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2016-11-23任琪龙曲耀稼
任琪龙+曲耀稼
摘要:良好的社会救助制度是解决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还停留在补缺型、济贫型的阶段,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社会救助制度,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社会救助制度的实际情况,探讨我国现有新型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社会救助;制度创新;转变观念
中图分类号:F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70-01
社会救助体系,是指政府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特殊困难而设计的一系列制度,以及为保证这些制度的运行而形成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网络、物质技术条件等要素有机结合的整体。然而在具体的实施中,社会救助制度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社会救助对象的非多元化,没有实现城乡统筹,项目单一,理念落后,救助水平较低。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这些问题显然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相违背,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深化改革,创新救助内容、形式和方法。
一、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现状
2014年2月,国务院颁布《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并于5月1日起施行。《办法》第一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综合构建了社会救助体系,明确社会救助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八项制度,成为社会救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中央政府的正确指引下,我国的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社会救助的托底保障作用充分显现;二是农村“五保”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应急能力增强,四是救助范围扩大。
二、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一是城乡之间的社会救助不能协调。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迟迟不能开展,有许多地区农民不能享受到制度性救助,城乡社会救助在制度设计、资源配置、服务管理上存在差异,城乡统筹发展不够;二是救助方式单一和水平较低。现有制度相当一部分沿用较低的标准,生活救助,其他救助项目没有形成良好的网络;三是社会救助能力薄弱,信息化水平滞后。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信息化平台和跨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全面建立,基层社会救助经办力量薄弱,社会救助监管力度不够。五是社会救助资金负担不合理。在制度上关于强调地方责任,由地方政府和乡镇、村集分别筹措所需资金。六是社会救助的资金不足。我国社会保障所需要的资金非常巨大,可分配给社会救助的资金有限,再者由于我国的贫困人口基数大,人均可获得的社会救助资金就十分有限。
三、国外社会救助制度与我国的对比
国外对社会救助制度的研究起步较早,也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国外多数学者认为,政府应该为低收入者提供持续的救助,这种救助也应该受到法律和各种途径的有效监督。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分类,可以分为自保公助型、国家福利型和自我积累型。在自保公助型国家当中,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而笔者认为美国采取的社会救助制度模式是“综合型”模式,德国 “针对型”的社会救助制度模式。在国家福利型当中,以英国和北欧五国为代表,采取的社会救助制度模式是“全面型”模式。新加坡是自我积累型国家的典型代表,新加坡采取的社会救助制度模式是“自立型”模式。除此之外,巴西采取的社会救助制度模式是“济贫型”模式。
当前,我国已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为核心,以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总结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的特点,可以定位为补缺型和济贫型。
四、我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措施
(一)切实加强社会救助统筹协调。
强化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强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的衔接,形成有层次的生活救助保基本、专项救助解专门困难的救助体系。
(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立法。
要充分发挥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在社会保障中的突出作用,就必须尽快推动社会救助相关法及专项救助法律的出台,对社会救助的实施主体、对象、标准、范围、期限、条件、监督、责任、义务等方面进行规范,使救助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保证社会救助公开、公平、公正,发挥社会救助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兜底”功能。
(三)加大对社会救助的资金投入。
完善社会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政府安排的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社会救助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提高的增长机制。在中央财政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科学合理设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分配因素,继续开展绩效评价,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引导地方各级财政也不断加大投入。同时,盘活存量资金,减少资金结余。
(四)继续强化社会救助规范管理。
努力提高管理水平,真正做到规范便捷、公平公正、透明高效。一是继续强化救助对象科学认定,将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作为社会救助规范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二是进一步优化审核审批流程,严格规范流程。针对遭遇急难困难的群众,建立审核审批“绿色通道”,及时给予生活救助,确保困难群众的诉求迅速得到响应。三是认真实施社会救助绩效评价机制。
(五)转变观念。
想法设法做好宣传工作,转变政府及民众的思想观念,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救助观念。要树立一种受助与国家然后努力发展自己,尽可能自食其力改变现状的思想。国家树立积极救助和发展个人相结合的理念。
五、小结
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仍然存在这许许多多的问题,任重而道远。幸运的是,随着国力强盛和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改革发展关键期,国家已经对社会救助制度的方方面面做出改革,在制度设计、救助范围、救助方法和救助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相信社会救助制度会越来越先进,为我国脱离贫困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增毅.中国社会救助制度:问题、趋势与立法完善[J].社会科学,2014,12:91-101.
[2]朱一丹.社会救助制度的中外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3]肖艳辉.社会救助国家责任模式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