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睑成形术后上睑下垂的二次手术矫正

2015-08-09王莉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睑下垂重睑上睑

王莉莉



临床总结

重睑成形术后上睑下垂的二次手术矫正

王莉莉

重睑成形术; 上睑下垂; 二次矫正术

重睑手术是最常见的手术,主要是对患者的上睑皮肤以及皮下组织的结构进行改变,以满足患者的求美需求[1]。但重睑成形术后上睑下垂需要二次手术来进行矫正[2]。自2014-2015年,对20例重睑成形术后上睑下垂的患者进行了矫正,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43岁,平均(26.75±3.10)岁。轻度上睑下垂患者11例,中度上睑下垂患者6例,重度上睑下垂患者3例。其中埋线法所致上睑下垂6例,3点法所致上睑下垂9例,切开法所致上睑下垂5例。

2 方法

⑴对原行埋线重睑的患者将缝线拆除,对有粘连紧密的患者将粘连松解,并用眶隔脂肪填充以防止再次粘连;浸润麻醉后沿原重睑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对埋线重睑的患者将缝线拆除,对有粘连紧密的患者将粘连松解,并用眶隔脂肪填充以防止再次粘连;分离出眼轮匝肌,显露睑板全长及肌筋膜浅层,剪开腱膜、眶隔、提上睑肌腱膜,抽出显露的橡皮带,在提上睑肌剪断线之上2 mm处做3根缝线各自结扎,沿预定提上睑肌直剪刀剪断线以,将提上睑肌缝于睑板上[3]。找到患者的提上睑肌并检查有无损伤情况发生,对有提上睑肌破裂的患者应进行修补,并根据患者的上睑下垂程度进行提上睑肌的折叠。⑵对3点法及切开法所致的上睑下垂患者距上睑缘5 mm处设计重睑线,与上睑弧度平行,与睑缘全长一致,沿设计线切开上睑全层皮肤,切除切口下条状眼轮匝肌,深达睑板及肌筋膜浅层,显露睑板全长及提上睑肌附着处,彻底分离周围组织,解除紧张张力,彻底止血后,在提上睑肌剪断线之上2 mm处做3根缝线各自结扎,将提上睑肌缝于睑板上。提上睑肌折叠同上。

3 结果

20例患者术后7 d拆线,切口Ⅰ期愈合。术后上睑下垂均得到矫正(图1);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情况。

图1 上睑下垂术前 图2 上睑下垂手术矫正术后20 d

4 讨论

随着整形美容业的蓬勃发展,进行整形美容手术的人越来越多。目前,重睑成形手术主要有埋线法、3点微创重睑成形术和切开法等。采用埋线法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形成的重睑形态自然,但埋线重睑的线结有滑落的可能,会导致重睑消失[4];切开法的效果能够持续较长时间,但是对患者的损伤较重,因破坏了患者的皮下静脉、淋巴的完整性,阻碍了血液及淋巴的回流,致术后肿胀明显,且恢复的时间较长[5];3点微创重睑成形术与切开法相比,对患者的组织损伤较小,不损坏患者的静脉及淋巴回流,与埋线法相比,稳定性较高[6]。

对重睑术后早期出现上睑下垂的患者,可给予热敷、红外线理疗等[7]进行处理;若患者术后1个月上睑下垂逐渐改善,则应继续进行理疗并观察;若患者术后3个月仍无明显的改善,则应采取手术方式进行矫正。联合筋膜悬吊术(conjoint fascial sheath, CFS;来自于WhitnaⅡ博士1932年发表的临床解剖经典论文“Conjoint Fascial Sheath of the Levator and Superior Rectus Attached to the Conjunctival Fornix”,译为附着于结膜上穹窿的提上睑肌与上直肌的联合筋膜鞘,简称联合筋膜鞘,或者“check韧带”),CFS是一个与提上睑肌完全平行相随且有弹性的结缔组织,通过它可以代替提上睑肌,把患者的上睑睑板悬吊固定于眼部自身组织CFS上,力量方向与人体自然的上提睑肌LPS(levator palpebrae superioris)一致,动态提升患者的上眼睑高度[8]。

