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视野下中西方师道观的异同
2015-08-05张燕巫斌
张燕+巫斌
摘 要 从教育学的角度审视“教师”这一人类职业而形成的观念可以称为“师道观”,对此,自古以来,中西方的教育学家都给出了深刻的认识。比较教育学认为,比较不是简单的两两比对,而是找出差异中的联系。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随着全球化、教育现代化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也必须走向世界。西方国家对于教师职业的新认识,也可以和我们中国的传统师道观互相融合,为新世纪我们重新认识教师角色提供更加丰富和有益的视角。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比较教育 师道观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7.002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eaching
Professional Views in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Vision
——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ZHANG Yan[1], WU Bin[2]
([1]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20;
[2] 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Abstract Examine "teacher" of the human occup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can be called "Teachers view", which, since ancient times, in the Western educators are given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believes that comparison is not a simple pairwise comparison, but find the differences in contact. Han Yu believes that "teachers are so preaching, Tuition, doubts also"; however, as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of China, China's education must be to the world. Western countries for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and we can also traditional Chinese Taoist teacher convergence for the new century, we again provide a ric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teachers and useful perspective.
Key words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view
中国古老的教育文献中有丰富的对“为师之道”的阐述,比如韩愈的《师说》,其中的不少见解至今仍然给人们很大的启发。例如韩愈提出了尊重师道对于净化社会风气,净化学风的重要性的观点;提出了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观点;提出了择师应不分贵贱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又根据“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事实,认为“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等等有益的观点。在韩愈当时所处的时代,提出这些观点,可以说是非常具有先进性和批判性的,即使现在看来也不乏有新鲜的感觉。中国自古以来深受儒家学说影响,而儒家学说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礼教,“师之所存,道之所存”,“师道尊严”等等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但是,随着当代中西方交流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开放、教育现代化等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有效地丰富对教师职业和教师工作的认识,如何扬弃、融合西方国家对教师的研究成果,是建构当代“师道观”和重视师德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1 中国传统的师道观
中国传统的师道观,是把教师作为代表儒家伦理纲常之“道”的化身而展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地位至高无上,教师的社会角色却被定格为一位安贫乐道的“传道者”角色。直到现代中国社会,这种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学生在教师面前战战兢兢,而教师也备感责任重大,双方都背负着很大的社会角色的压力,而这种压力的来源之一就是受传统师道观的深入骨髓的影响。韩愈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其实以现在的现实看来,并非是“不传”,而是缺少了创新。
中国传统的师道观,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围绕着“求道”而展开。首先,“师”与“道”是不能分开的。儒家的道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之间一脉相承。但是在孟子之后,这个道统便有日渐衰微的危险。韩愈也感叹“师道之不复可知也”。因此,道统的捍卫需要后来的儒者和教师来承担,后来的教师也就成了“道”的继承者,成了“道”的化身。
其次,还是以上一点的延续。师是道的载体,无师则不足以传道;道是师的依归,无道则师无以自存。韩愈因此说过“师之所存,道之所存”。而道,在古代中国,主要指维持统治阶级统治社会的秩序;在现代中国,主要指维持人际关系和谐的“做人道理”。
第三,中国传统的师道观,强调“师严然后道尊”。不仅师不能叛道,并且因为师乃道的化身,也要求生不能叛师。用荀子的话来说就是“言而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纳,朝士大夫遇诸涂而不与言。”可见,师生之间因为道的缘故,师生关系也变得严肃而紧张。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在如此强调道统和尊严的前提下,师生关系是严肃和抽象,由于教师是“道”的化身,师生间等级关系明显,因而师生之间是无法建立现代教育所倡导的自由、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的。
2 西方国家关于为师之道的认识
西方教师一词是由“教仆”一词演化而来,教仆是专门侍侯和陪伴贵族奴隶主子女上学的奴隶,后来也多由被释放的奴隶担任。到中世纪的时候,教师均由僧侣担任。直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随着教育的制度化,教师逐渐变成一种专业人员。
