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应用于不孕症治疗的临床价值
2015-07-19李秀一
李秀一
(辽宁省普兰店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连 116200)
导致女性不孕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非常多,现阶段,我国的不孕症女性数量呈现为上升趋势,有数据资料表明,我国已婚夫妻不孕症发生率越高达10%[1]。女性不孕在临床中一直受到关注。目前,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在不孕症女性治疗中得到应用,阴道超声具备重复性强、操作简单、直观等特征,能够为患者不孕症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提升受孕率[2]。本文主要分析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应用于不孕症治疗中的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总数)病例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36例利用阴道超声监测排卵的不孕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36例不孕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体温测定、排卵试纸监测排卵。在观察组中,女性年龄在25~42岁,平均年龄(32.39±5.16)岁,不孕时间在1~15年,平均(7.39±3.92)年。在对照组中,女性年龄在26~42岁,平均年龄(32.42±5.12)岁,不孕时间在1~15年,平均(7.23±3.81)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监测方法。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测排卵试纸、测试体温对患者的排卵、卵泡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利用普通腹部超声,明确不孕症女性的盆腔情况。观察组:在超声监测前,将膀胱排空,选取膀胱截石位,选取阴道探头,涂抹耦合剂,利用无菌安全套,将探头套住,把超声探头置入女性阴道进行探查。于患者月经后9~10 d,全面监测患者的卵泡发育状况,观察内容包括卵泡数量、张力、透亮度、生长速度、形态、大小。另外,还需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进行观察,明确直肠窝是否存在液性暗区。若卵泡直径不超过10 mm,则需于隔天后再次监测,若卵泡直径超过15 mm,则需每天监测1次,直至卵泡成熟,且顺利排卵后,便可停止监测。针对存在排卵障碍的病例,可给予药物治疗,取50~100 mg克罗米酚,给予患者口服,持续用药5 d,以子宫内膜厚度为依据,给予适量戊酸雌二醇口服,在监测时,如果卵泡直径超过18 mm,则需以卵泡张力为依据,选取合理时机,给予HCG肌内注射,从而诱发排卵。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不孕症女性的卵泡发育成熟、成功受孕情况,由医护人员详细记录,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收集不孕症女性的临床资料,数据资料利用统计软件(SPSS16.0)分析,计数资料给利用χ2检验表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从研究结果中了解到,观察组受孕率为41.67%,对照组为22.22%。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成功受孕率更高,两组数据对比有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的成功受孕、卵泡发育成熟情况对比(%)
3 讨 论
不孕症发生的常见影响因素主要为性交时间不当、排卵障碍等,通过对女性排卵、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监测,以排卵情况为依据适时性交,能够提高受孕率。卵泡的生长需要一定时间,其成熟度的确定难度非常大。卵泡成熟度会影响卵泡大小,通常而言,不孕症女性在卵泡不成熟的状态下,可能会发生卵泡过度增大的情况,导致卵泡老化、闭锁的出现[3]。若不孕症女性卵泡最大直径在18~25 mm,则表明该女性成功妊娠的可能性较大。
临床中可采用药物治疗,明确卵泡成熟标准,将卵泡异常增大发生率降低,若卵泡直径超过18 mm,则可给予HCG肌内注射,这对于卵泡成熟有促进作用,从而促进排卵[4]。阴道超声可以将女性输卵管、子宫形态表现出来,评估患者的排卵周期,便于为不孕症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促使受孕成功率提升。以往主要采用传统测排卵试纸与测体温结合的方式监测患者排卵情况,不能将卵泡形态反映出来,难以准确评估患者的排卵周期。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给予阴道超声监测后,有15例女性成功受孕,受孕率高达41.67%,这表明阴道超声监测排卵能够被应用于不孕症女性的卵泡监测中,可将卵泡形态表现出来,临床医师要定期观察与分析监测结果,并以结果为依据,对治疗方案进行设定,提升受孕率。
综上所述,利用阴道超声监测不孕症女性的卵泡发育情况,可实现连续性动态观察,获取清晰的图像,提高监测准确率,同时能够对卵泡发育成熟度进行判断,不会损害生殖细胞,操作简单、无损伤、安全性高。
[1] 王效青.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在不孕症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27):5-6.
[2] 陈延华.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在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22-23.
[3] 沈士玉,肖雪莲.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在不孕症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4):46-47.
[4] 赵兴元,卢丽娟,黄仙,等.经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在不孕症中的应用研究[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0,31(12):1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