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中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初探

2015-09-10张芳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主动探究转变观念主体地位

张芳

摘 要: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使他们在探究和理解知识时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并在学生进行知识探究时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树立学习自信心。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转变观念 主体地位 主动探究 加强练习

新课标对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还要让他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使中学语文实现高效教学,教师必须在课堂学习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他们在探究过程中拓宽思维面,激发创新意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学主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使他们的探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

一、转变教学观念,进行创新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和教师互动,实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教师要运用自由开放的教学模式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有效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在进行创新教学时,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开始,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究、讨论,提高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进行知识探究,提高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高效的教学课堂,就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深入探究新课改的要求,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符合学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使语文教学顺利进行。

1.营造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学生在轻松、活跃的状态下才能积极思考。课堂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轻松的状态下进行积极思考,促进对语文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运用问题引导,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分析语文课文,体会和感悟文章的真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方向,通过对课文的仔细阅读和思考,使问题获得有效解决。在运用问题进行设疑时,教师要深入把握教材内容,使问题有效反映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有效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3.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新课改要求教学要做到以人为本,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探究中实现高效教学效率。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不是脱离课堂,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存在的。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关注,并对他们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使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更清晰、深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在对课文内容探究过程中,和已有知识和经验产生矛盾冲突时进行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有效掌握知识。(2)在教学中,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进行知识探究和体验,激发学生从多角度对知识进行理解。但是不忽略教学的要求和方向,在学生形成不正确的理解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提高自学探究效率。(3)在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要对他们的情感和语气进行指导,必要时进行示范阅读,让学生运用切合情境的语气和语调阅读。

4.正确运用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时,教师要对他们取得的探究成果进行表扬和激励,使学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激发他们更积极地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究分析。教师对学生的及时评价,犹如给学生注入了强心剂,能够激发他们巨大的内动力,使学生产生努力学习的欲望,进行高效学习和探究。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和积极性的评价,使学生通过多元、及时的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改正学习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学习其他学生的优点,在积极的探究过程中发展语文思维能力。

5.加强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能否灵活运用,对中学生而言,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为此,我针对不同的知识版块,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夯实基础——硬笔书法每日一页,字词听写“循环放映”;增加积累——课外阅读每日一段,读书笔记(摘记)天天都写;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系统指导,反复锤炼;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置,借“题”发挥,大作文紧扣课标和中考方向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大胆发挥。从基础到提高能力直至学以致用,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有恒地训练,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兴趣的指引下积极地吸取新知识,通过对知识的运用促使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构建语文知识体系。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要努力探究教材内容和新课改的要求,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使语文教学课堂真正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场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主动探究转变观念主体地位
构建高效复习课堂的教学研究
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过程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