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绽放花千树
2015-10-17南轩
南轩
春风又绿黄河岸
三月的兰州,乍暖还寒,春寒料峭。而位于黄河北岸的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二附中)的校园内却涌动着滚滚热潮。开学伊始,学校就接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关于组织参加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兰州选拔赛的通知。时间紧、任务重,学校立即在八年级学生中开展选拔和训练工作,孙明中、薛琛、任清宇、黄熙媛、陈菁玉等5名同学,在语文组王丽、卢燕两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赛前短短2个月的刻苦训练,在安宁区、兰州市选拔赛上过关斩将,代表兰州市参加由14个地州市代表队参与的甘肃赛区选拔赛,并以第1名的成绩胜出。随后,由二附中副校长傅象喜担任领队带领二附中参赛队,作为甘肃省的代表队于2015年5月31日赴河南安阳参加全国赛区比赛。比赛中,选手们经受住了巨大的压力和考验,在36支代表队共计180人的比拼中脱颖而出,有3人进入半决赛,1人进入全国总决赛12强。其中陈菁玉同学与对手激战17轮次,创本届“汉字听写大会”最高纪录,决赛中陈菁玉再接再厉,顽强拼搏,冲进全国12强,创下甘肃队三届“汉字听写大会”最好成绩。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甘肃省,取得这样骄人的战绩确实令人鼓舞,令人不能不刮目相看。消息传来,金城大噪。《兰州晚报》《兰州晨报》《西部商报》等新闻媒体,都做了详细的报道。西北师大二附中——这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普通初级中学,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丰硕的成果是用汗水浇灌的。回顾比赛的艰辛历程,参赛师生深深感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没有二附中全体老师的辛勤劳动,没有参赛选手的精心准备和奋力拼搏,要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不可能的。正是二附中这块充满浓郁文化氛围的土壤,孕育了茁壮的新苗,绽放出金色的花朵;正是一代又一代二附中老师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健康向上、勇于担当、追求卓越的二附中学子。他们为母校赢得了荣誉,也为自己的人生谱写了和谐的乐章。是啊,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师大二附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高效的管理模式,积淀了优良的学校文化,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赢得了金城人民的信任和青睐。
润物无声更有情
庭院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漫步二附中校园,青树翠蔓,绿草如茵,生机盎然。整洁优雅的校园内,散落着写有励志格言的标牌;玻璃橱窗里,有表彰优秀教师、优秀学生的照片和学生社团举办各种活动的报道、图片;由著名书法家、原西北师范学院副院长雪祁先生为学校亲笔题写的“严、勤、实、恒”校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走廊上挂满了由本校师生书写的名人名言和山水画幅以及琳琅满目的图书角等,共同构成了一种质朴无华却又充满人文情怀的校园文化氛围。
西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创建于1978年8月。我国著名教育家、原西北师范学院院长李秉德教授担任首任校长。几十年来,二附中坚守“生态教育、同振共鸣、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严、勤、实、恒”的优良校训,继承弘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以生态教育为核心,注重人文科技并重、艺术体育拓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阔学生国际视野,努力实现“创建管理、师资、环境、设施、质量五个一流,办成引领甘肃基础教育发展、西部一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精品学校”的宏大愿景。
办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答案可能有很多。但二附中校长窦继红坚定地认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立德”,立德是育人的基础。为了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二附中对德育工作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他告诉记者,二附中注重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推进德育教育。学校将德育与行为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知行合一。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学会对自己负责。比如,二附中和我省贫困地区临洮县椒山初级中学结成对子,举办了“手拉手,心连心,互学互助共成长”暨“十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交一个好朋友、学一种新知识、同吃一锅饭、同住一间宿舍、同上一节课、共同参加一项集体友谊赛活动、同铸一个学习梦、同走一段求知路、共同分享一段成长经历、写一篇心得体会”,切实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接受锻炼,改变观念,重塑自我。八年级(5)班一位女学生在这项活动中,对比自己和农村同学在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等方面的差距,动情地写道:
我惭愧,后悔,伤心,难过。为什么饭香不香对你那么重要?我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大口大口吃着米饭,生怕留下一点米粒……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国防观念,二附中非常重视一年一度的军训工作。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参加,一个也不能少。为此,学校和武警甘肃总队联系,把学生带到他们的训练基地,和军营战士同吃同住,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大大充实了学生敬畏英雄争当英雄的正能量,学生团结协作、竞争创优、互助互学的规则意识得到加强。九年级(5)班的孙一博同学这样描述军训的体会:
