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酮病相关内容研究

2015-08-15郝凤龙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产奶生物体酮体

郝凤龙

(朔州市畜牧兽医局,山西 朔州 036002)

随着2008年“三鹿事件”以来,我国国民对于乳制品的质量越来越关心,其不仅关心乳制品的加工质量,对于奶牛的产奶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酮病是一种奶牛常见疾病,受到业内的高度关注,其临床表现明显,但部分隐性病症的症状则不是很明显,往往会导致人们忽略。

1 酮病的概念

奶牛所患有的酮病一般是在其分娩后1周到6周之间发生的,尤其是产奶量较高的奶牛更容易患上此类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营养代谢不平衡而引发的代谢类疾病,奶牛在发病的过程中,其血液、尿液以及乳汁当中的酮体含量会异常升高,而血糖含量则会降低,呼出的气体具有烂苹果味。同时奶牛本身的消化机能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导致食欲下降,胃肠道蠕动能力减弱。奶牛一旦患上此类病症,其产奶量就会不断下降,即使自愈后也会明显降低。根据其发病原因不同可以分为原发型、继发型和营养失调型三种。

2 奶牛酮病的发生机制

β-羟丁酸是生物体内合成酮体的主要物质,它能够在生物体内进行循环运输。一旦奶牛胃部的丙酸浓度下降后,β-羟丁酸就会被当做糖分的先质物质进行分解,影响了奶牛体内的血糖浓度,使得奶牛无法得到能量,导致细胞和组织的新陈代谢受到极大的影响,对于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会不足。此时生物体会自动将脂肪转化成为糖苷,此时就会造成草酰乙酸被大量用于合成糖类化合物,使得乙酰CoA物质无法参与到三羧酸循环过程中,全部进入了酮体的合成过程,因而使得酮体的浓度不断升高。

3 实验材料

选择的奶牛是奶牛场当中分娩2次到6次的奶牛当中选出的,分别将其分为产奶前期组、产奶中期组和产奶后期组,每组45头奶牛,在进行实验前,均采用常规饲养管理方法。

4 实验方法

在实验开始前,分别从每个奶牛身上采集血液,在清晨奶牛未进食状态下,取颈部静脉血作为标本,并对血液进行肝素钠抗凝处理。将血液样本放入离心机当中进行离心,速度为每分钟3000r到3500r,共需离心10min。提取离心后试管当中的上清液作为血液样本,根据实验试剂用途将其分类转移如容量为1ml的EP管当中,并放在恒温冷冻箱当中进行保存,温度设定为零下20℃。

实验过程中应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奶牛血浆的当中丙二醛的含量,利用溴甲酚绿比色法测定血液当中的白蛋白含量,利用菲啉比色法测定血液当中的总抗氧化能力,利用双缩脲法测定血液当中总蛋白的含量。

在奶牛的血液当中所含有的TP和ALB是两种能够直接反应生物体肝脏功能的生化指标,它的含量直接影响了肝脏损伤的程度,并且能够提高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能力,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侵害,能够有效预防继发型酮病的发生。同时,血液当中的TP是在奶牛肝脏当中合成的,当奶牛患有酮病时,肝脏免疫功能负担加重,就会导致这两种物质的合成量降低,当血液当中TP含量低于57g/L时,ALB低于21g/L时,则提示奶牛出现肝功能损伤,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症状仅在肝脏病症较为严重时才会显现,因此利用这两类物质数据测量奶牛酮病并不灵敏。同时可以得出,血液中酮体含量和血糖含量呈负相关,这主要是由于在奶牛患有酮病时,其体内的糖分无法得到应用的补充,导致奶牛会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此时奶牛机体内的脂肪则开始被用于合成糖苷。在脂肪代谢循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NEFA物质,这些物质会随着血液进入到肝脏当中,加重奶牛肝脏的负担,加剧负面临床症状。同时,在生物体内糖分含量降低时,其磷酸甘油的合成量也会下降,使得多余的NEFA类物质无法进行转化,导致大量的积累。并且在积累的过程中产生氧化反应,生成大量的乙酰乙酸CoA。这种物质经过缩合分解反应后会生成β-羟丁酸,造成酮体含量明显增高。

同时,奶牛在患酮病后血清当中的TAC和GPX功能严重下降,但MDA的浓度却异常升高。这主要是由于奶牛体内酮体浓度提升,引发新陈代谢紊乱,使得自由基消除能力被大大削弱。研究显示,当奶牛体内的BHBA和NEFA浓度上升时,就会引发体内自由基的不断增加。同时奶牛患病期间食欲较差,体外硒元素的摄入量减少,这也使得以硒元素为诱导的GPX能力下降。而MDA的合成与自由基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得丙醛的浓度异常升高,而这也就说明了丙醛浓度与奶牛血清中酮体含量呈正比。

5 结语

奶牛酮病对其体内新陈代谢造成极大的影响,导致部分指标发生波动,进而影响奶牛健康和产奶质量,需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导致乳制品品质下降。

[1]王仁建,邱洪,王昌玉,等.奶牛生产瘫痪和奶牛酮的鉴别诊断及防治[J].畜禽业,2012(11):48-49.

[2]何生虎,晁向阳,王明成,等.奶牛酮病的发病机理研究现状及进展[J].草食家畜,2014,09(03):124-125.

[3]朱金凤,曹智高,庞歌,等.符合菌发酵剂对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试验[J].河南农业科学,2012(07):117-119.

[4]贾荣玲,王玲.高产奶牛酮病的综合防治[J].技术推广,2012(28):71-72.

猜你喜欢

产奶生物体酮体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和尿液酮体水平与出生结局关系的研究
轻乐章可助母羊多产奶提高羊羔成活率
尿酮体“±”或“+”代表啥
生物体的氧感受与适应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天津地区不同季节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半胱胺和酵母培养物添加量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
奶牛都是母的吗?
对尿常规检查中酮体的观察
妊娠期妇女尿酮体检测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