对固定的概念,特别是作为典型样本时。一旦典型与具体文本结合,就会变成一个动态的、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概念。它会受到文本意义的影响,也会受到社会文化知识的影响,在读者个性化阅读过程中建构其意义。它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更新其属性,剔除旧成员,增加新成员。随着典型外延的扩展,其核心属性会越来越紧凑合压缩。虽然“典型范畴不能通过一组标准属性来定义”(Geereertes,1997:11),但是“典型是使属性典型化而非使行为典型化”(Turner,1991:191)。属性的典型化给行为带来很大的活动空间。
如果进入文学体裁研究,典型就随之变为一个紧密与具体文本或语篇连接的动态建构概念。意义建构不是将现有文本连接先前储存的典型就可以的,而是需要触发头脑中的典型无意识,并有意识地将其与具体文本产生联系,随后通过各种认知手段(如意义扩展、意义打破、意义重构等)进行认知加工才可以。这种无意识行为有时甚至在读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自动与文本结合,产生新的意义,以致让读者产生错觉认为不需要典型也可以。
典型图式范畴理论是自下而上建构的概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自上而下实施的。它在典型认知过程中将典型属性、模糊边界、生成性融于一体。典型图式与认知语言学中的框架、脚本、理想化认知模型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重合。在认知诗学领域,Gibbs(2003:33)早在2003年一篇名为《动态意义建构中的典型》的论文中就使用“作为脚本的典型”这一表述。这一方面说明这些概念的确存在重合之处,另一方面说明要理解脚本、框架、图式等在具体文本中的意义是离不开典型性知识的。
Gibbs对典型进行了细分,把按照时间顺序或因果关系组织的事件序列称为脚本典型,并一再强调典型的动态性。Gibbs发现叙事中出现的事件跟人们日常经验所获得的脚本有时并不一致,为了理解文本就必须将脚本的不同部分重组。经过重组,Gibbs(2003:34)命名了两种高级处理机制:“记忆组织包和主题组织包。记忆组织包指的是人们将新信息与先在期望结合所产生的对将来事件合理预测的处理结构。记忆组织包主要是通过不同事件之间的联系和相似点找出具体抽象的特征。主题组织包指的并非是抽象原型范畴的固定记忆表征,而是读者在阅读事件过程中所做的具有创造性的理解处理能力。”记忆组织包其实把典型(规范化的)叙事模式与新信息结合,对将来事件的发生进行合理预测(事件发生序列与原型叙事模式相符)。一旦新信息与原型叙事模式不符,就会调动主题组织包对叙事进行创造性理解。Gibbs其实是对“典型样本”和“典型扩展”进行了细化,作为脚本的典型强调的就是典型的事件序列。记忆组织包相当于典型图式范畴内的典型样本,主题组织包相当于典型图式范畴内的扩展成员。Gibbs对典型进行细化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文学中典型的意义是动态建构的。
典型意义是动态建构的观点,颠覆了传统的文学原型批评观。传统的对原型的批评模式集中在探讨现在的所读所写与先前文本中的原型之间有多少相似性,或挖掘作品中存在的原型(不管是原型人物,还是原型叙事或原型情景),以此为标准判断一部小说是否具有创新性和诗性。而运用典型范畴理论来研究文学中的原型,读者不需要去比较语言信息和原型表征之间存在的异同。读者只需通过文本符号激活头脑深层中的典型图式,看建构出的原型意义能给他们带来新的体验经验,能否引发他们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情感。这也呼应近年来认知诗学情感方面的研究,“说明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认知起源于神经活动引发的身体体验,接着才会产生情感,进而达到认知”(贾晓庆,2014:87),从而触及文学理解的本质。
4.1 对原型性人物的解释力
文学家们在人类文学史上塑造了数以千计的令读者难以忘怀的原型性人物,他们随着岁月的变迁也经历了一次次的蜕变,以不同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是无论他们如何变换,读者总是能从众多角色中一眼将他们辨认出来,这其实就是典型理论中的典型属性对人类大脑进行归类的结果。文学中的原型本是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和图式性的抽象范畴,其外在形象可以通过无数个不同具体实在物表现,并且这些形象的意义都通过象征达成。原型性人物也是原型的无数具体实在物之一。如母亲原型是一个融合了女神、女儿、大地、少女和母亲等特征为一体的象征形象,她可以依据上述意义变身成神圣的圣母玛利亚,具有大爱精神的大地母亲女娲,或者天真纯洁的少女等形象。典型就是将一个事物的最突出的特征集合于一体的、固定不变的形象、情景或事件序列。如《白雪公主》中塑造的白雪公主的继母就是恶母的典型。不管恶母身份如何变化,相貌如何变化,其本质属性“恶”是不会改变的。
用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来划分,原型人物属于基本层次范畴,是拥有典型范畴内部成员特征最多的一个层次,也是典型范畴的参照点。更具体地讲,原型人物就是Taylor所说的典型样本范畴(典型1),即图示中的“prototype”,文学中的原型人物就相当于典型图式范畴中的典型样本。对原型人物的认知所产生的效果是需要读者掌握该类人物的核心性格特征,也就是要明确典型的核心属性,在此基础上加上自身的感知和百科知识的相互作用。而原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明显,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也就是说读者无需对典型属性进行丝毫认知加工就可以轻易理解,进而让读者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最后达成阅读所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4.2 对原型置换的解释力
