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反思
2015-08-05李凤娟
李凤娟
【摘 要】教学反思有助于我们在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也是教师应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更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过程。教学反思对提高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下面谈谈我在高中物理教学时的几点反思。
【关键词】高中物理;反思;与时俱进;全面发展
新课程提倡改变对学生的培养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要让学生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化,高中物理的教学工作也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反思性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位教师都有备好课上好课的愿望。然而,无论教师备课多么充分,都有可能出现不完美的地方,甚至某种失误。教师通过写教学反思记录,能够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扬长避短,加深对教学的理解,取得进步。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通过反思教师会发现教学过程中的瑕疵和疏漏,寻求合理的修正方法,使今后的教学日臻完善。反思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反思教學也是教师的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过程。反思教学可以全面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使其成长为研究型的教师,进而成长为专家型的教师。
二、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譬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意识要加强,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教师往往注重自己一个人总是在滔滔不绝的讲,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少,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训练,导致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
如果仅仅局限与对物理概念的生硬讲解,一方面让学生感觉到物理离生活很远,另一方面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能力的下降。课堂上要也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三、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科学创新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但由于学生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很难在短期内进行改变,这就给高中物理教师造成了一定困扰,教师要积极进行学科探讨,思考如何在新标准下进行改革,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新的教材内容在章节安排上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从教材的编排上不难看出,各种趣味实验、探究实验以及演示实验的引入,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既让学生们经历各种探究的过程,教会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又能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因此,新的课程改革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老师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有关规律及结论的探索过程,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自己去获得物理知识,同时呢,又能提高学生自己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本身在物理教学中除了从自己的课堂入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之外,还可以多跟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进行虚心请教,多走进成功优秀的课堂,总结别人成功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为自己所用。另外在平时还可以多搜集一些优秀的书面教材中的案例,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进行争论、辩解,他们通过积极地思考问题,就会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还培养了他们主动思考的好习惯。
四、结束语
作为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找准自己的位置,制定自己和每个学生的发展目标,锁定责任,做到信守承诺,做到勇于承担责任。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沉迷于现状,安逸于现状,不思进取,这是不求上进消极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明确教学结果导向。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暂时没有结果就逃避责任,甚至推卸责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决不放弃,要努力坚持,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向我的工作要效率,向40分钟课堂要成绩,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际结果,不断提升自我反思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志佳.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学反思.成才之路,2010.
[2]胡红霞.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体会.江西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