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临床观察

2015-07-07李源

医学信息 2015年15期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

李源

摘要:探讨给予气管切开术患者不同气道湿化法的临床效果及运用。对于临床上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给予其气道湿化是极为有必要的,患者待气管切开后如不进行气道湿化其气道内会出现痰痂的形成,影响肺部功能,引起肺部组织的感染;还可导致气管插管损伤气管黏膜等一系列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所采用的气道湿化方法有传统气道湿化方法、人工鼻气道湿化方法、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法及文丘里加温加湿气道湿化方法等等。本文就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气道湿化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气道湿化方式;人工鼻;氧气雾化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解决呼吸道阻塞,保持患者呼吸顺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当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由不需要机械通气时,往往会因气管切开后导致患者上呼吸道正常的加温湿化作用减弱、呼吸道水分丢失的增加、气管黏膜的损伤、痰痂的形成甚至会导致患者气道的重新阻塞及肺部的感染[1]。因此,对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气道的湿化,不仅能减少患者呼吸道水分的丢失及痰液的稀释,更保障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及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给予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方法也不断的进步。本文主要对目前临床上所普遍使用的气道湿化方法进行了临床效果的对比及分析,现总结、概括如下。

1传统气道湿化方法

1.1使用方式 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即面罩间断推注湿化法。待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于患者气管导管口覆盖湿化面罩,湿化面罩内主要的填充物质是湿纱布,其原理以患者的自主呼吸为主,提高由湿化面罩进入患者呼吸道气体的湿度。给药时由护理人员每个1~2h用无菌注射器向患者气管导管内推注抗炎祛痰药物;推注药物应在患者吸气时进行,推注药物的剂量及种类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2]。

1.2效果及运用范围 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目前普遍运用在医疗、卫生设施及条件较为低下的医疗机构或在患者紧急行气管切开后马上需对患者行气道湿化时。该方法虽然其操作简单、方便但其在临床的实践运用中存在着无法保证对患者行气道湿化时的全程无菌要求,增大了患者感染的几率,其次该方法仅依靠对患者自主呼吸吸入的气体进行了加湿,若患者自主功能低下或吸入气体的温度较低等都会造成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减弱,从而引起患者一系列的并发症,且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增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故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该方法已普遍被淘汰。

2人工鼻气道湿化方法

2.1使用方式 人工鼻又称称温-湿交换过滤器(HME),是一种可模仿人类鼻功能的仿生装置。由一个内含多层吸水材料及滤网的软管组成[3]。其原理是模拟人类鼻的功能当患者通过气管导管进行换气时,气道内原有的水分会被人工鼻所吸收且其温度与气道内原有的温度可保持一致。当患者有气管导管吸气时进入患者呼吸道的其他经人工鼻可起到加温、加湿的作用。

2.2效果及运用范围 人工鼻气道湿化的方法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因其具有的仿生功能,能最大限度的模拟人类呼吸道的换气功能,保障患者吸入的气体加温、加湿且人工鼻对呼吸吸入的气体中的细菌还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充分保障患者在行气道湿化的全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却可有效减少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时对患者呼吸道的刺激,减少痰痂的刺激,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由于人工鼻装置的出气口、入气口较小,对于呼吸道有粘稠分泌物的患者有一定的使用限制,加上对患者用药时有一定的困难且经常移动会导致患者气管插管对呼吸道粘膜的损伤。故该方法在临床实践中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

3 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法

3.1 使用方式 对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给予其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的方式进行湿化。用一次性氧气雾化面罩置于切口处,连接氧气雾化器持续雾化吸入。将0.45%NS250ml加加盐酸氨溴索30mg配药后连接雾化器,气道湿化氧流量设置为3~4 L/min,雾化器气流量保持在6~8mL/min。并根据雾化效果进行调节。

3.2效果及运用范围 该方法是目前临床上最为推崇的气道方法之一,运用该方法可有效减少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且以持续的供氧雾化的方式使患者吸入气体保持了湿度,加入消炎、祛痰药物时也相对方便。可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及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文丘里加温湿化法

该方法目前也普遍运用于临床,其原理相对简单,仪器的组成也并不复杂。其主要功能的构架主要由文丘里及加湿器组成,与前文中所具有的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方法有着共同的优点,其装置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也极为容易。

5讨论

临床上因呼吸道阻塞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并不少见。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若不需机械通气,吸入的气体基本上就失去了加温、加湿的功能。因此,吸入气体后加温、加湿的功能就由下呼吸道来完成,进而就导致了患者呼吸道水分的大量丢失,稀释痰液的功能减弱,痰痂的形成甚至常常导致患者气管导管发生阻塞、肺部功能的障碍及加大了肺部感染的几率[4]。因此对于行气管切开术而又无需给予机械通气的患者行呼吸道的湿化是极为必要的。本文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气道湿化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主要分析了传统气道湿化方法、人工鼻气道湿化方法及氧气雾化持续气道湿化方法的使用、临床效果及运用范围。其目的在于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气道湿化方法的重视,在对患者行气道湿化时根据医疗机构及患者自身实际情况的选择适合患者的的气道湿化方法,保障患者呼吸道通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焦其英,任运清,杨臻梅.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持续滴注湿化气道加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2):23.

[2]叶红霞,金彬,王晓伟.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2B):3531.

[3]杜鹃.气道持续湿化吸氧在人工气道患者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2679.

[4]谢红,徐习.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的护理现状[J].护理研究,2008,22(3B):666-667.

编辑/申磊

猜你喜欢

气管切开术
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中的作用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研究
乌拉坦对实验家兔三种手术方式麻醉效果的比较研究
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策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观察及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对策探讨
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
烧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并发症分析及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