在西方,关于教师使命的观点,最为人熟知的可算是亚里士多德所倡言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苏格拉底也曾经说过:“美德即知识”。可见,西方的传统是把对知识,对真理的追求,放在对教师的尊重上面。而德国学者韦伯更是鲜明地指出:“教师不应该是领袖!”在他看来,(大学)教师不应在一个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被要求保持沉默的课堂上,扮演一种政治鼓动者或道德领袖的角色。如果他一定要这么做,那么,他就应该离开教室,走到(大学)教室外面无论他喜欢的什么地方去。在韦伯看来,教师应该是给学生更多的科学素养上面的教益。他认为,教师可以做的,是以下三点:首先,向学生传授一些技术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的方法,以便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知识对生活进行更好的控制;其次,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以及掌握这些思维方法所必需的手段和训练;最后,尽可能使学生形成“头脑的清明”,即培养学生在达到特定目的时,能够为自己选择所需手段的合理性提供经验性证明的能力。可见,韦伯观点的实质是,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方法,而不应该介入到学生的价值选择过程中。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也反对教师干涉他人的价值选择,他的哲学立场是“自由选择,自己负责”。个人的信仰和价值观是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要过的生活,并对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任。教师作为一种社会分工的职业,并没有因此便赋予比学生具有更高人格地位的内涵。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知识上的传承,在人格上却是平等的。因此,西方的师道观中并没有类似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历史传统。西方的师道观更加注重教师教师“知识论”价值,教师更多的是的知识的传播载体,而不是传道者的角色。可见,西方的师道观和中国的师道观在深层次的内涵上是大异其趣的。
3 教育现代化视野下中西师道观的融合创新
中国自鸦片战争后开始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器物之学,学习西方的制度,但是在思想观念上的学习幅度却不见得有多大的进步。张之洞提出的“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思想,遭到清末维新派的强烈批判。但是,维新派最终还是失败了,传统的强大势力不允许中国进行深入骨髓的改革。作为维新派所留下的唯一硕果也是走了样的京师大学堂。西方文化对古老中国文化的不断冲击,使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才能应对的问题。改革已经不可避免,如何在保存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吸收西方更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文化,是每一个思考中国前途问题的人士所绕不过的问题。而教育是传授知识、传承文化的社会机制,在中西文化的撞击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强烈的冲击。如何重新认识教师的角色?如何正确定位教师的历史使命或者说是社会职责?如何观照师生关系?等等一系列有关师道观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西化。完全西化更是数典忘祖且埋葬了中国灿烂的文化传统。为此,在现代化、全球化及多元、多变、多样的社会现实面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运用辩证法的眼光分析问题,无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或是西方文化,都必须有扬弃的精神。扬什么?弃什么?就是构建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没有扬弃的过程,谈不上融合创新。比如,中国传统师道观中有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观点我们是必须继承的。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吾师”,闻道有先后,只要对方有比自己高明的地方即可作为自己的老师。在这一点上,也颇有西方知识论的色彩。总之,我们应该继承的是求知的态度,而不是超越了知识层次的价值体认。
在知识的领域内,教师可以做一个求取学问的“引路人”,而不是“道”的载体。教师可以在传授相关的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可以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清明的理智判断能力。
在价值的领域内,教师可以做一个遭遇价值困境学生的平等的“对话者”。教师不应该时时告诉学生应该这样去做,但是他可以与学生一起对价值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看法。并可以帮助学生分析不同的价值选择所产生的不同结果,鼓励学生勇于选择,并对自己所选择的承担责任。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学校教育质量成为了社会一个热点问题。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高考独木桥、教育致贫等现象为社会大众批评、争议许久。这些问题的凸显,固然有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原因,但正如一句谚语所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校教育问题,固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其中的主要矛盾,笔者认为,师资水平是决定性的原因之一。师资的水平,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更取决于教师自己对教师职业和教学过程的认知水平。因此,“师道观”的研究,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形而上学,而是对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指导意义的理论。形成正确的“师道观”,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师资水平,推动学校的本真职能的发挥——促进个体个性化和个体社会化,真正使学校教育成为奠定一生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 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说[M].北京:三联书店,1984.
[3] 孙昌武选注.“师说”.韩愈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