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腹股沟包块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

2015-07-31刘湧

当代医学 2015年16期
关键词:鞘膜声像睾丸

刘湧

小儿腹股沟包块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分析

刘湧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腹股沟包块中的不同表现特点。方法 筛选196例腹股沟包块患儿,患儿均经回访或手术病理证实,对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判断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在196例腹股沟包块患儿中,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正确诊断183例,其中腹股沟疝111例,鞘膜积液37例,隐睾25例,淋巴结肿大8例,子宫圆韧带囊肿1例,腹股沟蜂窝织炎1例。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观察腹股沟包块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其内部和周围的供血情况,可对包块的性质及其来源做出准确的判断,对小儿腹股沟包块具有较高的定性诊断价值,为临床对小儿腹股沟区包块提供重要的诊治依据。

腹股沟包块; 小儿;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腹股沟包块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不同种类的包块有不同的诊治方法,且部分类型的小儿腹股沟包块有着小儿独特的声像图特点,此研究通过运用现代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总结分析各类小儿腹股沟包块的声像图特征,旨在为临床对此病的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4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腹股沟包块患儿196例,其中男155例,女41例;年龄15d~11岁,平均年龄(5.5±3.1)岁;单侧腹股沟包块173例,双侧腹股沟包块23例,患儿均经术后病理或治疗后随访证实。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本院Philips非凡、西门子X3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0~10MHz。患儿先取平卧位,两侧大腿外展,充分暴露腹股沟区,探头至于腹股沟区行纵切、横切、斜切等多平面扫查,必要时适当加压探头,用二维高频超声仔细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然后患儿取站立位、竖立位,或利用患儿哭闹时行对照扫查,观察二维声像图特点的可变性,并用彩色多普勒观察病灶内部及周边血供情况。

2 结果

在196例腹股沟包块患儿中,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包块类型共有6种,与手术病理及治疗后随访结果比较均具有较高的超声诊断符合率。见表1。

表1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及治疗后随访结果比较

3 讨论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腹膜在腹股沟内向外有一袋形突出,称为腹膜鞘状突,出生后鞘突逐渐萎缩闭锁,如闭合不全,又在一些诱因下(如长期咳嗽、便秘、哭闹等)会使腹腔液体和腹内脏器脱出腹腔,形成腹股沟斜疝[1]及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2],此外,腹股沟区还为浅表淋巴的聚集之地,淋巴回流丰富,因此,小儿腹股沟区的胚胎发育及其生理解剖特点导致了小儿腹股沟区包块的多样性,特别是在囊性可复性包块和实性难复性或不可复性包块之中,都有其共性的一面,临床上往往难以区分,运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临床病史可加以鉴别诊断。

小儿腹股沟疝绝大部分为斜疝,男孩发病率较高,且右侧多于左侧,可能与男孩右侧睾丸下降较晚有关联[3],表现为腹股沟区肿物,可延伸至腹腔,其声像图依据疝囊内容物不同呈现不同表现,疝囊内为典型肠管回声时,超声可见分辨肠壁、肠腔结构,无嵌顿时可见其蠕动(见图1),并易回纳,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见肠壁条索状血流信号。疝囊内为网膜时可见片状稍强回声,其具有与疝囊一致的形态[4],探查腹股沟可复性疝时,仔细辨别疝囊内容物,适当加压探头、改变体位多角度探查,多能作出正确判断。当腹股沟疝发生嵌顿时,疝内容物缺血变性水肿,产生局部积液,应与淋巴结炎、复杂鞘膜积液、鞘膜血肿、阴囊脓肿等相鉴别[5],鞘膜积液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嵌顿疝患儿有疼痛等明显临床表现,淋巴结炎CDFI表现为丰富血流信号,而嵌顿疝血流稀少或无血流信号,因此,在探查腹股沟区难复性包块时除仔细观察其声像图特点之外,还应仔细观察包块内部及周边的血运情况,并同时结合患儿病史及临床表现加以判断。

