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收期对药用菊花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2015-09-09白晓艳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草苷奎宁成份

白晓艳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别名白菊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为花序,是我国传统的大宗药材品种,可药用、食(茶)用,用途广泛。菊花春季发芽早,落叶迟,生长适宜温度15~25℃[1-2],是适宜核桃林间作的经济作物。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花芽分化的临界日长 12~13h,5~15℃是开花的持久适温[3],此期核桃已进入落叶期,菊花在核桃采收后大约仍有2个月的生长期,且花朵收获期核桃已基本落叶。菊花采摘费工费时,生产上普遍存在为图省时省力待花朵全部开放后一次采摘的问题。由于菊花花期长,不同成熟期花朵的产量和有效药用成份差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材产量、质量和经济收益。为了提高菊花的产量和质量,本次开展了不同采收期对菊花产量和质量影响的研究。

1 研究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研究区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的涉县,太行山东麓的深山丘陵区。本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4℃,年日照时数2571.3h,太阳辐射年总量5.0×105J/cm2,无霜期约 180d;年平均降水量 571.1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春旱发生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本区属植被区划属华北山地植物亚地区,山地丘陵以褐土为主,主要植被类型有侧柏林、油松林、栎林和荆条-酸枣灌丛等。涉县山多土少,耕地面积有限,山坡地、梯田及田埂坡脚多栽植核桃、花椒、柿子、黑枣等生态经济树种,林下光照条件较好,适宜种植多种矮秆农作物,形成了太行山区典型的农林复合经营。

1.2 试验材料

试验地设在涉县南沟村南向山坡梯田,石灰性褐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试验地5a生嫁接核桃树,南北向定植,平均树高2.8m,平均基径6.5cm,株行距4m×4m,管理水平中等,乔木层植被盖度约60%。

试验材料为核桃林当年间作的菊花苗,栽植时间3月中旬,株行距40cm×35cm,成活和生长情况良好,9月中旬营养生长停止后平均苗高约50cm,植被盖度可达70%。

1.3 研究方法

于菊花花期按开放程度分别选取花蕾期(花冠开放程度50%~60%)、盛开花(花冠开放程度90%~100%)和盛花末期(花冠开放程度≥100%)的花朵各60朵,选花时要注意选择顶端花,85℃恒温烘干后称取质量,分析不同采收期对药材产量的影响和有效药用成份含量的影响。

分别3种花朵按照《中国药典》[4]规定的方法测定其药用有效成份(绿原酸(C16H18O9)、木犀草苷(C21H20O11)、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C25H24O12))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1.3.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表1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8nm。理论板数按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峰计算应不低于8000。

表1 梯度洗脱时间及流动相溶液浓度

1.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绿原酸对照品、木犀草苷对照品、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70%甲醇制成每 1mL 含绿原酸 35μg,木犀草苷 25μg,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80μg的混合溶液(10℃以下保存)。

1.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一号筛)约0.2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确加入7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5kHz)4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滤,取滤液。

1.3.4 测定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将测定结果进行标准曲线拟合得出各测定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采收期对菊花产量的影响

已有对金莲花的研究表明:不同采收时期的花朵产量和有效药用成份有显著差异[5]。本次对不同开放程度的菊花的单花质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3个时期菊花花朵鲜质量和干质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盛花期最高、盛花末期次之、花蕾期最低(表2)。单花质量的差异显然会进一步影响菊花的单位面积产量,由此推算适时采收可较菊花全部开放一次采收约增产20%。生产中,由于分批适时采收能节约更多的营养以供后续花蕾开放,实际所引起的增产效果可能更大。

表2 菊花采收期对产量的影响

2.2 采收期对有效药用成份含量的影响

采收期不同,花朵中有效药用成份的含量可能会有一定变化。表3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方法,对干燥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酰基奎宁酸3种有效成份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菊花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绿原酸(C16H18O9)不得少于0.20%,含木犀草苷(C21H20O11)不得少于0.08%,含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C25H24O12)不得少于0.70%。表3结果表明:3种开放程度花朵的干燥品中各有效成份含量均达到了药典规定的标准,说明核桃菊花间作种植可以收获质量达标药材产品。绿原酸有抗菌消炎的功能,是菊花最主要的有效成份,以盛花期药效最高,盛花末期次之,花蕾期最低;木犀草苷和酰基奎宁酸以花蕾期最高,分别达到0.214%和1.623%,盛花期和盛花末期差异较小。综合比较盛花期和盛花末期的有效药用成份,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绿原酸和木犀草苷上,总体可以认为两者差异较小。

表3 不同采收期菊花有效药用成份含量

3 结论与讨论

本次研究表明:菊花应在花朵盛开时分次收获,可明显提高单花质量和药材产量,较一次采摘增产约20%。核桃林间作菊花,菊花的有效药用成份含量达到了《中国药典》规定的各项标准,可以生产质量达标的药材产品。

菊花中绿原酸含量以盛花期含量最高,花蕾期木犀草苷和酰基奎宁酸的含量较高,且盛花期和盛花末期的有效药用成份相近。因此盛花期收获的产品质量最好,但菊花生产一次采收所获得的仍为达标产品,分批适时采收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产量方面。

[1]于红芳.不同品种菊花光合特性及盐胁迫抗性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0,7-8.

[2]何万里,夏富平,等.核酸、蛋白质代谢对菊花花芽分化的关系[J].园艺学报,1993,20(1):99-100.

[3]倪月荷,汪觉生.菊花栽培与鉴赏[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5]王振鹏.金莲花采收、加工对产量与药用价值影响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11,(1):20-22.

猜你喜欢

草苷奎宁成份
奎宁手性催化合成苯并噻唑氨基酸酯反应机理研究
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木犀草苷的浓度*
咖啡酰奎宁酸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绩优指数成份变更与一周表现
两市主要成份指数中期成份股调整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for Rotating Machinery Condition Monitoring Using Vibration Signals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花泌炎灵片中木犀草苷含量
欧盟禁止在化妆品成份中使用3-亚苄基樟脑
木犀草苷的药理作用研究
Box-Benhnken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的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