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学与高校人才培养
2015-10-22钟秉林
摘 要: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注入了新的理念,提供了新的路径,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高等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管理体制,探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不断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人才培养;教师队伍;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管理体制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严峻挑战。一是随着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矛盾凸显,并引发了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学生就业、自主办学等一系列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教育利益相关者增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教育发展环境的变化和教育诸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使教育政策制定和改革举措实施的难度不断增加。三是教育体系内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关联度增加,一项教育政策或改革举措的出台,往往涉及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相关教育领域,需要加强系统研究和协同改革。四是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教育改革往往受到教育外部制度、政策和舆论环境的制约,需要社会配套改革的支持。五是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推进管办评分离,学校的办学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任务繁重,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任务艰巨。因此,深化综合改革,坚持依法治教,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缓解教育主要矛盾、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必由之路[1]。
我们都在憧憬中国教育的未来,勾画未来中国教育的蓝图。笔者以为,未来的中国教育,将是体现“有教无类”理念的公平的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在学习型社会框架下随时、随地、随意地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未来的中国教育,将是体现“因材施教”理念的多样化的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彰显个性和特长;未来的中国教育,将是体现“人尽其才”理念的高质量的教育,每个公民都可以在学习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中国教育未来的蓝图,必须解决三个重大现实问题:第一,不断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第二,合理配置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尤其是入学机会公平;第三,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为此,我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到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2]。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教育的有效融合,为缓解教育主要矛盾和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注入了新的理念和思维,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互联网技术为教育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变革的时代需要变革的思维。社会文明的进步是以科技的进步为前提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为教育未来的变革之路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路径。
1.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为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创造了条件
毋庸置疑,缓解教育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在知识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慕课”“微课程”等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蓬勃兴起,大大降低了学习者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准入条件,学习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在线学习全球各大名校开设的网络课程,在校大学生也可以免费选修网上的优质课程,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互联网倡导的是一种共享精神。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够将分散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民共享。无论是国内重点大学的名师课程,还是远在大洋彼岸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优质课程,都可以通过网络整合到同一资源平台;不同时间节点的学习资料,可以应用相关技术实现高效集成。这种学习空间和时间上的突破,为学习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利于加速优质教学资源的拓展,满足社会和公民对于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求。
2. 教育资源获取方式的多元与便捷可以有效促进教育公平
人、财、物等教育资源在区域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分布不均衡而导致教育不公平,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可以为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有效的路径。教育由线下走向线上,打破传统教育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使教学内容和手段向多媒体化和互动化发展。学习者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在任何地点参与基于互联网的“移动教育”活动,在校大学生也可以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实现自主学习,而提供不同类型教育的主体的边界正变得日益模糊。
较之于传统教育教学情境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状况,互联网教育时代可以选择“以效率促公平”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优质网络课程的开发。通过优先发展,实现资源开发效益的最大化;再通过政策导向,如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学校和社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等,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在“二次分配”过程中体现教育公平。显然,通过互联网获取教育资源的方式,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进而为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学习者提供更好的适合自己的教育,有效推动教育公平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
3. 在线课程联盟的构建可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跨国、跨地区流动成为常态,并很快渗透到教育领域,形成了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3],教育竞争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全面展开。在大学影响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中,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核心功能,其课程体系和教学成果被世界各国公认为关键的标准之一,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则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国际化水平创造了条件。
以“慕课”为例[4],其概念形成于2008年,2012年在美国得到飞速发展,被媒体称之为“慕课元年”,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在内的名校,几乎同时掀起了一股“慕课”风潮,并涌现出了以edX、Coursera和Udacity等为代表的课程支撑平台,旨在建立世界顶尖高校的共享教育平台,提高教学质量,推广在线公开课程。与此同时,欧洲的“慕课”也得到快速发展,涌现出了OpenupED、Futurelearn等一批课程平台。我国在2013年掀起“慕课”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一流大学相继加入国际课程联盟,国内有关“慕课”课程联盟也先后建立。从公益性角度来看,大学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该校的优质课程资源与成果,使遍布世界各地的大学生和其他学习者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与此同时,大学也有自身的“精神”诉求,希望通过“慕课”课程的传播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慕课”等相关课程联盟和协作组织的构建和运行,促成了国际化课程、教材和课件以及教学方式等教学资源的跨国、跨地区流动和共享,使得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同时,也必然伴随着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的跨国、跨地区的传播与融合。显然,这对中国高校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引入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和现代教学方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也为中国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国际拓展以及增强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平台。
三、高等学校要主动应对互联网教学带来的挑战
以“慕课”“微课程”等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以其大规模、开放性、互动性和高质量的特征,吸引了大量学习者注册学习,使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
1. 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带来了冲击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正在颠覆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首先,高等学校要确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价值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千校一面”“万人一面”的培养模式的禁锢。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权,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育教学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培养。其次,要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观,摒弃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教学观,探索先进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效率,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对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冲击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知识传递的方式已经由单向转为多向互动,这使得大学的知识权威和学术垄断地位遭到威胁,教育实际效能也受到社会质疑。而最直接的冲击莫过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正在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要在教师与学生构建的师生学习共同体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合作来实现教学目标。首先,高等学校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调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和重点,修订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其次,要加强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在职培养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当前,尤其要注重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指导学生规划学习生涯的能力。要重视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干部的培训工作,引导他们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和学生工作机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服务。再次,要改革教师聘任和考核制度,引导教师将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努力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5],密切跟踪互联网教学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与学习方式的改革。
