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课引领常态语文
2015-09-10刘英花
刘英花
与常态课堂相比,之前我是极不情愿接受赛课或者叫“秀课”的观点的,觉得这是对课堂教学的曲解。但倘若把优质课视为名师对潮流的引领,以优质课引领常态课,进而实现常态课的优质化,那赛课就具有了更大意义。下面就以赛课为例,谈谈个人对于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评价一堂语文课,标准之一是“符合教材特点,使教材得到有效使用”。教材有何特点?怎样用教材方为有效?这是个必须思考却往往被忽略的问题。关于“教什么”,结合赛课提两点建议:一是从文本特点与价值入手教;二是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需求入手教。
一、从文本特点与价值入手教
用教材教什么关涉到对课程标准的思考和对教学目标的宏观构建。要用文本教学生,那么就要将具体的文本置于教材背景之下,思考其存在的必要性及其独特价值。有了这样的认知才有对课堂走向的基本定位,即教学目标的确定。常态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缺乏对文本特点与价值的思考,聚焦于文字本身,埋下头一课一课、一单元一单元地去解决,这种为教而教的盲目状态,让语文教学陷入无法回避的尴尬。
看过一条微信,以图片的方式展示站在一米、十米、百米、一公里、十公里外看一丛树叶的不同感觉,随着高度与视野的延展,树叶由满目全景逐渐变为大背景下的小存在,直至幻化为渺小的尘埃。如果教师能把立足点上移一米,再上移一米,以两米之外的视野审视文本,那么是不是文字本身便可以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而有了属于它的独特背景,因而也彰显出文本独有的价值?
最近听两位老师讲赛课《滕王阁序》,眼前为之一亮。其中一位老师紧扣单元话题设定“赏鉴文本,领略文章所书之美;研读文本,体悟作者所抒美情”的目标,从文字本身逐渐深入文本内核,让文本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另一位老师以“知—文”“赏—楼”“识—人”为学习目标,由文及景及人,整节课极富美感与诗意,最大限度地彰显了文本的价值。两位老师的课均能从文本特点与价值入手,合理设计教学流程,这才能够体现教材特点,真正使教材得到有效使用。
反观常态的《滕王阁序》教学,老师们往往以“处理”词汇、完成背诵为唯一目标,忽视文本入选教材的初衷,导致语文教学的枯瘦与狭隘。相较而言,优质的赛课确是一种极好的引领,站在更高的高度延展视野,将孤立的文字与广阔的背景、丰富的意蕴有机整合,实现语文教学知情意行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就该走进寻常课堂。
二、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需求入手教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这话说明,教学内容、方法、过程都应依据学情而定。以一节《雷雨》赛课为例,授课教师引用陈思和教授关于“《雷雨》是一部谁也说不清楚的作品”这一评价,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出“不理解、说不清楚”的地方,并依据学生的学习困惑确立了当堂学习目标——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说不清”,初识《雷雨》的艺术魅力。这种无预设教学目标的课堂设计,更为注重课堂的动态生成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学生的“学”放在核心位置,以学定教,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课堂上,这位老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建构知识的必经阶段、必要过程,通过“质疑——解惑”,引领学生揣摩鲁侍萍“一步步相认又一次次逃避”的那种爱恨交织的痛苦和纠结挣扎的心理,以及周朴园对死去的梅侍萍与活着的鲁侍萍的巨大的心理落差与恐惧,循序渐进,将隐藏在文字深处的人性信息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将文本的价值由浅入深地清晰呈现出来。而学生思考深入,提出 “为什么见面时鲁侍萍没有立刻与周朴园相认?”“周朴园与鲁侍萍相认前后的态度反差为什么如此之大?”等有价值的问题,实现了与作者、文本的深度对话,促进了学生思维成长。这种基于学生认知基础和学习需求的解读方式,让目标设计明确,具体,教学过程扎实有效。
一堂有生命张力的语文课一定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并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建构,从而使作者内心言说与学生个体体验有机融合。精心组织的优质课比赛,一方面能给常态教学以正确的引领,另一方面也为常态课提供一面自照的镜子。倘若这二者均可周全,那便是赛课最大的成功。
(作者单位: 荣成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