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白草』
2015-09-10李世柏王清花
李世柏 王清花
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中的注释中,白草被解释为:一种晒干后变为白色的草。根据该注释,则白草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白色野草而已。然而,如果我们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话,那就不该如此解释白草。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在这首诗中,岑参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
诗题是“送武判官归京”,但这首诗表现的不仅仅是岑参和他朋友武判官的友情。他描绘的是边塞将士集体送别归京使臣的慷慨热烈的场面。“中军置酒”,是中军主帅置酒;鼓乐齐鸣,也不会只是岑判官和武判官对饮话别,而是边塞将士为归京使臣举行的盛大宴会。因此,如果说表现了友情的话,那么,应该说这首诗主要表现的是边塞将士对一位同甘共苦过的战友的情谊。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边塞将士的团结精神和昂扬斗志。
与此相映成趣的是横亘在战士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作者精心选择了西域的自然特点。仲秋反常的季候——“八月即飞雪”,且雪景瑰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极度奇寒——“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风掣红旗冻不翻。”还有不得不说的漫天狂风,风势极盛,以致于“卷地白草折”。西域的风狂是很有名的。“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以上两例亦可见出风力之大。然不如岑参一句“北风卷地白草折”见神,何也?
此“白草”不是一般的野草,而是沙漠奇珍芨芨草。
芨芨草又称席芨草,为禾本科芨芨属多年生密丛禾草,茎直立,坚韧,高约2米。冬季枯枝保存良好,特别是根部可残留一年甚至几年。芨芨草适应性强,在荒山、陡崖、卵石滩上都能成片生长。芨芨草广泛分布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多用于保持水土绿化荒山、荒坡和护路、护坝。芨芨草也是羊、牛和骆驼的饲料,其营养价值较高;同时,也可用来作造纸和人造丝的原料。
“芨芨草”早在《汉书》中便有记载,当时称作“白草”。《汉书·西域传》载:“楼兰国出玉,多葭韦、柽柳(红柳)、胡桐、白草”。颜师古注释说:“白草似秀而细,无芒,其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也。”而“白草”一名,屡见于唐诗之中。如岑参《赠酒泉韩太守》诗中便有“酒泉西望玉门道,千山万碛尽白草”之句。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的敦煌卷子中,有一首《望敦煌》诗。其中写道:“数回瞻望敦煌道,千里茫茫尽白草。男儿滞留暂时间,不应便向戎庭老。”
“白草”又称“席箕草”、“茨箕”、“塞芦”。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说:“席箕,一名塞芦,生北胡地。盖可为帘,亦可充马食者”;又说:“瓜州饲马以宾草,沙洲以茨箕”。《五代史》也说:“契丹地有息鸡草,尤美而本大,马食不过十本而饱”。这里所说的“息鸡草”,即“芨芨草”。“席箕草”一名,也经常出现在唐宋人诗中。如李贺“秋尽见旄头,沙远席箕愁”句;王建“单于不向南牧马,席箕遍满天山下”句;顾非熊“席箕草断城池外,护柳花开帐幕前”句;秦韬玉“席箕风紧马豩豪”句;以及《太平广记》中所引古诗“千里席箕草”句等等。
清代萧雄《西疆杂述诗·草木诗注》说:“席箕,一名塞芦,俗称‘芨芨草’,即《汉书》所谓‘白草’也”。看来,所谓“席箕”、“息鸡”、“茨箕”、“芨芨”,都是古代西北边地少数民族对于“白草”之称的音译。
清代王树楠《新疆小正》一书中,曾引徐松《汉书·西域传补注》,说及白草——芨芨草的特性及用途说:“白草春发新苗与诸草无异,冬枯而不萎,高三、四尺,性至坚韧,以之织物,其用如竹。惟哈喇河尔城东特伯勒古地产者最坚实,心可为箸。”此说尽述“芨芨草”的特性: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惟其如此,方显风力之猛。
一些学者明白“疾风知劲草”的道理,对此作出了精到的解释:“西域所产牧草,性至坚韧。百草折:形容风极猛烈。”(《岑参集校注》)
“西北草原上的野草,入秋干枯变白,称为白草。”(《高适岑参诗选注》)
白草是“至坚如竹”之物,它们在北风的吹拂下竟“折”,这样强烈的视觉感受,使读者真切地体会到边塞风的奇寒恶劣。
正因抓住了白草的特性,进而推断出风力之猛,故得诗人之心。既然如此,教科书上不妨将白草解释为:即芨芨草,一种茎干极坚韧,冬天干枯后仍不易折断的白色牧草。
(作者单位:民勤县第一中学
民勤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