“置换”(displacement)这一概念最早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指作家为使故事令人信服、契机合乎情理或道德上为人接受——总之,为求栩栩如生,所运用的创作技巧”(吴持哲,1997:131)。作为一种写作技巧,置换使原型在文学中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力。原型置换以原始意象为中介,通过投射,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原型进行置换,使其获得新的形态。置换的发生是作家自上而下的有意识行为,置换的理解却需要读者自下而上不断激活原型范畴内部的属性从而达到量变到质变。
读者对原型置换的认知是在有意识地理解文本意义的同时,无意识地调用与文本信息类似的知识(也就是激活一个典型范畴),将文本意义投射到像典型样本那样的人、物或景上,构建典型范畴语义场协助理解文本。将文本意义投射到不同领域是读者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对此荣格也发表过相似观点:“聚集起来的无意识内容首先便通过投射而显现出来。任何被激发的原型都能出现在投射中,不是投射到外物上,就是投射到他人身上,或投射到某种场景中”(荣格,1991:154)。但是荣格在此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无意识为何会聚集起来。无意识的聚集必然是典型范畴内部核心属性外显于文本符号,并由此触发典型范畴语义场。原型置换也是在保留典型样本核心属性不变的基础上进行的部分改变。
原型置换有三种具体方式:“形式变化而内容不变、内容变化而形式不变。形式和内容都发生变化”(杨丽娟,2010:122)。这三种形式或单一进行,或综合实施。“形式变化而内容不变”的原型置换就是指在原型内在含义不变的情况下,寻找更多的意义载体,这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认知过程。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随着无意识中原型意义的聚集,最终将这一原型意义聚集体与某一外在物画上等号。也就是说,“当接受者每遇到外在那些符合各自的既有心理结构、情感方式的片段性杂多信息时,主体深层结构中的原型模式就会发生作用,将其吸附、整合、纳入到既有的心理流程之中”(夏秀,2012:213-14)。通过将原型意义投射到不同外在物上,原型理论覆盖面越来越广。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典型理论,也就是将典型样本范畴(典型1)内的范畴成员增加了一个,新成员具有典型样本的所有特征,也成为典型样本。
“内容变化而形式不变”的原型置换就是在原型外在物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减少或改变原型的意义,这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认知过程。由于原型形式不变,读者在看到一个原型物体(或原型人物,或原型场景)时就会瞬间激活属于它的所有原型意义,再根据具体文本调整原型内容,建构属于这一文本的原型意义。换句话说,“作品中带有原型意义的特定意象一旦与读者的相似文化背景相遇,就会引起共鸣”(夏秀,2012:214)。通常这一类型的原型置换是在伦理和悦人方面进行改变,产生具有符合时代特征和思想新意的作品。这一置换就相当于典型理论中的“典型扩展C”,通过增加、减少或改变典型样本成员的一些属性而达到旧瓶装新酒的目的。读者对这一置换的认知过程是激活典型背后的集体无意识、不断验证典型样本的典型特征、微调典型样本的典型特征和重新规定典型范畴特征来完成。
“形式和内容都变化”指一个原型的外在形式和内蕴情感都发生变换,使得原型意义更加深刻并得以全面展现。它可以以一个原型形式为作品的外在形式,符合所有原型的内涵意义;也可以用一个原型的内蕴情感为作品的内容,集合所有原型的外在形式;还可以在作品中以所有原型的外在形式的联合体为形态,所有原型的内在情感集合体为内容。它是原型置换中最复杂,也是认知加工中最复杂的一个,但是大多数优秀伟大的长篇巨著都是这种置换的产物。对它的认知需要综合运用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法。从典型理论角度说,任何一个原型置换都是以典型样本为基础向外扩展的。它依托典型样本的外形属性,或者依托典型样本的核心语义属性,或者兼用外形和语义属性,从不同侧面给典型样本增加更多属性。这一类型的原型置换在大类上可以归为典型理论中的“典型扩展C”,但更多的应该是“典型扩展N”。读者对它们的认知加工需要细化典型图式范畴内不同典型样本的属性,在辨认、激活、纳入、吸纳、融合的基础上建构出原型置换的意义。
4.3 对原型预示的解释力
原型预示指“在文学接受过程中,原型给接受者所提供的特定的期待‘场域’”(夏秀,2012:237)。原型的预示功能表现在将人们的经验引向图式,从现实体验走向抽象概括,再对现实世界具有指导意义。典型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范畴或联想群,能够使读者在接触到文本符号的瞬间触发范畴内的某个成员以及其背后蕴含的各种属性特征,然后在符号与其象征意义之间建立联系,使读者快速进入语境,把握其意义。借用现象学的说法,这一典型范畴与“前理解”相似,对文本符号的理解程度取决于前理解在多大程度上与文本内容相契合。
