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胸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5-08-01杨立傅锦
杨 立 傅 锦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胸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杨 立 傅 锦
目的 探讨分析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胸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由于胸部肿瘤而入院治疗的患者44例,入院患者均再次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随后将检出物病理检查,分析得出活检的诊断结果。将其与后期的检查治疗,以及随访了解的结果共同进行分析总结,判断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法对胸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同时观察患者在接受穿刺活检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44例患者,在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后,有42例患者的活检病理报告与后续的检查治疗和随访调查结果相符,准确率为95.45%。其中有22例患者为恶性肿瘤,20例患者为良性病变。误诊2例,穿刺活检诊断为炎性反应,而后期的治疗检查发现为恶性肿瘤。有9例患者在穿刺活检后出现气胸,3例患者出现血痰但是症状不严重,未经过治疗均自行吸收。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法对于胸部肿瘤的诊断率高,且操作简便。
CT;经皮穿刺活检术;胸部肿瘤;诊断
胸部疾病类别多变,诊断困难。而且胸部疾病对人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又以肿瘤为重。胸部肿瘤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肿瘤性疾病需要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能够很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对于该疾病,以往采用的检查主要是影像学检查,常常会显示有胸部结节或者是肿块,但是该现象可以出现在炎症、错构瘤、肺癌、胸腺瘤、肺结核等,因此单靠简单的影像学检查无法明确诊断,从而延误了患者的治疗[2]。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通过直接取病变区的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定性,这大大地提高了对肿瘤的诊断率。且该方法在CT的引导下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同时准确的病理学数据为后续的治疗打下基础[3]。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胸部肿瘤的诊断率,本院特进行了如下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2010年12月~2014年1月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由于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胸部肿瘤而入院治疗的患者44例,其中肺部病变17例、胸膜病变14例、纵膈病变13例。患者主诉咳嗽,进行性消瘦,胸痛,咳血等症状。男22例,女22例,年龄42~82岁,影像学检查肿块大小1.0~7.0cm。其中有8例怀疑中心型肺癌患者由于个体原因无法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44例患者同意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且患者在接受之前均进行了常规的血液检查,4项基本检查以及肝肾功能检查等项目,结果显示无穿刺禁忌,可以进行下列的穿刺活检。
1.2 治疗方法 本研究中使用的CT扫描仪,为16排全身螺旋扫描CT扫描仪。按照标准扫描病灶区域定位。经过CT检查后确定病变位置,根据病变位置,患者选择俯卧位或者仰卧位,选择最佳穿刺点,测量穿刺点离与病变位置的距离,确定进针方向,以及后续的进针路线。常规消毒,无菌巾准备,对患者采用的是局部麻醉,使用的是2%的利多卡因。患者平静呼吸下按照先前所设定的穿刺点以及穿刺路线进针穿刺。在穿刺针进入到预想的位置时,再次使用CT扫描,确定穿刺针所到达的准确位置,如若符合,可以获取病灶组织,取出后需要使用10%的甲醛溶液来固定组织,然后送入病理科室进行病理检查。穿刺结束后CT检查,看是否出现并发症。结束后需要滴注药物止血,绝对卧床,吸氧,需要给予患者全天体征监护。将其活检结果与后期的检查治疗,以及随访了解结果共同分析总结,判断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法对胸部肿瘤的诊断正确率。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4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患者,有42例患者的活检病理报告与后续的检查治疗和随访调查结果相符,准确率为95.45%。其中22例患者为恶性肿瘤,20例患者为良性病变。误诊2例,穿刺活检诊断为炎性反应,而后期的检查发现为恶性肿瘤。9例患者在穿刺活检后出现气胸,占20.45%,但是症状不严重,未经过治疗均自行吸收。3例患者出现血痰,占6.82%。见表1。良性病变有炎症5例,炎性假瘤3例,胸腺瘤14例,恶性病变有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低分化腺癌7例,中分化鳞癌4例,低分化鳞癌6例。
表1 44例患者的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与后期诊疗结果比较[n(%)]
3 讨论
胸部肿瘤的发现诊断,除了一定的临床症状外,还靠影像学检查,但是影像学检查仅能够帮助发现有胸部肿块,但是不能进一步明确诊断,因此难以对其有进一步的明确的治疗[4]。虽然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但是有些疾病的病变位置较低,无法探查到,且有些患者对于纤维支气管镜的依从性较差,因此该检查局限性太大[5-6]。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又能够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同时可以根据肿瘤的分化判断预后情况。而且该项操作技术不会对患者有较大的损伤[7]。本研究结果表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于胸部肿瘤诊断的准确性,高达95.45%,远远高于其他方法。但是其中出现了2例误诊,分析这2例误诊原因,主要是认为是由于穿刺时没有在病灶中心区域取得活检组织,而仅仅取得了周围的炎性反应组织。为了防止该类误诊的再次发生,应该在进行穿刺活检时,活检部位需要与病灶组织相近,且取多个组织进行活检确诊。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于胸部肿瘤的诊断效果较佳,但是存在有一定的并发症[8]。本研究中,9例患者在穿刺活检后出现气胸,3例患者出现血痰,但都不严重。以往报道,经皮穿刺活检术的最主要的并发症是气胸[2],其次便是出血。研究表明,气胸原因是患者在穿刺过程中配合不佳所致,而出血认为是穿刺中针尖划破小血管。对于这些并发症,如少量气胸者无需进行处理,可自行吸收。其余则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对症处理。对于这些并发症预防大于治疗,因此在穿刺时,首先是活检针的选择正确,其次麻醉,最重要的是医护工作人员穿刺手法的精准,减少损伤。
本研究结果表明,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诊断法对胸部肿瘤的诊断率高,且操作简便,且临床并发症较少。
[1] 姬天洲.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防治分析[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2] 高丽珍,甄春芳,白云飞.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胸部肿瘤的诊断价值[J].肿瘤,2009,29(8):793-795.
[3] 陆建勋,廖晓宁,侯双燕,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物活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3):453-454.
[4] 钟辉.CT引导下经皮胸部肿瘤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9):1701.
[5] 尚红磊.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279例结果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1.
[6] 刘连凤.超声引导下经皮活检术在胸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D].南宁:广西医科大学,2012.
[7] 李栋,万娅明,吕传剑,等.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5,17(1):43-44.
[8] 刘秀民,左自军,马巧灵.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胸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4(5):386-387.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1.046
湖南 410000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杨立 傅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