走进军营看看吧。唱一首震耳欲聋的军歌,吃一顿香甜可口的大锅饭,练一次“踢腿带风,落地砸坑”的正步,喊一次“为人民服务”的嘹亮口号,听一次“紧急集合”的哨音,站一次纹丝不动的军姿。国防离我们并不远,就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时余音回荡的防空警报,就是《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随着五星红旗一起冉冉升起时的一颗赤子之心……
带领二附中师生到联村联户所在地扶贫助学,和当地学校共同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也是二附中开展德育的一个尝试。城里学生到农村去,感受乡情、县情和省情,激发了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城乡学生共同分享成长经历,交流学习经验和方法,互相鼓励,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这些活动,二附中人创造了立德树人的小气候,对学生的价值观、理想人格、行为习惯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逐步成为一所环境优美高雅,行为文明规范,制度科学和谐,精神意气风发的立德树人殿堂。
实至则名归。近年来,学校被兰州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兰州市示范性学校”,多次荣获“兰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西北师范大学管理优秀单位”、“全国心理辅导特色学校”、“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验学校”、“兰州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2013年,学校被评为首批甘肃省德育示范学校、兰州市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并荣获兰州市教育质量优秀一等奖。
校园引得活水来
依托大学资源优势,开拓各类学科学习新视野。西北师范大学是西北地区引领教育发展的师范类高等院校,承担着研究西北地区教育、推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西北师大二附中坐落在这座百年学府内,其幽静的校园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学设备、科学的管理制度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每一个二附中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学校利用这一优势,经常邀请西北师大的专家、教授来学校授课、辅导,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杨玲、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许宝杰等都到二附中作过学术报告。如“科技创新与教育改革”、“教师心理与教育教学”、“文学阅读与道德修养”、“语文学习研究”等精彩演讲,不仅激发了师生的求知欲望,开阔了他们的学科视野,同时也为他们深入探究学习奠定了基础,拓宽了渠道。
为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让经典滋润心田,使书香溢满校园,二附中不仅将国学经典引入课堂,还通过一系列活动,让中华经典走进每个班级,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师利用早读时间,引领学生诵读经典篇目,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重塑自我。学校还组织学生讲坛、演讲比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认识诵读经典的意义。学校团委组建了“风吟”广播站,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诵读经典、了解经典的渠道,每年4月,学校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蔷薇花开”诗文朗诵会。这是重温国学经典的盛会、洋溢青春风采的舞台,不仅使学生接受了修身立人、砥砺品学、明礼诚信、厚德笃行等传统文化的洗礼,而且培养了学生刚健自信、勇于担当、不断进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自信自豪地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文化自觉。重视书写,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题中之义。学校针对中学生在书写规范上普遍存在的不足专门在七年级开设书法课程,还在全校开设书法校本选修课,不仅规范了学生的汉字书写,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书写的兴趣和特长。学生还利用学校每年组织的艺术节和书法艺术社团活动,开展汉字书法交流、展示、比赛,极大地提升了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在对外交流活动中,二附中的书法绘画作品得到了国际友人的交口赞誉。日本文部省的一个访问团来二附中参观时,在师生的书画作品前驻足观赏,流连忘返,居然将访问时间延长了一个多小时;新西兰坎特伯雷市的学校代表团,在参观了二附中的书画展览后,欣然和二附中签订了两校互赠一百幅书画作品的协议……
一个人的阅读是孤独的,一个班级的阅读是单一的,一个年级、一个学校的阅读才是丰富多彩的。为了让全校师生都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学校开设了阅读课程并专门设置教学楼书吧、教室图书角等,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越的阅读环境和丰富的书籍,逐步改变了“以浅阅读代替深阅读,以碎片阅读代替经典阅读”的倾向,学校鼓励师生读整本的书,读几本有思想深度、有文化价值的书,丰富和提升师生的精神世界与文化修养。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华夏文明》《中国古代诗词及现代诗选讲》《少年读论语》《隋唐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讲》《中国传统文化史概论》《影视与文学》等数十门人文学科的校本课程。今年暑期,学校组织初一年级129名同学赴敦煌等地进行校本课程《隋唐文明》的学习和社会考察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开拓了知识视野、丰富了人文体验,而且还构建了较为丰厚的人文知识体系。
主体学习生态课堂教学,师生阅读工程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学生讲坛、家长讲坛、专家讲坛、教师讲坛等所有有益于学生个性成长、全面发展的要素积极互动、同振共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沐浴智慧的春风,歆享心灵的甘露。经过长期积淀,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教师文化、学校文化和浓厚的教学氛围,学校教学工作进入了内涵提升发展的轨道。