小儿鞘膜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病,大都表现为腹股沟区或阴囊区无痛性包块,高频超声可根据鞘膜积液的部位、形状及与睾丸固有鞘膜腔和腹腔的互通特点区分不同类型的鞘膜积液。(1)睾丸鞘膜积液,呈椭圆形,液体仅局限于睾丸固有鞘膜腔内,液体三面包绕睾丸(见图2)。(2)精索鞘膜积液,又名精索囊肿,大多为腹股沟区梭形暗区,不与睾丸固有鞘膜腔及腹腔相通(见图3),如液体较多时,睾丸可受挤压移位。(3)婴儿型鞘膜积液,又名睾丸精索鞘膜积液,即精索积液与睾丸固有鞘膜腔相通。(4)交通型鞘膜积液,属先天性发育不全,表现为鞘膜积液与腹腔相通,一种表现为同时与睾丸固有鞘膜腔相通,另一种不与睾丸鞘膜腔相通,后者又称之为精索交通性鞘膜积液。而发生在女性患儿的鞘膜积液则为子宫圆韧带囊肿,又名Nück囊肿,各类型的鞘膜积液均表现为液性暗区(见图4),部分内部可见细小光点,临床上可见透光试验(+),但部分腹股沟疝伴肠管积液或鞘膜积液合并腹股沟疝时,也可出现透光实验(+),则需要高频彩超予以鉴别,另外,在改变患儿体位或腹压观察交通型鞘膜积液量的变化时,其量变化的多少还取决于与腹腔相通通道的内径,如通道狭小,积液量变化慢,则易漏诊[6]。

图1 腹股沟疝声像图

图2 睾丸鞘膜积液声像图

图3 精索鞘膜积液声像图

图4 子宫圆韧带囊肿声像图

小儿腹股沟淋巴结位置表浅,易于探查,通常表现为椭圆形类圆形低回声光团(见图5),根据其形态特点,如纵横比(L/S)、内部回声情况(皮髓质分界)、与相邻淋巴结的关系(有否融合现象)及内部血供情况(阻力指数RI高低)可大致判断其良恶性,但部分良恶性淋巴结特点互有重叠现象,因此,除结合小儿常见病临床病史加以判断外,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相结合,可显提高浅表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能力[7]。另外,小儿腹股沟淋巴结需与腹股沟型隐睾相鉴别,阴囊内是否探及睾丸成为鉴别关键,如同侧阴囊内未探及睾丸回声,则隐睾不能排除,因此,在扫查小儿腹股沟包块时,还应常规扫查阴囊内情况。

蜂窝织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科化脓性炎症,此次超声诊断的

1例蜂窝织炎合并同侧淋巴结肿大,局部未形成脓肿,缺乏特异的声像图及血流改变,仅可见局部皮下组织结构紊乱,回声减低(见图6),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8],且如果病灶位置较深,会给超声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但结合患儿病史及典型临床症状仍然可作出正确判断。

图5 淋巴瘤患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图6 腹股沟蜂窝织炎声像

本次研究中,隐睾、淋巴结肿大、子宫圆韧带囊肿及蜂窝织炎未发现漏诊及误诊情况,诊断符合率达100%,这除了与其相应的超声特点有关外还可能与其例数相对较少有关。例数相对较多的腹股沟疝与鞘膜积液诊断符合率均在90%以上,7例腹股沟疝合并局部积液误诊为精索鞘膜积液,2例腹股沟疝因疝囊较小漏诊;3例交通型鞘膜积液漏诊,1例鞘膜积液因合并感染误诊为腹股沟疝。

综上所述,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区分小儿各个类型的腹股沟肿块的声像图特点,并能实时观察血运情况,能客观准确地显示腹股沟病灶的位置、大小、性质、内部回声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关系,对于小儿有无创、简易、无辐射、可重复检查等优点,成为明确小儿腹股沟包块诊断的首选检查。

[1] 黄福光,黄品同.胎儿与小儿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2.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019-1020.

[3] 沈小明,朱建幸,孙锟,等.尼尔森儿科学[M].17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639-1640.

[4] 刘海霞,蒋平军,赵江红,等.高频超声在腹股沟疝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12,18(14):52-53.

[5] 陈秀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阴囊急症[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36-37.

[6] 李春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腹股沟包块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3(11):761-763.

[7] 夏艳.超声对颈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1):45-47.

[8] 金志斌,陈进,杨建,等.高频超声对诊断急性蜂窝组织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5):62-6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6.053

广西 541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刘湧)

猜你喜欢

鞘膜声像睾丸
超声诊断睾丸肾上腺残余瘤1例并文献复习
睾丸鞘膜结石一例病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能“看到”的声像定位 Bowers & Wilkins(宝华)705 Signature
睾丸“犯拧”,赶快就医
试论声像包装与品牌塑造的新定位
水库管理单位声像档案的管理探讨
患了睾丸鞘膜积液该如何治疗?
睾丸鞘膜孤立性纤维假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高频彩超在睾丸扭转诊疗中的价值
基于声像档案管理强化谈企业科技发展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