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期制改革:意义、困境与出路
2015-10-22乔连全辛丽清
乔连全+辛丽清
摘 要:近年来,针对两学期制在人才培养中的缺憾与不足,国内许多高校纷纷探索三学期制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持续关注国内某“985工程”高校近十年来的三学期制探索,发现缺乏共识、课程设置形式化严重、配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三学期制的深化与育人成效。培植改革共识、完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改革是有助于推进三学期制改革的若干尝试。
关键词:三学期制;运行机制;课程体系
近年来,针对两学期制在人才培养中的缺憾与不足,国内许多高校开始纷纷探索三学期制的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旨在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学期制”是国外不少高校采用的制度,即将一学年分为“两长一短”三个学期,并在保持总教学周数和假期周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从每年的上下学期中分别抽出相对较短的几周时间构成一个短学期。近年来,国内已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实行“三学期制”,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等[1]。这些先行院校在实行三学期制改革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也无不面临着新的问题和阻力。国内对三学期制改革的争议从未停止。
一、某“985工程”高校(X大学)的三学期制改革实践
1. 三学期制改革的实施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每学年两学期的教学制度。该制度具有教学周数多、教学时数多、课堂教学时间长、人才培养方案过于刚性等弊端。为克服两学期制所存在的不足,20世纪80年代末(1986—1991年),X大学曾在全国率先进行三学期制改革尝试。但由于教学观念滞后、相关配套不完善等因素,在经过四年实践后终止了这一项目。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及其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X大学在认真总结20世纪90年代三学期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并基于X大学旧有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全面革新、本科教学改革深化需要新的突破、学校具备三学期改革的基础和条件的实际办学现状,于2004年再次推出三学期制,即每学年分为春季学期18周、秋季学期18周和夏季学期5周,“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度。从启动至今,历经十年实践。在十年实践中,学校以学期制调整为“抓手”,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多项综合改革。
2. 三学期制改革的实施方案
在十年改革实践中,学校边推进、边调整、边优化,坚持实践推进和观念更新同步进行,宏观整体推进与微观调整同步进行,体制推进与机制推进同步进行,管理方式改革与资源合理配置同步进行,逐步形成了明确的三学期制改革思路和做法。
第一,设立以实践教学为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短学期。自2004—2012学年,学校先后三次修订本科培养方案,把原来两个长学期调整为每学年分为18周、18周和5周的“二长一短”三学期制度。以短学期为切入,学校根据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短学期组织了一系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组织参加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社会调查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开设体现学科特色的短、新、精、交叉课程;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授课或开设前沿学术讲座;组织优秀学生出国出境交流;组织双学位(辅修专业)课程;针对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短学期组织补修或重修课程;举办形式多样“暑期学校”或“夏令营”活动;组织各种跨学科知识竞赛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第二,构建以能力为中心,有利于学生自主设计的课程体系。为克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模式所存在的不足,改变过去一成不变的课程体系,力图构建一个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以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自主学习为目标而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压缩教学周数,精简教学内容;在课程教学时数持续减少的前提下,实施大类培养,依学生兴趣分流选择,即学生一、二年级不分专业,共同修读大类平台课程,三、四年级兼顾学生升学、就业、出国深造等不同需求,设计多样、灵活和开放的课程模块系列。
第三,实施有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教学运行机制。通过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配套改革,打破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障碍,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柔性化教学运行机制。具体包括:拓展开课模式,制定“百科系列讲座管理办法”、“人文大讲堂”学分认定办法,开设“校友创业论坛”等,学生凡参加一定数量讲座可以认定学分;改革课程考试方法,短学期课程一般不安排期末考试,以突出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课程学分转换机制,为满足短学期学生出国交流需要,实施标准化课程建设,统一课程学分、学时标准,建立中英文课程库代码,建立与国际对应的英文课程编号;改革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对接的需要,建立以“绩点制”为基础,以有利于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多维度评价体系;提升改造教学管理系统,适应多学期制教学改革需要,建设并形成了集课程资源、信息服务、教学管理、服务师生于一体的教务管理系统。
