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升研究
2015-08-05谢秋香
谢秋香
【摘 要】初中数学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为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效率,初中数学在教学上应注意:教师在备课上下工夫,保证课堂效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培养“用数学”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互动性,让学生喜欢数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效率;提升研究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初中数学可以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要想进一步提高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数学学科教学改革的稳步进行,就要加紧摸索初中数学的教学特征,并对其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本论文针对数学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两方面,探究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点,在研究与实践中提炼出几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模式。
一、在备课上下工夫,保证课堂效率
学生是受教育主体,是教育活动中的受教对象,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使学生能获得可持续的终身发展。不同学生其个体情况不同,他们在身心特点、学习方式、认知水平等方面都具有个体差异性。初中数学老师的备课显得尤为重要初中数学老师在备课时,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均衡发展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真正将备课立足于学情,强化学情分析与应对在集体备课中的核心价值,增强教学过程中的目的性与有效性。
在备课上,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构建完善的课程过程。一个正确的课程导入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强后继学习的质量。有心的教师还能提高新课导入的艺术色彩,能创造更加轻松自然地学习环境。如在二元一次方程应用题教学当中,教师可以用历史上杨损问题(唐朝尚书,善解数学难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理解问题。学生不仅能被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还能将数学问题带入到现实世界当中,更加方便其理解。
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是易动感情也重感情,情感是学生行为的动机,它能直接转化为学习的动机。教师首先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增进彼此的情感,在课堂上多关注注意力易分散型、对数学不感兴趣型这两类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一些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型,课堂中教师可突袭提问刚讲过的重点问题,答错时教师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对其批评指正,答对时应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一段时间的特别关注,直到他们的习惯得以改正;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教师要注意多采用欣赏与鼓励的方法,肯定他们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在设计数学问题与数学作业时,期难易程度应能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要做到难易适度,所提问题应以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为基础,尽量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能过易,也不宜太难,应尽量避免“不启能发”和“启而不发”的问题。还应注意问题与作业的梯度,应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熟悉知识的同时,其思维水平也得到有效提升。
三、培养“用数学”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初中生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培养起对数学的兴趣。如在讲授《旋转》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安排课后作业,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了解旋转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合作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
“用数学”,是指综合性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初中学生应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初中数学中,学生在解答如函数问题、几何图形)问题时,经常要使用使用联想和类比思想,其蕴含了初步的演绎性和抽象性。数学应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思维能力,把抽象知识变为具象知识,进一步使静态知识动态化,帮助学生从特殊推演到一般,从图形联想到数字,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促使学生学会比较与分析、进行归纳与演绎,这有助于学生把数学问题分析得更清楚,有助于其思维的发展。
教育家经常说,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学生把所学数学公式、定理等知识点都忘了,剩下的是思维能力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需要落实在每一个普通的课堂,落实在每个学生的身上。理想的数学教学不是为数学选择适合的儿童,而是在为儿童选择适合的数学。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初中数学中有一些概念难于理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初中数学老师应不断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直观认识与理解。在讲述《直线与圆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初中数学教师可灵活运用多媒体来提升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用“早上初升的太阳”来代表数学当中的圆,并用“地平线”来代表数学当中的直线,通过PPT的播放,学生可以通过对比的方式,直观地来理解直线与圆的关系,进而熟练地掌握知识点。多媒体教学系统能够有效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但多媒体技术不能滥用,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花里胡哨的课件往往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其作用会适得其反。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教师要依据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制定目标明确、内容丰富但不繁杂、页面简单有序、适合学生的课件。课件要求适量地加入图像和动画,文字要有条理,页面的色彩搭配得当,让学生能看到课件。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要明确,可采用不同的文字颜色,来强调该部分内容的重要性,通过这种视觉上的沖击达到学生记忆深刻的目的。
五、增强师生互动性,让学生喜欢数学
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师认真地讲解知识,但是学生充耳不闻就无法达到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教学上出现了问题或者讲解知识上出现了问题,同样地,学生在理解知识上也会出现问题。然而,根据笔者与许多一线教师的经验,前一种情况占大多数。对此,笔者认为,初中教师要合理调整教学中的主客角色,不要让学生感到教师始终“高高在上”。事实上,有的学生甚至不敢与教师正面交谈,这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就会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自尊心很强,喜欢与同学之间攀比学习。如果学生在学习上小有成果会十分愉悦,就会更加喜欢这门学科。初中数学教学也应该从这一点着手,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那么,学生对教师的接纳度就会很高。平时,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设置一些“难度不大”题目,充分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比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参加比赛,学生获得了所学的知识,慢慢建立起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以能力为重的数学教学坚持“学生为本”,就是要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与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很多教师都提倡“题海战术”,但作为课程的内容,其不能是简单的堆砌,也不是零散的“拼盘”,而需要教师有序地构建,使之成为知识“金字塔”。题目多与少与学生收获不成正比,重要的是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为学生构建知识学习序列。从内容上来说,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习“有意义”,更要让学习变得“有意思”。
参考文献:
[1]张玲斐.用数学思想引导学生学会生存[N].浙江教育报201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