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学心得
2015-09-21杨邦贵
杨邦贵
摘 要 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关键阶段,文章分别从教育与心理疏导的关系,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如何让学生走进你的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建立良好、平等、互信、民主的师生关系,与学生成为朋友等方面总结出在初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沟通、心理辅导、课堂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关键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初中教学 心得体会 学习主人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115-02
初中教学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过程。说它简单,是因为初中知识没有高中知识那么复杂、繁琐、深奥;说它复杂,是因为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学生生理和心理的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仅是打好学习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品质。如何将这一阶段的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如何让学生走进你的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建立良好、互信的师生关系?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减轻学习负担?如何让农村的学生更了解社会的发展?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这些问题是初中教育必须面临的问题,也是初中教育必须注重的问题,这些价值倾向、学习动力、动机、世界观、生命观等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对其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注重教育与心理疏导相结合
1.有的放矢的批评
批评要达到效果很重要的原则是弄明白学生为什么有这个问题和批评具体要解决什么问题。自己看不惯的就批评,甚至数罪并罚,常常会让学生挨了批评还不知道为什么。为此,在批评前一定要有的放矢。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不可非议,但是如果不得要领,则反而会成为问题的”根源”。
2.重结果更重过程
影响教师教学考评的最核心因素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如果教师只注重考试结果,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学习是否有效率,或者是否适合。有的甚至在学生取得了好成绩时,还不断地提醒学生还有不足,这个错误不该犯,那个错误不应该。结果让学生对自己没了信心。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结果更注重过程,只有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
3.定期与学生沟通
由于初中生常常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针对学生的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将学生从矛盾、消极、偏激、抵触的心理情绪中引导过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十分重要的。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通过简单的考试或口语,让90%以上的学生发现学习英语的荣誉感,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将学生的基础打扎实,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会发现英语不难学,上课就变为一个快乐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煎熬、漫长的过程。从简单到复杂、从概念到事例,深入浅出地、通俗易懂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
2.增加趣味性学习
在课前、课后或课中利用趣味性游戏、趣味性对话、趣味性表演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一个简单而短暂的活动,或许只需要2分钟或5分钟,但是相对于一节单调的学习就会变得生动、精彩。
3.多种教学法相结合
(1)引导型教学法
引导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主张以实践性为特征的整体性学习代替传统的知识学习行为。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学、做合一,手、心、脑并用”,真正体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性。老师改变主讲的角色,成为项目主持人或导演者,让学生集体主动参与,并且教学答案并非唯一,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讨论、交流等,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可以由教师或给学生呈现,可以是口头描述、表格、漫画、文字资料、录音、录像、多媒体等。对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独到见解充分肯定,对模糊错误的认识要及时引导和纠正。
(3)讲座式教学法
选取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和较有争议的问题,为学生开办各种相关的主题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学生谈人生,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体悟。同时也要求学生开设讲座,讲座的对象是教师和同学,讲座题目由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问题选取,讲座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为宜。
4.让学生走进你的课堂
(1)给学生表达的空间
给学生表达的空间,是学生参与的第一步。耐心地倾听学生对英语问题的想法和看法,有时哪怕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创造力,取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2)把学生导向“主动、自由”
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习与学生、教材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场所。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5.巧妙运用课堂表情
巧妙利用课堂表情,可以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可以生动、灵活的传递知识;可以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可以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当发现有的学生一脸茫然时,可能就是学生听不懂或存在模糊的地方;学生神情呆滞时,可以搞个小小的突然袭击,叫起那个学生,微笑着要求他重复问题;当有学生悄悄做小动作时,可以很自然地轻轻地走到他身边,用手摸摸他的头提醒他;当有学生在交头接耳,可以会有意识地提高或降低讲课的声音,让他感受到自己行为的不和谐。
6.减轻学生负担
对于家庭作业,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应该是适度,合理安排。作业的难易程度,作业量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接受程度来安排。尽量让学生有信心完成作业,并且在作业的过程中提高它的积极性。兼顾学习成绩好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三、丰富校园文化
学校的教育本身就是学生的一种生活,而且是重要的生活,这种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应当是五彩缤纷的,应当是幸福快乐的。不能仅仅有学习、有考试,还要有促进学生充足成长的兴奋点,有让学生留恋与喜爱的吸引点。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体验到教育的快乐。例如在班级里建立篮球小组、足球小组、手工艺小组,可以开展歌咏比赛、朗诵、演讲、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班组间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杨心德.中学课堂教学管理心理[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2]罗崇敏.生命、生存、生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周利兴.试论“三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人文社会科学专辑,20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