第四,深化柔性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资源配置机制改革。为克服以往教学改革局限于教学内部和学科内部的不足,以资源共享为目标,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思路,统筹考虑校内外教学资源配置。具体做法包括改革课程组织形式,设置了1学分短课程,鼓励教师在短学期新开一批短、精、新、反映学校优势和特色的课程;改革聘任考核制度,重新修订《X大学教师职务聘任条例》,要求“所有受聘教师每学年均独立或完成48课时本科课程的教学任务”,实施校内双聘制度,鼓励教师跨学科开课;改变经费分配方式,改变了以往按照人头费为基准的划拨方式,而按照人头费结合各单位的开设课程总量划拨教学经费;强化实践基地建设,通过整合优化,构建综合化大型实验平台,建设了9个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重点建设项目,6个国家级、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搭建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加入了全球“八校联盟”、“伊拉斯莫斯世界对外合作窗口”、“东盟大学联盟”、“全球工程教育交流联盟”等重要对外合作交流平台。截至2012年,与境外高校签订254份协议书,与世界排名前200的29所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同时学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后勤管理也得到改善[2]。
3. 三学期制改革的实施成效
十年实践证明,三学期制能较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符合现代教育规律。自推行三学期制以来,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教学模式发生重要转变。三学期制改革特别是以实践为主的短学期的设立,推动了整体教学模式向实践性、探索性转变。每年约有5000多人次参加短学期社会实践。对比2005年和2013年的教学计划,实践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从10%增加到22%。对比2005年和2012年全校实验开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从42%增加到68.3%。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人数逐年增加,仅2011—2013年,累计立项1311个创新创业项目,参与人数达4801人。
第二,整体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灵活。对比2005年和2013年教学计划,在保持总学分持续下降的同时,选修课比例从19%上升到27%,选修课实际开课门数从39%增加到54%,较大程度地解决了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和个性发展不足的矛盾,为拔尖学生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第三,建立了教学内容持续更新机制。短学期的设立促使一大批优秀教师把科研前沿知识引入课堂教学,推动课程体系不断吐故纳新。2009—2012年,平均每个短学期开设高水平特色短课程约774门次,提供6万多人次课程容量供学生选修,课程由高水平教授授课平均比例达50%以上。
第四,形成跨学科人才培养新机制。在短学期推动下,全校每学年近900门次专业课向全校开放,专业课与校选课打通选课达2万多人次。每年在短学期平均约有2000多人参加辅修专业学习。2007—2013年,获得双学位人数比例从首届9.73%提高到18.09%。除跨学科学习之外,各类跨学科竞赛或暑期夏令营活动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仅2013年短学期,开展学业竞赛就达22项。
第五,短学期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依托短学期这一平台,学校加大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近五年,学校累计邀请599校外专家(其中境外243人),开设416门次课程、开设602场讲座。特别是近三年的短学期中,邀请了美国耶鲁大学、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日本早稻田大学等40所国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182人次的境外专家,开设短课程290门次,讲座405场。在短学期推动下,学校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不断提升。近三年累计2380人次赴境外交流学习,近四届本科生中累计1979人出国留学,2010年至2013年,毕业生出国比例从6.96%提高到12.9%。
第六,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05—2013年,累计获得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38项,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品奖12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该校9项作品全部获奖,并以特等奖三项,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总分330分的优异成绩位居全国第六,特等奖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前三。在全国“高教社杯”数学建模比赛中,该校分别于2003年和2013年两次获得特等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2010年至今,学生获得国际或国家级竞赛奖157项。尤其在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国际遗传工程设计竞赛等国际竞赛分别获得“世界冠军”、金奖等好成绩[3]。
二、三学期制改革的意义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实行两学期制,由于存在学期冗长、课程设置不灵活等弊端,导致高校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缺乏弹性,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队伍建设和办学效益的提高。顺应这种形式下推行的三学期制改革对于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1. 有利于学生的分流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学期制既继承了长学期的稳定性、连续性,又体现了短学期的灵活性。通过增设短学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弹性的学习空间,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集中实践环节,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修读选修课程,辅修第二专业、参加课题研究、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职业技能竞赛的集训、倾听学术讲座等,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丰富多学科知识、拓宽思维方式、积累社会经验,又能培养其自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增强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
