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年画的文化精神

2015-10-12张扬

青春岁月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文化精神传承

张扬

【摘要】传统年画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艺术,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一种美术表达形式,它反映出了与年代相适应的文化精神,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热爱。尤其是在中国民间,年画的张贴一般是在农历新年的伊始,表达出了人们迎吉纳福、祈求平安的一种美好愿望。年画的题材多选自历史或戏曲等,是民族文化的传承,本文通过对传统年画中的文化艺术的研究,使更多的现代人了解和认识到传统年画所涵韵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传统年画;文化精神;传承

中国的年画最早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是民间艺术的先河,是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张贴年画一般是在农历的新年,表达了人们迎接吉祥、迎春纳福、祈求平安的美好愿望。年画的题材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戏曲和历史事件,是对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的传承。

一、年画的渊源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它开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汉族的民间艺术之一。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宋代以前被称作“纸画”,到明代时则成为“画贴”,发展到清代则成为“画片”,一直到清代的道光年间,李光廷在《乡言解颐》一书中称作“年画”,则统一称作为年画。年画多用于农历新年时进行张贴,含有纳福纳吉的寓意。旧年画因纸张大小及加工工艺等的不同有诸多成为,如整张大的叫“宫尖”,三开一张的叫“三才”,加工多且细致的叫“画宫尖”、“画三才”,以时间为限,六月前加工的叫“青版”,七月以后的叫“秋版”。在我国著名的年画有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南方木板年画等。

二、年画的题材选择

中国的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其题材多种多样,包罗万象,是民间文化的发展和生活百科全书。

1、神仙和吉祥物

神仙和吉祥物是年画的主要题材,尤其是在早期的年画中,大部分都是这样的题材。吉祥物的题材包括狮子、老虎、鹿、鹤、凤凰等瑞兽,还有莲花、牡丹、摇钱树、聚宝盆等,寓意着吉祥、纳福纳财、辟邪禳灾。

2、日常生活

民间的艺术家根据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感受,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农耕、节日、时事、趣闻等。通过年画的形式生动的表现出来,成为老百姓最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

3、故事、传说、戏曲

这种题材也是年画中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多取材于历史事件、民间故事、小说、戏曲及神话故事等,其中以戏曲题材为最多,比如《水浒传》、》《白蛇传》、《三国演义》、《牛郎织女》、《西游记》等。在这些题材中,使民间的老百姓增长了知识,接受了教育,是普通百姓抑郁接收到形式。

4、儿童、美人

现在我们还能见到很多关于儿童题材的娃娃年画,这种题材在民间年华中也占有很大的比例,表达了民间希望家庭平安、多子多福、早生贵子、家庭美满的美好愿望。

三、年画是中国文化的传承

1、传统年画对人民的文化教育作用

人民是我国文化精神传承的主体,但在中国古代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有机会接收到教育,而年画正是弥补了这中间的空白,起到了传承和教育人民的作用。自年画出现以来,其在人民群众之中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我国的传统绘画起始于人物画,且觉有重要的对大众的教育功能,记录人的美善德行。但至元代后,人物画渐渐衰落,而山水画渐盛,且以写意为主。而年画在此时正好填补了人物绘画的空白,遥接了古代人物画“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优良传统。尤其是选自历史故事题材的年画,如岳飞抗金、孟母三迁,又如掩耳盗铃、买椟还珠等故事,对普通人民大众有重要的教育意义。著明的杨柳青年画中的《挂角读书》,苏州桃花坞的《耕织图》,四川绵竹绘制的《文王访贤》等,对识字不多的妇女儿童、劳苦大众普及历史知识,进行道德教育的意义显著。

2、传统年画传承了民间风俗

在早期的年画题材中,多与驱凶避邪、祈福纳祥有关,表现的多是祭祀、祈祷、驱妖除怪,如门神、灶神,都是年画的最早题材之一。在《山海经》中就记载着门神为“神荼郁垒”一说。汉代时门神还是直接在门上进行绘画的,后来慢慢发展为尉迟恭、秦叔宝等历史人物。这是民间艺人根据他们保家卫国的事迹,进行了创造,被神化了的结果,但体现了我国历史文化、民间信仰的传承。现如今的河南开封朱仙镇木板年画、苏州桃花坞木板年画等年画中还能见到关于“金鸡”,“大吉”的传统门神的样板,这是自南北朝时期就产生的风俗信仰。民国时,也有关于“金鸡镇宅”的年画风俗,这体现了我国年画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关于传统文化、民间信仰的传播和继承。

四、总结

传统年画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它寄托出了人们对风调雨顺、农事丰收、家宅安泰、人马平安等祈福迎财、驱灾避邪的愿望,不仅表现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也表现出了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民俗习惯,真实地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政治事件、生活情趣,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传承史。

【参考文献】

[1] 才英明. 中国·天津杨柳青年画文化探究与产业化发展之构想[D]. 天津: 天津师范大学, 2012.

[2] 夏起聪. 文人画与中国年画的若干比较[J]. 江汉大学学报, 2002(04).

[3] 高晓丽. 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文化价值[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11).

猜你喜欢

文化精神传承
插画民族语言的探索
郭沫若《女神》意象体现的文化精神解析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江西武宁打鼓歌保护和传承的路径探讨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从中西宗教差异中透视中国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