手术医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审美观,熟练掌握解剖学知识,还要有精湛的手术技巧。重睑成形术看似简单,但却是整形外科出现问题最多的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上睑下垂等[9]。原因:⑴可能为重睑成形术后肿胀所致,这种是可以恢复的,属于暂时性上睑下垂;⑵埋线法时,皮肤与睑板、上睑提肌腱的缝合点位置过高[10];⑶切开法时,由于重睑设计过宽,缝合时将腱膜固定在上睑提肌腱膜上引起的出血。另外,患者在行重睑成形术前,原有的轻度上睑下垂,如果直接行重睑成形术,因术后缺陷暴露,上睑下垂可能会更加严重[11]。不同原因引起上睑下垂的处理方法:⑴早期应予热敷、红外线理疗等处理方法,若1个月有改善,则继续理疗观察,若无改善,则应进行矫正;⑵埋线法导致的上睑下垂,应将缝线拆除;⑶切开法导致的上睑下垂,应对粘连进行松解,对眼轮匝肌瓣和眶隔脂肪瓣进行处理,若上睑提肌受损应予修补[12-13]。

为了预防重睑成形术后上睑下垂并发症的发生,医师在患者行手术前应仔细检查患者是否有上睑下垂,如有上睑下垂不应单纯行重睑成形术。设计重睑线时不宜过宽,进针时避免因位置过高而损伤上睑提肌,勿过量切除患者的眼轮匝肌或者眶隔脂肪。

[1] 周孝麟. 横切纵缝法矫正内眦赘皮[J].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1,(6):366-367.

[2] 王丽娟. 双眼皮手术审美知识及操作技巧[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13):207-208.

[3] 司小强, 杨国虎. 改良三点式重睑术与传统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疗效对比[J]. 中国美容医学, 2014,23(5):363-365.

[4] 孟宪勇, 陈 伟, 徐晓宇, 等. 重睑成形术联合内眺赘皮矫正术576例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22):180-181.

[5] 谢云粤. 三点微创小切口在重睑成形术中近期临床效果观察[J]. 当代医学, 2013,19(29):110-111.

[6] 姚 冰, 黄卫虎. 重睑成形美容手术50例临床效果观察[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3,11(5):434-435.

[7] 马 力, 任 冲, 齐彦文, 等. 改良横切纵缝法联合重脸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J].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2,(3):143-151.

[8] 徐学东, 郭云莉. 三点微切口重睑术184例临床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 2014,23(1):9-10.

[9] 赵煜楠, 薛春雨, 李军辉, 等. 三点式小切口重睑成形术229例分析[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0,21(7):425-426.

[10] 张梦媛, 杨 虎, 李彩云, 等. 切除整条眼轮匝肌的三点式重睑术60例分析[J].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2,28(6):457-458.

[11] 司小强, 杨国虎. 改良三点式重睑术与传统重睑术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疗效对比[J]. 中国美容医学, 2014,23(5):363-365.

[12] 唐建兵, 李 勤, 程 飚, 等. 重睑术后上睑下垂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临床眼科杂志, 2011,19(2):133-135.

[13] 唐建兵, 李 勤, 程 飚, 等. 中重度上睑下垂的术式选择与应用[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0,21(7):414-415.

110011 辽宁 沈阳,沈阳名流整形美容医院 作者简介:王莉莉(1975-),女,辽宁人,主治医师.

10.3969/j.issn.1673-7040.2015.12.020

2015-08-28)

猜你喜欢

睑下垂重睑上睑
上睑脂肪的解剖特征及临床应用
赫林现象及其对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的影响
重睑修复术后重睑凹陷过深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联合筋膜鞘-睑板-上睑提肌联合切除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上睑提肌腱膜与眶隔筋膜复合瓣前徙在轻中度上睑下垂中的观察
重睑失败?
静置法自体脂肪多层次填充上睑凹陷的疗效观察
Ascher综合征的整形外科治疗
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