2. 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综合能力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由于传统的两学期制教学周数过于冗长,任课教师几乎都在忙于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工作,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接受继续教育或从事与实践教学相关的科学研究。实施三学期制,教师可以相对灵活地选择教学时间,分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参加一些在职培训、进修、教师技能比赛等活动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等活动来更新学术思想、反思教学问题、提出教学改革建议。这种“从问题中来,到问题中去”的研究范式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教学。
3. 有利于学校构建多元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调整课程设置是三学期制改革的核心[4]。三学期制下,除了长学期的时间缩短,学校要对原有的课程结构加以调整。一方面,精简陈旧冗长的课程内容,去除一些过时的科目,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和授课压力,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来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个人兴趣,不仅开设一些新型、动态、多样的综合素质课程,而且增加一些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研究态度的实践、研究型课程,X大学开设的研讨课、百科讲座就是典型的例子。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使课程结构更加多元和完善,从而实现整体优化。
4. 有利于学校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教育全球化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已势不可挡。三学期制中的夏季学期(短学期)为各高校打造国际化交流平台,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三学期制改革使国内高校的学期制度与国外高校基本同步,为大批学生参加国外夏令营活动、暑期学校、国际化交流合作项目提供了机会,也为邀请国外学者来国内开课或讲座提供了便利。通过开展国际化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不仅丰富了短学期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丰富了国际知识,开阔了国际化视野,满足了学生国际化学习与发展需求。此外,这也是一个可以通过吸纳大批国外学生来国内高校学习和交流进而实现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机遇。
5. 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协调,提高办学效益
实行三学期制有利于各高校更好地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师资潜力和提高硬件教育资源的利用率。第一,可以共享各种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通过邀请国内外优秀教师、专家学者到高校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开设精品课程与学科前沿讲座,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第二,可以提高高校教学设备、场地等硬件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增加教学场地和设施的使用频次,践行勤俭办学理念,实现对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三,可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通过建立和开展一些校企合作项目,既给学生提供了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的机会,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减少人力资本投资,这种“双赢”模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有助于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三、三学期制改革需突破的新困境
X大学虽然在十年的三学期制改革实践过程中突破了不少现实困境,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结合X大学和国内其他各高校实施三学期制的办学实践,不难发现实施三学期制的国内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遭遇到以下困境:
1. 宣传不到位,难以达成共识
受传统两学期制管理、教学、学习思维模式的影响,加之宣传工作不到位,三学期制在高校实施过程中举步维艰、困难重重。部分高校管理者因没有彻底领悟三学期制改革的宗旨,在管理工作执行过程中信心不足,方向不明。教师队伍由于早已适应以往两学期制的教学模式,对具有极大挑战性的新型三学制教学模式易产生抵触心理,教学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学生习惯于享受原有两学期制下的两个长假期,面对假期削减和学习任务增加的现实,很不情愿进入第三学期学习。此外,各校都在摸索中前行,推行之前未能在全校范围内广泛深入地宣传、试点,致使全校上下尚未对三学期制形成统一和科学的认识,从而影响了三学期制的最终实施效果。
2. 培养方案模糊不清,课程设置形式化严重
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要么过于宏大,不具备可操作性,要么缺乏特色,甚至和两学期制的培养目标雷同。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不太完善,各方案设计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培养方案的不明确性往往导致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过大。一方面,目前的课程设置太过僵化,长学期的课程安排几乎一成不变,短学期的课程总量不足,在短学期开设的有些课程沿袭原先两学期制的课程教学模式,依旧采用原有的教学大纲,只对授课内容略加删减,这种走马观花式的课程教学往往导致学生对知识“消化不良”。另一方面,学生可选课程较少,自主选择空间不大,尤其实践性课程或学术讲座过少或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更无从谈起。其结果是管理者不得不对三学期制的绩效产生怀疑,动摇实施三学期制改革的信念,甚至出现学期制改革的回潮现象。
3. 相关工作虚化,配套制度不完善
