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5-06-12王倩琳

广西教育·A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孔乙己笔者教学法

王倩琳

【关键词】阅读教学 问题教学法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A-

0048-02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就学科任务而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语音、词汇、语义、语法、逻辑、修辞等多方面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情感熏陶。教师只有在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上下功夫,优化教学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益和学生的学习质量,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我校在传统的启发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问题教学法,对传统的教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通过质疑、解疑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一、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宋代理学家、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应坚持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原则,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师生互疑共学的场所,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如在教学《木兰诗》(语文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时,有学生提出异议:“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根本不可能,不说别的,木兰一洗脚就‘露馅,小脚怎么藏得住?”这时,笔者立即给予提问的学生充分的肯定,并把问题延伸到课后,与学生一起查阅相关史料。通过查阅大量关于缠足历史的资料,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木兰并不缠足,因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这样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营造了课堂探究的氛围,又让学生树立实事求是、不懈求知的态度。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是不会学习的表现,会问与善问才是会学习的表现。

二、用问题牵引学生走进教学情境

情境是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学习场景。设问、提问是问题教学法最主要的手段,只有运用得当,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同时,设问和提问要有明确的针对性,使学生能够一层层地推进。

例如,在《故乡》(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的授课中,笔者通过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在课文中,有两段对主人公闰土的外貌变化描写,少年闰土是充满活力的,中年闰土却变得落魄和呆滞。笔者先让学生阅读这两段文字,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在这两段文字中,闰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大吗?他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之大呢?”笔者提出这样明确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自觉探寻答案,了解文章的内容与主旨。

又如,在《傅雷家书两则》(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授课中,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在你遇到困难时,你周围的人,包括你的父母、亲友,他们是如何帮助你的呢?当你在学习上取得一点成绩时,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呢?”笔者通过设置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使课文教学与学生生活更为贴近,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教师提出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制造悬念,促使学生自觉思考。它既能“导流”,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开源”,促使学生感悟生活并表达对于生活的看法。

三、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放在语文教学中,意思即为教师要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最后做到不需要教师教,学生就能够独立地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先提出问题,以此问题作为一个契机,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随着新问题的不断提出与解决,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问题教学法的着力点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生疑的能力不是先天具有的,需要后天的培养。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于无疑处生疑。在鲁迅《故乡》一文中,闰土有这样一句话:“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闰土最小的孩子几岁了?”启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这个年龄的孩子不用上学读书吗?闰土要他来做劳动的帮手,是否合理?”随着问题的不断提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这么小的孩子都做劳动帮手了,可闰土一家为什么还是吃不够?”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又会发现一连串的新问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就应该为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鞭策学生认真读书,让学生学会质疑、解惑,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境界。

四、适当设计“留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教师在课堂上要为学生留下一些“自耕地”,让学生以思考为犁,依靠自己播种与收获。在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应在能够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阅读章节中设置留白,引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例如,鲁迅的《孔乙己》(语文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共写了孔乙己的两次出场,最后一次与第一次情形大不相同: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坐垫着蒲包”“用手走来”“用手爬去”。文章并没有继续写孔乙己爬出咸亨酒店的情形,只在文末写了这么一句:“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有的学生读到这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孔乙己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不在教学的预设范围,笔者愣了一下,但马上转过神来,趁此引导学生讨论“孔乙己之死”。引导学生通过深入的探讨,再现孔乙己那自命清高、迂腐透顶、好吃懒做、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在当时那个凉薄的社会形态下孔乙己人生的必然结局。随后,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以续写的形式,为孔乙己补写一段人生结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地设计“留白”,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留白”就是给学生一个发现、研究、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适时把握机会,在需记时“留白”,在需思时“留白”,在需悟时“留白”,努力创造出一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问题教学法的深入推广运用,使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是很有效的。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孔乙己笔者教学法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老师,别走……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孔乙己(下)
孔乙己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