然而,读者对于原型预设的接受效果分为正反两种:一种是原型预设与读者的期待一致,一种是相悖,相悖的程度根据文本不同而不同。在文学作品中,第一种原型预设是不被提倡的,因为它很可能形成一种模式化的接受。“只有当原型预示既部分顺应又适度地超越接受者的审美期待时,原型接受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夏秀,2012:237)原型预设与读者期待一致就是再次让读者通过阅读过程体验典型范畴内部典型样本与具体文本的融合,有助于深层理解作品。而原型预设与读者期待不一致既能打破读者阅读期待,带给读者阅读愉悦,又可以增加原型的内容,有助于读者产生顿悟,提升精神和人格。具体来讲,读者对原型的预示其实是对叙事事件序列所进行的预测,文本中所叙述的将来事件序列发生顺序与读者原型事件序列相符,读者调用记忆组织包进行处理。如果不相符,读者更多地依据文本叙事调用主题组织包对文本意义进行处理。记忆组织包从某种程度上与典型图式范畴内的典型样本一致,主题组织包就相当于典型扩展。
5.结语
原型的含混性与典型理论的边界模糊性注定它们可以互相解释。含混性说明原型的可解释度高,适应范围广。边界模糊性说明典型范畴内部成员的属性特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新来成员的加入增加或缩减其属性特征。通过细分典型理论内部的组成部分,并运用其构成成员解释文学中读者对原型中的原型性人物、原型置换和原型预示的认知过程、个体体验和审美效果,说明认知具象性会根据读者不同的自身知识、经验、意象和动机对文本意义做出不同的解释,达到对读者体验的重建,最终达到艺术带给人们的快(娱)乐的表层效果或幸福的深层效果。
[1] Abrams,M.H.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7thed.)[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2]Geereertes,D.Diachronic Prototype Semantics:A Contribution toHistoricalLexicology[M]. Oxford: Clarendon Press,1997.
[3]Gibbs,R.W.Jr.Prototypes in Dynamic Meaning Construal//J.Gavins & G.Steen.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M].London:Routledge,2003.
[4]Jung,G.G.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M].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1999.
[5] 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6] Rosch,E.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Perceptual and Semantic Categories [C]// Moore, T.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3.
[7] Taylor,J.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8]Turner,M.Reading Minds:The Study of English in theAge of Cognitive Science[M].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1.
[9]Ungerer,F.&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10]安东尼·斯托尔.荣格[M].陈静、章建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1]贾晓庆.认知诗学的两个重要问题探讨——兼评《当代诗学》杂志2011年“交换价值:诗学与认知科学”专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5):83 -87.
[12]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原型与集体无意识[M].徐德林,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
[13]卡尔·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M].成穷、王作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14]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蓝公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5]罗伯特·A.西格尔.神话理论[M].刘象愚,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6]李利敏.原型范畴、原型和世界文学[J].文学理论前沿,2014(12):52-72.
[17]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郑海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18]王寅.范畴三论:经典范畴、原型范畴、图式范畴——论认知语言学对后现代哲学的贡献[J].外文研究,2013(1):20 - 26.
[19]吴持哲.诺斯洛普·弗莱文论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0]夏秀.原型理论与文学活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1]杨丽娟.世界神话与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2]杨丽娟.“理论之后”与原型—文化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3]叶舒宪.英雄与太阳:中国上古史诗的原型重构[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