实施三学期制对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质量建设、教师教学科研经费分配以及后勤保障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5]。三学期制的实施有助于缓解学校资源紧张状况,但解决不了许多高校教学资源短缺的根本问题。学校软硬件教学资源建设跟不上高校扩招速度,使其成为影响实施三学期制的重大阻力。在教学质量建设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对三学制的自主适应性不高,学校缺乏相应支持和引导,部分高校依旧引用原有两学期制的选课制和学分管理办法,这种没有针对性和缺乏科学性的教学管理方式自然解决不了短学期中出现的特殊教学问题,尤其对于实践创新课程极为不利。一些高校中出现的部分教师教学科研经费分配不公现象极大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后勤保障工作的缺失和落实不到位,满足不了师生的基本生活需求,进而影响了三学期制实施的预期效果。
四、三学期制改革路在何方
任何制度改革都需经历一个发展过程,三学期制也不例外。据美国学者阿弗罗克的教育改革模式理论,三学期制改革主要属于问题解决模式改革,此类改革虽针对性强、见效快,但也会受到各方面条件限制,遇到各种阻力,比较容易半途而废[6]。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学期制在实施过程中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不能因此而全然否定其改革成效而因噎废食。国内高校三学期制改革的时间还不长,许多高校正在摸索中前行。为继续推进三学期制改革并取得实效,需要相关高校不断探索新的出路。
1. 统一思想观念,培植改革共识
三学期制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新鲜事物,它在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首先高校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逐步领会和把握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趋势。其次,学校在三学期制实施之前要通过各种媒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动员与交流,帮助广大师生从认识三学期制改革的意义和价值,到接受三学期制的设计方案、再到积极配合三学期制的实施,使得学期制的改革达成共识。只有转变管理人员的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才不会让三学期制沦为改革口号下的附属物。只有对三学期制的认识和观念达成共识,才能以此作为三学期制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从而推动三学制改革的进程,取得预期改革成效。
2. 调整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
三学期制的实施不是简单地学期周数分配。为充分发挥三学期制的优势,达成预期目标,各高校首先需要精心设计适应三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方案[7]。鉴于当前培养方案的模糊性,教务处和各院系可以共同携手,重新调整三学期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真正体现出三学期制特色。再精细完美的人才培养方案,如未付诸实践也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方案的载体。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关系到学生培养质量。长学期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积累,短学期课程则重在强调实践操作和探究思索。所以,在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要充分结合社会需要、学校特色、专业需求以及高等教育内外部发展规律,统筹规划,明确分工,突出长短学期的核心内容,合理构建适合三学期制运行的课程体系。
3. 统筹规划,建立系统化体制
三学期制改革,不是简单地对学期进行减少压缩,也不是简单地对学习时间进行调整,而是一种全局性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8]。首先,管理部门要及早安排好相关教学资源。当前,教学资源紧张是各高校面临的共同难题,三学期制的实施能有效缓解教学资源紧张问题,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此,必须加大对人力、物力资本的投入力度,进行软硬件建设。其次,学校要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针对三学期制本身的特殊性,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适应三学期制的实施,进而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再次,学校要完善实施三学期的保障制度。调和原有学期制与三学期制之间的差异和冲突,比如修订新的选课制度、学分制、辅修专业管理办法、师生管理制度、后勤服务保障等。只有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建构起一个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才能为三学期制的成功实施保驾护航,达到制度设计的预期目标。
五、结语
三学期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全体师生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改革方案并付诸实践,才能实现三学期制改革的预期目标,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尽管有国内外各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可以借鉴,但各高校所处的校情、办学层次与定位、办学特色、教育资源状况等都有较大差异[9]。各高校在推行学期制改革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充分调研论证,不盲目跟风,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学期改革方案,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三学期制度的优化发展和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 傅伟,高校实施三学期制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5).
[2][3] 邬大光等. 三学期制的十年探索[EB/OL]. http://jxcg.xmu.edu.cn/2015-07-13.
[4] 邝小梅.高校推行三学期制改革的思考[J].科技文汇,2009(2).
[5] 严怡,何晓阳.三学期制: 高校学期制改革的反思与前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2).
[6] 孟瑾,林夏珍,徐达.我国高校三学期制改革的意义及其问题分析[J].科教文汇,2011(6).
[7] 李永东,李智兰.完善高校三学期制的建议——基于相关问卷调查的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3).
[8] 靳国庆,周景春,孙立海,宋辉. 关于高等学校实行三学期制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6(3).
[9] 张远东.乐山师范学院“2+1”学期制改革的实践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20720151187)]
[责任编辑:周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