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2015-08-05吴晓伟

科教导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吴晓伟

摘 要 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的心理、思想等方面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高校作为一个“小社会”在一定程度影响社会稳定,近年来频发的高校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工作和学习秩序,在突发事件面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成为新的工作重点,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事前、事中和事后来探讨。

关键词 高校突发事件 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5.07.003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WU Xiaowei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ety,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ideological and other aspects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university as a "small community" to some extent, affect social stability,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frequent incidents seriously affected the normal universities work and study order, in front of unexpected events, the ro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 new focus of the work, aiming at the problem, points before, during and discuss things later.

Key words college emergenc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环境和人们思想发生变化,作为“小社会”的高校环境也随之发生变化。高校接收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是社会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而校园内突发事件的时而发生严重影响了校园和谐,影响到师生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些严重的事件甚至在媒体上被炒作,把新时代的大学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甚至从源头上杜绝此类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情发生为高校的教育者们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突发性、随机性、严重性等特征,如何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如何使其作用充分发挥成为新的工作重点。

1 高校突发事件的界定

通常认为,高校突发事件有两个要素:第一,在高校校园里发生的与学校师生切身利益相关,并且有一定的危害性,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第二,因自然、人文、社会等因素引发的,以高校的老师和学生为主要的受害目标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有五种情况: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政治敏感性事件、校园治安事件、不可预知性自然灾害、心理危机事件。高校突发事件的这五种情况在近年来都有发生,而纵观各种不同类别的突发事件,都有其共性,就是具有突发性、危害性、紧急性、广泛传播性和转化性等特征。

2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其阶级利益而对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观点和规范,使之在不断发展之中形成一系列的广大成员所希望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指在高校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素质和政治观念等为目的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其中核心是政治教育,基础是心理教育,先导是思想教育,重点是道德教育。

3 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理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

3.1 思想政治教育介入高校突发事件的合理必然性

3.1.1 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高校的突发事件使师生处在一种危机状态,学校的正常生活、教学秩序被破坏,对突然发生的事件的不确定性,使得师生的思想不稳定,人人自危,甚至对周围环境和学校、老师产生了不信任,同学关系也随之恶化,各种潜在的矛盾凸显出来,加之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不成熟性,使得这种不稳定的心理和思想又会成为新的不稳定因素,甚至成为新的突发事件的诱因。

在处理高校突发事件时,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各方面综合素质也面临挑战,首先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心理素质面临考验,要求其能够冷静地分析处理。其次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技巧,事前的预测,事中的控制,事后的整合都对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3.1.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中迎来发展契机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人们的心理往往处于极度脆弱的状态,在这种教育情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育者更容易被信服,其讲授的知识更容易被接纳。而在这种情境下,多种教育手段也会被实践、被运用,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内容、途径提出新的要求,对其发展的方向做出明确。

对突发事件的总结升华也在实践意义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在日常的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位,工作者素质过硬,能够在工作中观察入微,精确判断,处理得当,在一定程度上,防患于未然未尝不是可行的。

3.2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的作用

3.2.1 事件发生前的预测、教育作用

(1)预测作用。任何事情都不是毫无原因地发生的,都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高校突发事件作为高校发展和运转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的现象,其发生同样是有迹可循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根据各种已经发生的现象,通过调查研究,判断出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并作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这一环节的实施可以分为预测、预报、预控三个阶段,方式可以有谈心、网络交流等。这样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有敏锐的观察力,充分了解大学生思想、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当下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做出正确的预测,还要细致观察同学之间的矛盾,及时处理,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事件和政治敏感事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不随波逐流,这样通过预测、判断、干预,把可能危害校园的突发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2)教育作用。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大学生可能会面对各种来自社会、家庭、同龄人的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就会给校园带来各种不稳定因素,另外,现代大学生大都是90后娇生惯养的新一代,在家中集万般宠爱于一身,进入大学后,面对从家庭生活到学校生活的转变,如果长时间不能自我调整好,而是把面临的各种困境和不适应迁怒于同学、老师和周围环境,也会给校园带来不稳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不稳定因素萌芽之初给予疏导,通过思想政治课堂教育和各种课外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同时,在教育工作中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危害校园的不良事件没有生存空间。

3.2.2 事件发生时的导向、保证作用

(1)导向作用。校园突发事件发生时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引起恐慌,这种心理甚至会蔓延到社会环境中,造成大规模的社会动乱。而社会的动荡不安,疾病,环境恶化同样也会辐射到大学校园,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情况下介入,发挥其导向作用,利用各种途径把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引导到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对引入事件中的人加强心理疏导,予以特别关爱,一起渡过难关。对事件的局外人进行教育,警示,大力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消除学生的顾虑,利用网络等各种手段制造舆论导向,控制谣言散播,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所发生的突发事件,不传播和制造负面舆论。

(2)保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突发事件的应对中,为人们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它让人们消除恐慌,能够情绪冷静,科学面对。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主动性,消除消极情绪。通常在应对高校的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挥其保证作用,凝聚广大师生的力量,一起应对,把突发事件给人们造成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保证突发事件沿正常的、可预测的轨道发展。

3.2.3 事件发生后协调、升华作用

(1)协调作用。高校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部利益产生的矛盾的协调。现代大学生受日益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其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也会产生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各种内部利益不均衡产生的矛盾就会越来越多,引发突发事件的机率也会增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协调好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二是突发事件中人与人之间矛盾的协调。事件发生过后,尽快使人们恢复正常的人际关系,相互关爱。三是,个人心理的协调。突发事件给人们造成的影响往往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德育教育、心理干预等使人们尽快从事件中走出来,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加强心理疏导,避免发生新的突发状况。

(2)升华作用。在突发事件的发生、处理、总结过程中会产生经验,也会有不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升华作用就是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对突发事件的事态发展做出正确的、客观的估计,有效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并且能够从突发事件的总结中有所收获。在偶然的突发事件之后能够使高校在制度上有所完善,在学生的精神和心理方面有所整合,在整个校园的环境有所改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提升整个民族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品格。

综上所述,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其事前的预测教育作用,事中的导向保证作用,事后的协调升华等作用,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突发事件面前的预警、安全阀、整合功能。对于塑造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他们的社会心理素质,提升其思想道德品格,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修复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保证校园安全和师生利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蔡曙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预防[N].光明日报,2006-09-23.

[2] 刘取芝.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 沈望舒.社会危机管理的“短板”[J].瞭望,2007.

[4] 汪士.论突发事件与思想政治教育[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

[5] 汪洪,方留.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应对社会突发事件[J].皖西学院学报,2006(8).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