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羽人图像的演化研究
2015-05-30苗岭
摘 要:在汉代画像中,身生毛羽,长有翅翼的羽人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神灵,但是这种在汉代画像中普遍存在的图像却有着不同的艺术造型,其艺术的起源历来也是众说纷纭。本文在汉代羽人类型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从原始图像到羽人最终羽化成仙的发展脉络,以探究其演化的真正本原和意义。
关键词:汉画像石;羽人图像;演化
在汉代画像中,身生毛羽,长有翅翼的羽人是一种经常出现的神灵,但是这种在汉代画像中普遍存在的图像却有着不同的艺术造型,其艺术的起源历来也是众说纷纭。通过对汉代画像中多种羽人的形态研究,对其类型做出分类并进行系统分析,归纳出汉代羽人画像的基本演化过程;并将其置于历史发展的演进过程中,分析汉代羽人在图像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探寻羽人图像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发生的变异。
1 羽人图像的历史分布
根据目前发现羽人的出土文物来看,主要常见于三类文物:一是汉代的画像石。二是出土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以及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地区的青铜纹饰。这些纹饰上的羽人通常为头插羽毛、戴羽冠、身披羽衣、着羽尾的图像,作鸟翔之状。三是中国南方地区的古岩画。岩画上的羽人头戴羽冠,背负羽翼,体型较大,往往混杂在大群无羽冠的人物图像中,表明其身份是巫师或酋长,亦即宗教活动的主持者。第一类图像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绘画作品经常出现,尤其在先秦及两汉的文献和美术遗存中,这种身生毛羽的神人可谓繁多。仔细考辨文献典籍和遗存中图像,汉画像石中的“羽人”大多是和神仙方术、道教求仙思想密切相关的“仙人”。第二类和第三类图像从时间的跨度上看,均在战国之前,在中国古代艺术中极具神秘意义,拥有非常古老的文化渊源。
2 羽人图像的演化
汉代画像石中种类繁多的羽人图像并不是汉代独有的,在汉代之前这一类图像在中国的墓室壁画、帛画以及玉器、青铜雕塑作品中都曾反复出现,甚至可以把这一类图像的原型追溯到商周时代。如果把发现的早期一类羽人图像和汉代羽人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汉代羽人画像的繁盛是在战国及秦汉时期道教思想发展起来后,求仙及长生不死观念的一个集中体现。神仙既重灵魂又重肉体,是灵魂肉体同时长生不死的人,而神是自然崇拜的结果,有的是人死后灵魂所化,都重灵魂而轻形体,是万物有灵论和灵魂不死观念图像化的产物,更多的包含了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神仙思想和信仰以后,由于中国人对神仙的偏爱,羽人图像在漫长的信仰过程中,也逐渐向神仙靠拢。
在演化过程中,羽人图像受到一些特征的影响。特征如下:
2.1 图腾特征
图腾的含义是指原始部落的人们所尊奉的作为亲族以至祖先的动物或其他自然物,他不是神,而是自己的“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姐妹”。那时人类主要以原始狩猎和采集为生,生活资料完全依赖于自然的恩赐,于此相适应的文化心态正是人与动物同一的图腾观念。加上生产力十分落后,人们无法解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一系列自然现象,故而对能够振翅高飞的鸟类充满的渴望,认为它们能够上达日月,下接人间,是自然之神的使者。因此,怀着无限崇拜的感情将其看作是自己的祖先,并对其进行祭祀,逐渐形成了图腾神。原始时代,巫师头插羽毛,身披羽衣,装扮成鸟的形状,企图实现人神之间的沟通。所以,南方青铜器物和广西左江岩画,大抵就是这样一种形状,他们头戴鸟羽,甚至按上鸟喙,作鸟翔之状,就是要借助鸟的神性和神灵打交道以求得福祉。
2.2 祖先崇拜特征
生活在氏族时代的人们,人们一方面由于思维的进步,人与动物同一的观念逐渐淡漠,图腾开始只是氏族的标识;一方面由于氏族的体系已经确立,祖先的观念在氏族中日益重要,祖先的灵魂可以保佑本族成员的观念逐渐萌生。然而,灵魂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祖先来自何方,又归宿何地,它的具体图像是什么,人们从思维深处的图腾观念来思考和认识这个问题,原先的图腾物转化为具有神性的祖灵,鸟崇拜因而蜕变为追溯祖先起源的祖先崇拜。在传说中,周人和秦人的祖先同样是鸟的化身,其祖先诞生的方式和商契如出一辙。这种图腾转化物为祖先的观念不单上古华夏如此,后来满洲也如此,满洲人曾提出“俱以雀为祖”。值得注意的是,在各氏族祖先的诞生过程中,正是“鸟”的扮演者这个角色,使鸟的祖先崇拜向生殖崇拜蜕变。
2.3 生殖崇拜特征
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人类的死亡率很高,增加生育成为扩大人类规模的唯一途径,这是新石器时代先民奉行生殖崇拜的根本原因。这种祈求表现在人的观念上,就是对鸟的崇拜,它是由崇拜祖先,愉悦先灵,相信祖先能保佑氏族兴旺发达的鸟崇拜观念衍化而来的。鸟在祖先崇拜中,是祖先的象征,是生命的源泉,它具有向一切生命提供源源不断动力、促使生命运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功能,这种信仰与生殖的祈求结合,便产生了鸟的生殖崇拜。
上古时代,以鸟为图腾崇拜物的华夏氏族,集中反映了其图腾神话中鸟图像的象征意义。因此,身长翅膀的羽民,或有翼的鸟身人面神也可以看作古人崇拜飞翔、崇拜生殖、灵魂化鸟等观念的产物。其中,尤以飞翔一项,寄托了古人关于天神世界的众多想象。也因此,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羽翼成为许多神灵共同的特征。而羽人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后,最终在秦汉之际被列入了神仙谱系。
3 羽人图像的演化意义
羽人图像所附带的不管是图腾崇拜、宗教信仰,还是其蕴含的神话传说、观念,其外在的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无一不植根于图腾崇拜。它是借助鸟羽飞翔联想到灵魂之飘逸,似鸟儿一样飞上飞下,逍遥自如。这种方式的表现与原始社会动物崇拜、图腾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有关,是他们半人半兽图像的延续。在历史发展的演进过程中,羽人图像不断随着社会观念形态的变化而在不断地更新、丰富、充实、变异。这一过程,其实也是人从宗教中自我解脱文明迈进的历程,同样也是自我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以羽人为代表的汉代升仙题材的画像成为一个仙气充盈的天人世界,这个世界是汉代人精神观念的一次大飞跃,更是封建社会在两汉文明不断上升时所体现出的汉代人张扬的精神力量,这力量不仅存在于汉代人的灵魂深处,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2001.
[2] 刘宗超.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M].人民出版社,2006.
[3]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张从军.山东汉画像石[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
[5] 江泛.道与艺术[M].团结出版社,2008.
[6]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苗岭(1991—),女,江苏徐州人,硕士,研究方向:漢画像艺术。