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数学学习环境的创设
2015-10-17张玉秀
张玉秀
【关键词】 幼儿教育;数学教学;学习
环境;创设;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7—0100—01
幼儿教师要善于发现身边形形色色的事物提供给我们的数学信息,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设有利于发展幼儿数学能力的环境,使幼儿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数学的重要性。
一、收集材料
1.种类。收集的材料可有以下几种,如,自然类材料:石子、树叶、沙、水、土等;成品类材料:游戏棒、卡片、算盘、计算器、七巧板、扑克、钟表、棋类等;辅助类材料:剪刀、纸、彩笔、橡皮泥、操作板、沙盘,等等。
2.数量。要能满足班上幼儿同时操作,这样既有利于幼儿对物品产生兴趣,又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层次。收集到的材料要做到难易结合、繁简结合、单一与多功能结合,使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项或多项去探索、体验,使每个幼儿都能轻松、创造性地使用材料,真正达到让幼儿自我发展的目的。
二、利用好幼儿园的空间
1.墙面的利用。教师可根据墙面的大小把材料制作成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画面,并在下方设有活动材料,供幼儿操作。例如,可在大班活动室的主墙上布置组成、加减、时间、空间、分类、守恒、排序等方面的数学内容。下方留一块空间,提供材料让幼儿操作验证。中班墙面可以设计花、小鸟、小动物、树等,让幼儿练习目测数群;还可以设计小动物的家,让幼儿学习序数。
2.学习角。在活动室的角角落落,可设数学角,供幼儿自由地选择活动。数学角的设计要与本班的数学内容相适应,如可提供印章、纸卡、数卡拼图、各种图形,等等。要注意:材料和工具要便于幼儿取放,每个数学角的内容既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又不断更新,并培养幼儿玩后放回原处的良好习惯。
3.玻璃上。可贴上若干卡通目测数群,如小钟表认识时间,小动物排序、相邻数等。
4.楼梯。在楼梯上可设计各种颜色的数字及与之相对应的图案,让幼儿无意识地去感知数序、序数、相邻数。同时,还可把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按规律排序等多方面的内容也融入其中,让幼儿在进进出出、上下楼梯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观察力。
5.阳台与走廊。阳台与走廊虽然并不开阔,但它是幼儿经常玩耍的地方,所以,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环境。
三、利用游戏情境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利用各种游戏情境能更好地渗透数学知识。例如,在游戏“老鹰捉小鸡”中,可让幼儿数有几只小鸡,根据小鸡数量的变化,了解序数、数量等的变化。再如,在“时针、分针”游戏中,教师在地上画一个大钟表,让两名幼儿分别扮演分针和时针,在大钟表上跑。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格,分针跑半圈,时针走半格。幼儿在玩中知道了整点和半点的关系,学会了计算整点和半点。
四、利用语言活动
幼儿最喜欢听故事,教师在故事中提出问题,不但能吸引幼儿而且能启发幼儿积极思考。例如,在故事“小猴卖桃”中,小熊来买桃,小熊问:“桃子怎么卖呀?”小猴说:“2斤10元”,小熊抓抓脑袋,不知一斤多少钱。这时候小朋友就替小熊想办法了,争着抢着回答。幼儿不但听了好听的故事,而且又开动了小脑筋,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五、利用户外、大自然的活动
带幼儿去户外散步看到大树,教师提问:“小朋友,知道大树有多粗吗?快去找一棵大树,量一量树有多粗。”教师可引导幼儿选择一种方法来进行测量,除了用手量、脚量、绳子量,还有什么方法能量出来呢?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选择小棒、笔、绳子、手掌等作为测量工具,测量身边的物体,让幼儿发现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同。
六、利用社会活动
数学环境的创设,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学习,它还应为幼儿参加社会活动、培养交往能力提供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家长去超市时观察物品的摆放顺序、物品的价格,并进行比较,学会序数、排列等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购物中,学会计算选购物品需要多少钱,灵活运用十以内的加减法。教师适当的引导,不但让幼儿学会了如何到超市购物,与人交流、交往的能力,而且还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利用美术活动
在美术绘画和手工中,幼儿可利用学过的各种数学图形排序,设计美术作品。如,用几何图形排序而成的手工画、巧妙嵌入数字的绘画作品、用几何图案装饰的小笔筒等,这些不仅使幼儿掌握了几何图案的特点和排序的方法,还发展了幼儿手部肌肉的动作,同时也增加了幼儿对数学和美术活动的兴趣。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