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尉
2015-12-24迟文珠
摘 要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实现路径,而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功能,同时抓住教育现代化的普及化、国际化、个性化等主要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方法和路径探索的前提与关键。结合现实问题和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我国需通过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信息资源的公建共享机制等具体方法与措施的进一步开展与强化,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 信息化 教育现代化 信息技术 网络平台
步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互联网的普及也使社会信息量膨胀,产业格局发生变化。新的时代更加重视人才,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推进教育现代化,才能促进教育的进一步普及,为人们终生学习和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平台,而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保证。如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1.政策支持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于我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对于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通过信息化推动其他各个领域发展的战略方案也逐步出台。教育部正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中坚持科教兴国的原则,明确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国家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规模,2011年以来,我国的政府教育信息化投入较往年增长幅度加大,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物质支持。
2.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扩大教育系统的网络覆盖范围,提升网络质量,搭建网络学习的平台,拓宽人们获取知识信息资源的渠道,提高人们获取知识信息资源的效率,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在我国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财政支持下,2011年以来,我国的教育行业IT投资总规模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已逐步建立起专门的教育卫星视频传输系统和传输网络,并在部分学校建立了远程教育试点。以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为例,作为我国主要远程教育平台,CERNET拥有自己的高速主干网,目前已建成20000公里的DWDM/SDH高速传输网,该网络按照分布区域的层次分为四个级别[1],覆盖了全国的200多个城市、2000多所学校及科研单位,并拥有近三十条国际信道。在网络平台建设方面,我国通过镜像、链接等形式建立不同层次的教育信息资源库、虚拟学校、虚拟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等。
3.形成了较成熟的教育软件工具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下,企业也逐渐瞄准了教育软件产品这个市场,随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相关技术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教育软件工具投入市场,这些教育软件工具使网络平台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对于提高教育相关工作的效率,推进教育管理向现代化迈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网上阅卷系统、成绩分析系统、招生管理系统等,目前已经在我国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二、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具体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体来说,近年来,我国通过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向已经确定,并已经进入具体实施状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之处体现了我国对于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路径方法还不明晰,有待进一步全面化、合理化、科学化。
1.师资力量急需跟上
国家在重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网路平台搭建的同时,却没有注重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这导致许多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跟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滞后于现实需求。由于高素质、信息技术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的缺乏,导致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不高。目前,虽然教育信息资源的种类日渐丰富,有视频教程、课件、题库等多种类型,但整体质量偏低,缺乏优质的教育信息资源。学习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然而,由于国家在教育信息资源的项目建设方面缺乏统筹管理,导致教育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合理性。有些领域的视频课程、课件资料很多,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而有些领域的视频课程、课件资料则非常缺乏。
2.软硬件投入比例不均衡
随着国家加大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息化的软件产品滞后于硬件环境的问题日渐凸显。这使得教育的硬件环境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无论在校师生还是社会人士都无法充分享受教育网络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的技术成果。目前,教育相关软件的开发更多的是以企业、事业单位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缺乏国家的宏观指导、规划和调控。由于单个企业、事业单位的实力有限,研发出来的软件往往功能和涉及的学科过于单一,且相互之间对接性不强,难以整合,有的甚至无法兼容,这就阻碍了教学效率和教育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从整体来看,教育软件产品还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大大浪费了研发资源。
3.教育信息资源的区域分配不均衡
推进教育的普及化、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是教育现代化的宗旨。然而,由于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需要大量资金和尖端技术的支持,目前许多教育信息化建设都是以我国主要城市为中心展开的,贫困地区几乎享受不到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我国的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还不健全,即使是在城市,教育信息资源的普及度也不高。教育信息资源区域分配的不均衡不仅没有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还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而以市场为导向的教育软件产品的研发和设计也是向物质基础更加雄厚的地区倾斜,这不利于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的普及和公平配置。
三、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方法和路径解析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实现路径,而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利用网络平台、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功能,同时抓住教育现代化的普及化、国际化、个性化等主要特征,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方法和路径探索的前提与关键[2]。