东风吹得满眼春
打铁先要本身硬,名校必须教师强。二附中一直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的教师团队。喜欢读书、同时兼任西北师大硕士生导师的窦继红校长对这一治校理念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从读书中不断地汲取精神营养并以此来滋养学生应该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也应该是教师的生存状态。教师应选择一些对自己的专业成长、能更好地引领教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书来读。我们可以从中外文学名著中陶冶自己的人文情操,可以从名家的教育经典中感悟大师的教育理念,也可以从学科专业报刊中借鉴同行的想法和做法。”为此,学校专门为教师配备了阅读书籍和书目,定期举办教师讲坛,鼓励教师将自己的读书体会和感悟“讲”出来与大家分享。学校通过“立德树人、求真求实”等活动,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弘扬教师“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方”的执教理念,“勤学、勤教、勤抓”的敬业精神,“做人要实、育人要实、治学要实”的职业操守,“持之以恒,坚定不移”的意志品质,塑造爱生如子的园丁情怀,提高教师的科学人文素养,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倡导科研兴教,窦继红校长亲自担纲生物学科“名师工作室”,“省级骨干教师”李晓东老师主持数学“名师工作室”,引领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深入思考教育前景,积极促进其专业化成长。如今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近几年来,二附中有18人获得省市级骨干教师、青年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等荣誉称号,15人荣获甘肃省“园丁奖”优秀教师、西北师大优秀教师(管理干部)、兰州市优秀教师(班主任)等称号,一大批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师专业竞赛比武中崭露头角。
学校的生命在教学,教学的基点在课堂。聚焦课堂既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方向,也是提升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学校始终紧抓教学常规不放松,以主体学习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为抓手,以夯实学生语文基础为突破口,从教师的教育和课堂教学常规上狠下工夫,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二附中在以生态教育为核心,注重人文科技并举的教育理念引领下,始终把母语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窦继红告诉记者,学校领导班子在教学实践中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中华文化之根。学语文就是亲近传统,感受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 语文课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递人的情感、传递爱与善。因此,学校在语文学科教育方面下了很大气力,逐渐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发展”、“强素养”的培养模式。正是学校对语文学科始终如一的重视,使二附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升,二附中学子在“全国汉字听写大会”中的出色表现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课堂文化。二附中人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要让学生轻负高质,教师就必须在优化教学设计上下工夫,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地动起来,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积极探索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优学优教,对新课程的课堂进行全新的思考和践行。促使学生习惯养成,个性成长,生命发展;促使教师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重建专业文化;促使二附中的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成绩不断攀升,年年在兰州市中考中成绩名列前茅。学校培养的学生,大多数进入高中后显现出了强劲的学习潜力和发展动力,深受高中教师的欢迎和好评。文化课堂,文化立校,文化育人,这正是二附中课改的精髓。
与此同时,二附中的科技、文艺、体育、爱心社团犹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壮大,结出丰硕的果实。仅计算机社团,连续两年获得省科技术创新大赛四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艺术体育等方面也不逊色,曾连续6届获兰州市艺术节金奖,连续两届荣获兰州市百所中小学优秀自编操评选活动中学组一等奖,连续两届荣获兰州市中小学羽毛球比赛中学组男女团体第一名。各类人才在二附中脱颖而出,充分显示了素质教育的张力和魅力。
衣带渐宽终不悔,丹心一片育新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窦继红一再表示,在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怀支持下,二附中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距离“引领甘肃基础教育发展、西部一流、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精品学校”的宏大愿景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开创教育新局面的历史新时期,他和他的团队将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铭记自己的光荣使命,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办学质量,践行自主发展理念,在“遵循规律、彰显个性、人人成才”的办学道路上不断探索,奋力前行,书写新的灿烂篇章。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