3. 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冲击
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以其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征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首先,高等学校要着力改革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探索探究式学习、讨论式教学、合作式学习等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当前,尤其要积极探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改善学生学习效果,注重养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比如,利用“慕课”“微课程”等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将学生接收知识的过程从课堂讲授转移到课前网上自学,而在课堂上则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将学生课前个性化学习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实现知识内化的部分功能。其次,要组织教师研发网上课程,积极参与线上教学,辐射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在校内和校外的共享,彰显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特色。再次,要优化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线上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4. 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带来了冲击
互联网教学模式带来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和学生管理体制,乃至传统的教室布局都带来了冲击。首先,高等学校要加强人才培养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重视政策导向,发挥干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体制机制和学习制度的创新。比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适时开展按大类宽口径培养、学分制、弹性学习制、短学期制、书院(学堂)制的改革探索,抑或进行订单式培养、产学合作育人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尝试。其次,要根据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6],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院系设置和教学组织,为深化综合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学科专业平台和学术组织架构;同时,要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为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创造条件。再次,要研究互联网教学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完善学校内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明晰质量标准,优化指标体系,改革评估方式,强化评估结果反馈和改进工作的机制,建立学生学习效果跟踪和评价机制,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要推进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制定和实施大学章程。当前,尤其要根据互联网教学的融入以及学习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探索教学管理体制和学生事务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制度保障。
四、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要不断完善
互联网技术正在为教育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还需要直面问题,不断完善。
第一,课程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于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大学的核心功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智力贡献。保证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干部、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围绕立德树人做好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另一方面,一所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包括社会发展性、人际关系和公共关系等素养和能力的养成至关重要。从这个角度而言,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不能完全取代学校教育。笔者认为,与其忧虑将来有多少传统学校会面临消亡,倒不如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优化网络教学环境和提高教学质量上。要探索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育相互融合、扬长避短,不断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各级各类学校以及互联网教育产业、在线课程联盟和协作组织应该加强协同探索、优势互补,统筹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试验。
第二,加强“连结”与“互动”,提高学习效率。基于互联网的“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等学习模式的基本特征是连结和互动,这是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的关键。互联网教学必须要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学习模式、教学内容和运行机制,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机互动,并且与线下教育有机融合,吸引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更多的学习者注册学习,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优势,实现其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等方面的价值。否则,“慕课”“微课程”等和十多年前开始尝试的网络课件就没有区别了。
第三,完善学习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由于互联网教学准入门槛较低,目前还缺乏有效监督和证书驱动等激励机制,总体上看,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律性,以及所选课程的完成率普遍较低。如何对线上学习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不断改善教师的线上教学水平,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已经成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也直接影响到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结合,迫切需要有关研究人员和教师在评价标准、评价体系、评价方式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大数据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
第四,探索和完善市场运营机制。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有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模式就会得到充分的发展空间。完善的运营机制是互联网教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比如,如何厘清线上教学的公益性和营利性之间的关系,如何优化“慕课”“微课程”等课程联盟和协作组织的运营模式,如何筹集免费线上教学的经费并保障其稳定运行,如何与高校互认课程学分等,都需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 加强综合改革,平稳涉过教育改革“深水区”[J]. 教育研究,2013(7):4-9.
[2] 赵应生,钟秉林,洪煜. 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J]. 教育研究,2012(1):32-39.
[3] 钟秉林. 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22-24.
[4] 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 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5] 钟秉林. 推进大学科教融合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2(5):4-6.
[6] 钟秉林. 大学人才培养要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3(7):4-6.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教育资源配置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71133002)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夏鲁惠]
(上接第36页)
参考文献:
[1] Gilman, R.A. &. Moody L.M. What Practitioners Say about Listening: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the Classroom [J].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84 (17): 331-34.
[2] Harmer, Jeremy.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 Cambridge: Longman, 2001:80.
[3] 吕琦. 课堂生态研究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 新课程学习, 2009 (4): 121-22.
[4] 刘福森. 新生态哲学论纲 [J]. 江海学刊, 2009 (6): 12-8.
[5] Cremin, Lawrence A.. Public Education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6:36.
[6] Waller, Willard. 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 [M].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1967:1,248.
[7] 左焕琪. 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86.
[8] Forsyth, Donelson. Group Dynamics [M]. Belmont: Thomson Learning Inc., 2006:11.
[9] Stevick, Earl. Teaching Languages: A Way and Ways [M]. Rowley: Newbury House, 1980:4.
[10] 胡敏娜. 口译训练法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 (9): 81-3.
[11] 吴文. 英语教学生态模式研究[D]. 西南大学,2012:106.
[12] Freire, Paulo.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M]. Trans. Myra Bergman Ramos. New York: 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Inc, 2005:80.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生态特色英语专业视听说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及学习方式改革的研究”(2013JSJG486)]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