1.整合名师资源,加强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和教育管理必须要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教育网络平台的作用。国家相关部门应重视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整合名师资源,加强国家级精品开放视频课程的建设,制作高层次的名师教学视频,优化教育信息资源,使更多的师生和社会人士可以通过教育网络平台共享教育信息资源,一睹名师风采。而同时这些名师教学视频也能够成为其他教师研制教学视频的范例,帮助其他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接受教育信息化思想。此外,教育相关部门还应在各级学校开设教育信息化培训班,向各级教师传播教育信息化思想,提供信息技术应用的课程,使各级教师建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观念意识。
2.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强化公建共享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国家战略目标。国家应制定更加具体明确、科学合理的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方案,使教育信息化的方向进一步明确,具体实施方法能够得到进一步落实,而不是停留在宏观层面。
(1)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建设
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平台能够延展教学空间,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我国应进一步加快教育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建设,加强合作,在全国范围构建教育现代化环境,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教育信息网络,使教育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辐射范围更广。对于偏远地区加大公共投入,完善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平衡教育资源的区域差异,推进教育的普及化、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3]。
(2)推进教育信息软件与硬件的同步发展
国家应对教育相关软件产品的研发进行人力与物力的投入,通过“公建”来弥补目前教育相关软件的单一化问题,同时对企业的教育相关软件的研发、设计、生产进行管控,制定统一的标准,推进其标准化,在发挥市场导向作用的同时,减少不兼容、同质化问题带来的研发资源的浪费。推进各教育相关单位的教育相关软件的统一规范,增强不同软件的功能性和配套性,通过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水平[4]。
3.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提升教学效果
对于一些抽象的、难以用语言形象解释的学科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融入声像、动画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如在描述地球运转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仿真模拟功能,将地球运转的状态通过动画图像展现出来。将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教学内容的融合,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教师可以通过融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5]。学生可以通过融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加深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培养立体化创新思维。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生的课堂课后的学习交流与互动中,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使学生通过人机互动进行互动式学习、互动式测试,或在课后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使学生能够在线与教师、同学进行学习问题的探讨,等等。
4.通过信息技术推进个性化教育
教育个性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个性化教育要求教师对于每一个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然而,我国整体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教师匮乏的问题非常严重。因此,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个性化教育模式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实现这一任务的唯一路径。通过信息技术,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电子学习档案,将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状态、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测试分数进行汇总,并通过专业教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对每个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状况进行反馈,针对反馈结果为每个学生分别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的制定。这种方法非常方便高效,且准确性和可行性都非常强,并没有给教师增添太多的教学管理任务,但却大大提升了教学管理的效果。除此之外,个性化教学的内涵不仅仅是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薄弱环节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还要达到发现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效果。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的数量不断膨胀,知识的更新周期不断压缩,社会也更多的是需要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而不同的学生具有的潜力也不同,因而在个性化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个性化发展,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自信和创新思维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任务。而通过信息技术展开的声像教学和互动教学对于促进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个性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教育打破国界的过程。国家应进一步加强跨国教育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信息技术推进教育的国际化。
四、总结
教育现代化也是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社会向信息化时代迈进,“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的战略目标。但目前我国对于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路径方法还不明晰,有待进一步全面化、合理化、科学化。总而言之,结合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现状和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方法和措施具体包括:加强教育信息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信息资源的公建共享机制;推进教育信息资源基础设施、网络平台、教育应用软件的全面协调发展等等。
参考文献
[1] 黄蕾.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现状及策略分析[J].网络科技时代,2008(4).
[2] 顾秉钰.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现代化的影响[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
[3] 牛爱芳,鲁立军.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整合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3).
[4] 陈琳,陈耀华.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3(11).
[5] 胡中亚.多媒体技术对高校教育技术的影响[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4(5).
[作者:尉迟文珠(1979-),女,天津人,天津广播电视大学人事处副研究员,硕士。]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