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问题
2015-10-14秦帆
秦帆
摘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从“五位一体”和中国共产党建设制度协调方面深化改革,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性。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解决改革动力问题,改革中必须处理好个人、群众、个人与群众的关系问题,诉诸社会的合力全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 全面深化改革 动力 个人 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8.068
Power Problems of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s
QIN Fan
(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uaqiao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361021)
Abstract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ighteen from the "five in on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ystem coordination, focus on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reform.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of reform must reform to solve the problem, must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masses, and the masses of the people in the reform, resorting to the social force of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reform.
Key words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s; power; individual; people
1 改革中的个人
历史首先是劳动群众的历史。个人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亦不可忽视。全面深化改革亦如是。要探究改革的动力问题,就必须正视改革中的个人、人民群众的作用及二者的关系。在处理这些关系之中找到改革的真正动力、合力。
个人,是改革中的关键力量,主要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重要领导人物,同时也不忽视普通个人在改革中的作用。对于个人的历史作用,总体说来,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一派夸大个人的历史作用尤其是杰出人物的作用。由于他们不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把一切都视为人的自觉的活动,这就是所谓的“英雄造时势”。另一派则过分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而打压甚至是抹杀个人的作用,即认为“时势造英雄”。二者都看不到个人和历史活动规律的桥梁——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个人的历史作用,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的条件下会发挥着相当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至今的必然趋势,要改革就必须认识、把握这一关键。
关于个人,历史、改革中的个人,列宁指出:“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也丝毫不损害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因为全部历史正是由那些无疑是活动家的个人的行动构成的。”个人在改革中的作用,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中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可小觑。同时,改革中也要有改革精神的领导人物出现。但这不是无条件的,只有改革、改革的对象有这种需要,这种人物才能出现。中国共产党和改革的领导人物的活动不是随心所欲,想改就改的,而要按照改革的规律办事、遵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行社会现实生活变迁之客观性。离开这一实际,也就无所谓改革中个人的作用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作用,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彰显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才是改革的动力所在。只要我们准确的把握住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动力,是根本,势必改革工作就要依靠群众,多听取群众的意见,理应用改革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发展和幸福来衡量改革成效。
2 改革中的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改革的动力、主体。历史上所谓的“英雄造时势”,认为有英雄人物就够了,人民群众不过是陪衬,是可以任意贬低和践踏的。从历史看现实,放眼当下,在某些地方,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何在? 改革理应认识、发挥人民群众的动力作用、主体地位。
改革的真正动力,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即“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应当注意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的民族以及在每一民族中间又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这种动机、动力“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伟大历史变迁的行动”。历史发展、促进改革最根本的动力,是广大人民群众,只有他们才是真正的改革动力。社会主义改革是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赖以生存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是实现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各种社会关系,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人民群众的动力、主体地位愈加突显。列宁指出“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不能够像在革命时期这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历史上真正的革命都是人民群众起来推翻腐朽的社会制度的结果。人民群众在社会改革的动力也展现在社会心理和思想观念层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文化的创造者,改革是人民反映时代精神的需求,人民群众的动力不仅在于物质动力,更在于精神动力。改革越是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越是符合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便越能取得人民的拥护,越能取得成功,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改革,尤其是全面的深化的改革,更应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深化,坚持群众路线推进改革深化,这才是唯一方法。而不是某些玄想家头脑中的游戏,更不是语词、文本游戏,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活动。
3 改革中的个人和人民群众
个人和群众的关系,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性问题,更是历史发展的重要问题。“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成为人民群众中的个人,个人于人民群众中,到底是沧海一粟;个人,只有正确地表达、显现人民群众所意识到的东西时,个人才能成为改革、管理中的个人。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中国自古就有“水”与“舟”之比,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历史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尤其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更应警惕历史上种种错误的做法,正确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改革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企图抛开人民来搞改革,势必会失败,甚至是被人民群众抛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伟大的个人取得巨大成功,但他们成功的背后,不仅是时代的需要和他们具备的自身条件,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顺势而为,懂得“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从国家的“管理”转为国家“治理”,这一转变,突出了国家治理主体的变化。管理是政府管人民,管一切。治理则是主体为政府,人民,社会等。让多种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国家。要实现这一战略转型,必须要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协调各方力量,尤其是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人民群众是个人,是改革领导人物产生的源泉,改革的领导人物是由人民群众中的普通个人发展而来的。必须充分重视个人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但不能脱离改革的实际和规律。凡是脱离了时代需求,背离人民愿望,违背改革发展必然性,个人注定要被历史抛弃,被人民抛弃,注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绊脚石。
4 改革的合力
改革,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厘清改革阻力与推力,形成有效、正合力的关键。历史是由“许多单个的意志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是由“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在特定的生活条件下形成的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而在形成相互交错时,个人相互影响另一个人,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因此,历史的发展结果“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历史发展这般,改革进程亦如是。虽然每个个人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实现改革的推进的,但每个个人相互“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绝不应做出“这些意志等于零”的结论。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含于合力里面的。”历史就是这样创造的,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如历史创造的合力推进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只有在个人与人民群众的有机、辩证统一中,在全社会的合力下,在各领域正向前进中,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涉险滩,破难题,啃硬骨头。
改革,最高价值是人民的幸福,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形成改革合力,就要在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中吸收正合力。坚持“五位一体”和党的自身建设的协同改革,不能偏废一隅。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只从某一方面下手,而要“十个指头弹琴”。既要改革物质生活,也要改革精神和思想观念,不能成为“跛子”改革,既要改革局部问题,也要改革全局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来源于人民群众,改革中正确处理好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关系,真正做到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3.
[2] 列宁选集(第1 卷)[M].189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 斯大林全年(第7卷)[M].
[5] 列宁全集(第7卷)[M].
[6] 马恩列斯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M].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海纳百川藏书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