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结尾
2015-06-12姜玲
姜玲
【关键词】初中作文 写作训练 结尾 清音有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055-01
俗语说得好:“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文章如果结尾松散凌乱,整篇文章会黯然失色,让读者的好感大打折扣。文章的结尾不但是点睛之笔,更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部分。明代学者认为,结尾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余味悠长。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巧撞“文钟”,使文章余味悠长,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结尾。
一、抓好文体,结尾要得体
不同的文体应选用不同的结尾。在初中作文训练中,主要的文体有两种,即记述文和议论文。记叙文的特征是记人写事,摹景状物,以情感人;而议论文的特征则是据事说理,阐述思想,以理服人。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不同的文体入手,训练学生写结尾的能力。
(一)记叙文妙在含蓄蕴藉
记叙文大多从真实感受出发,表达真实情感。行至结尾处,如何才能让情感的小溪含蓄蕴藉,潺潺流淌,不绝于心呢?这就需要将情感之弦拨在文章的题眼处,让文章韵味十足。如有一篇题名为《那夜,那真诚的微笑》的范文,作者在结尾处这样写:“月光仍是那夜的月光,夜仍是那样的黑,但我的心,却再也不怕……”笔者让学生分析思考:这段结尾妙在何处?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发现,通过不变的“夜色”和“月色”的描绘,强化了“我”内心情感的变化。借由这含蓄的暗示,让读者展开想象,拓展出一个思维的空间,对“那真诚的微笑”充满了遐想,由此无形中增添了文章悠长的韵味。
(二)议论文重在响亮有力
在议论文中,要想让读者对文章表达的思想留下深刻印象,就要在结尾部分点题明义,斩截有力地进行表达。为此,笔者给学生出示作文题目,让他们厘清思路,提炼正确的观点,然后出示范文,进行讨论分析。如在“让生命因感恩而闪光”命题作文中,笔者先让学生思考:分析题目,作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结尾部分要表达什么思想?把结尾的表达重点放在哪个字眼上面?学生认为,这篇作文的中心议题是“感恩”,结论是“感恩能够让生命闪光”,也就是说,文章结尾部分需要强调的是“感恩”,但“闪光”是着力点。有学生由此写出这样的结尾:“感恩是爱的升华,也是自我的鼓励和鞭策,正是因为感恩,生命才有了厚度,人生才会光芒万丈!”这样的表达鲜明响亮,有力地传达出了文章的观点。
通过这样引导,学生不但明确了不同文体不同的结尾方法,而且掌握了有效结尾的基本原则,学会让作文结尾得体有效,从而提升作文能力。
二、扣题立意,结尾知痛痒
评价一篇作文的好坏,首要条件是看是否扣题,能否明确文章写了什么,传递出什么思想。文章结尾部分能否扣题立意很关键。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作文结尾时往往言不及义,不能触及文章的“痛痒”,偏离了文章主旨,这样的结尾不但是写作的大忌,更是教师亟需引导的地方。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关键词,使文章结尾点在关键处。
如对于“弯曲的魅力”这个作文题,笔者引导学生思考:题目的关键词是什么?如何凸显这一主题呢?学生认为,“弯曲”和“魅力”是文章的关键词,可以通过类比的手法,引发读者的思索。有学生这样写:“结满累累硕果的枝头,是弯曲的,但却充满魅力;风雨过后的彩虹,也是弯曲的,但没有人会否认它的独特魅力……”通过抓准关键词,学生将结尾结在文章的痛痒之处,让文章余味犹存。
通过对关键词的挖掘和引导,学生懂得了要通过结尾部分或明或暗的扣题,彰显文章的立意。
三、巧用技法,结尾有情致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当学生能够根据不同文体得体地结尾,并且能挖掘关键词扣题结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使用作文技巧,有策略地进行结尾,使结尾展现丰厚的内蕴,充满情致。
结尾的技法多种多样,如融情于景式、比喻排比式、呼唤号召式,等等。这些技巧的运用一方面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另一方面需要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如对于“歉疚”这个作文题,经过分析和讨论,学生认为,结尾要重在将歉疚之情传递出来,使读者受到感染。于是,有学生采用了呼告式的结尾:“我知道,您没有怪我,您总是那么相信我。但是我想说,这份内心的歉疚我一直留着。若有机会,我绝不会再让您流泪,绝不会再让您失望……”这篇作文的结尾情感真挚,将读者带入这特定的告白式语境之中,受到强烈的感染。
写好作文结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用何种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熟练掌握的,只有让学生多加体验和摸索,才能让作文富于情致,这是作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笔者相信,只要教师肯下功夫,一定能让学生的作文结尾清音袅袅,余味悠长。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