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和声教学改革构想

2015-07-13赵盈娜

北方音乐 2015年14期
关键词:和声构想教学改革

【摘要】和声是一门重要音乐理论课程,由于此课程理论知识相对繁杂,并且需要与实践联系相结合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出现一些问题,具体体现在教学方式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几个方面。针对以上教学中的不足,本文拟对艺术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和声教学进行改革,以具体的合理化分班、分层次教学、分专业考核提出具体的教学构想。

【关键词】和声;教学改革;构想

和声学是多声音乐中重要的技术理论基础课程,是音乐表演各专业必修课之一。通过基础和声课的学习学生应当对西方古典时期和浪漫派时期音乐作品的和声技法与风格特点予以初步了解和把握。特别是提高并发展学生对多声音乐的感悟能力,建立起较强的音乐多声思维能力,提升对于音乐作品多声音乐的审美。由于和声课程具有很强的思辨性与逻辑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弱,和声课程教学改革成为了音乐专业永恒的教改课题。

一、和声课程的教学理念

笔者针对所教授的三本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特点,拟从和声教学的合理化分班开始,进行分层次的和声教学,并拟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同时以不同专业方向对教学进行考核,提高和声教学的教学质量。

由于生源结构的不同,因此和声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个构想就是以专业方向的不同来进行合理化分班,并根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好和声教改的教学理念。“在和声教学中不能脱离音乐作品孤立的传授理论知识,应该充分利用音乐作品的多样性,通过音乐作品来理解和声理论的共性与作品个性之间的关系,将理论传授与听觉感受紧密的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毋庸置疑,学以致用应该是和声教改的核心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对于多声音乐实际地、有效地分析能力,建立起较好的和声分析思维是和声教改的宗旨所在。

二、合理化分班及具体教学计划的拟定

依据第一学年乐理课程及视唱练耳课程的学年考核成绩与专业主修方向,拟定每班少于35人进行合理化分班。教学以理论、实践结合为主,以周课时为单位,每课时固定安排键盘和声练习。学制一年,两个学期,每个学期拟定17周教学计划,周课时为2节/周,每节课时为45分钟。和声课教学教材为《和声学教程(上下册)》斯波索宾等著,参考教材为《和声学教程习题解答(上下册)》黄虎威著。拟以分班具体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三、分层次的推进教学及考核

以上一学年的和声课程教学只涉及了教材理论讲授内容上册的二十个章节。在整个和声教学计划中,理论课程的教学完成了调式内各级和弦的讲授及运用,并把和声分析的教学内容提前到了上学期进行讲授,和声分析贯穿教学的始终,特别是在实践课程中加大分析谱例的比重,有效提高学生和声分析的能力,建立良好的纵横向研读谱面的和声思维模式。

分层次的推进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完成规范的四部和声写作,并按照键盘和声的谱例重新写作谱例;键盘和声的练习作为重点的实践课程教学,与理论课程课时量并重,键盘和声的练习以钢琴即兴伴奏为导向,边弹奏边分析,练习如柱式和弦,分解和弦,琶音等;此外,和声分析谱例也分层次教学,从上表可以看出,和声分析基本上是教授一类和弦,就讲授一类和弦的分析,除专门的和声分析谱例外,依据不同专业方向进行选择,例如,声表方向选择带伴奏的艺术歌曲,钢表专业选择例如车尔尼599、849等作品进行和声分析,并根据课程进度选择较难的音乐作品提高和声分析能力。

而重属和弦等重要的教学内容准备在三年级开设,所设的课程类型为选修课程类型,重点进行和声理论课程教授,深入和强化和声教学的理论知识。当然,期末考核也采用多样化考核形式如表2所示。

以上就是具体的考核措施及要求,期末总评的100%*70%+平时成绩30%=期末总成绩。其中100%的期末总评由理论及实践考核两部分组成。上学期理论课程考核所占百分比略大一些,下学期各占50%,对实践操作的考核区别于传统和声四部和声写作及和声分析的常规模式,加重实践考核的目的希望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各项改革构想具体落实到了和声课程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期待在新学年的教学中能有效的提高和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张春林.音乐教育专业和声改革构想[J].中国音乐教育,2006.

作者简介:赵盈娜(1982—),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音乐分析学。

猜你喜欢

和声构想教学改革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信息技术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风之谷》配乐作品中和声与画面的融合分析
浅析电子制作MIDI音乐
解析歌曲《大江之歌》的管弦乐配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生态安全法框架体系完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